APP下载

翻译活动中译者身份的变迁
——从韦努蒂《译者的隐身》谈起

2014-04-17郭丽萍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异化原文译者

郭丽萍

(郑州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1)

翻译活动中译者身份的变迁
——从韦努蒂《译者的隐身》谈起

郭丽萍

(郑州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1)

本文从译者作为作者、读者和创作者的特殊身份出发,探讨译者身份的变迁。回顾了西方传统翻译中译者的身份,指出译者在传统翻译中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韦努蒂的著作《译者的隐身》进一步指出传统译者处于“隐身”状态,译者需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对于提高译者的地位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译者也完成了从隐形到主体的变迁。

译者;隐身;变迁

一、引言

对于翻译,很多学者在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方面有不少成果,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同样也担任着重要角色,在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实现着转换。但是,在翻译理论发展过程中,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身份和地位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得到认可和重视的,而是随着人们对翻译活动的不断认识不断深入,经历了一个从幕后到幕前、从隐形人到主体的漫长转变过程。本文拟在分析传统翻译中译者身份,以及韦努蒂《译者的隐身》在译者身份变迁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韦努蒂和《译者的隐身》

劳伦斯·韦努蒂是八、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翻译理论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也是美国一位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积极创导者。韦努蒂把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付诸实施,批判了以往翻译中占主导地位的、以目的语文化为主导的归化倾向,并提出了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聂文凯,2010)。韦努蒂提倡在翻译过程中“存异”而不是“求同”,以在思想意识上反对殖民主义的翻译观和英美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价值观。在《译者的隐身》中,韦努蒂提出“异化”的翻译策略,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源自德国译论家施莱尔马赫。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翻译可有两种不同途径,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二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韦努蒂由此而提出“归化法”和“异化法”。韦努蒂的“归化”和“异化”与施莱尔马赫的观点相比,不仅关注语言层面,更关注社会文化层面的影响,而且深入到了权力和意识形态,并由此提出“译者的隐身”。

三、译者身份研究

1.译者作为作者、读者和创作者

翻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活动,中间涉及作者、原作、译者和译作。然而,译者的地位至关重要,其身份特征更是多重的。译者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需要对原作进行理解、认识与表达。此时译者充当的是作者、读者和创造者的身份。

首先,出于对原作和原作作者负责的态度,要求译者充当者原作者的代言人,此时译者体现的是作者的身份。纵使译者和原作作者观点相反、对原作有不同的见解,也需要放弃自己的观点,服从原作者的思想,与原作作者保持一致。至于原作观点是否正确,则留给读者去判断,译者不能主观地去改变或扭曲原作者的意图。其次,从理解、认识原文来理解,译者和普通读者一样,此时译者充当的是读者身份。当代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姚斯认为:“文学作品不经阅读就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生命力,正是读者的阅读理解才赋予了作品以无穷的意义”(田德蓓,2000)。然而,阅读是读者个人的一种体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翻译中的译者对于原作的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译文的质量。再次,有种说法叫“翻译就是再创作”,也就是说译者需要对原作作者认识的事物进行再认识与再表达。从这一点来说,翻译其实也是一种创作的过程,因此,译者也充当了创作者的角色。

然而,译者处于原作和译作之间,需要在两者中间找个平衡点,偏向任何一方都会对翻译造成影响。若译者偏向译作,翻译便会以目的语的行文规范作为标准,且在文化和价值等方面与目的语保持一致,给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通顺流畅的译文。这也是“归化”翻译的处理方法,此时译者处于隐形地位;若译者偏向原作,翻译就会选择保持原作风格,打破目的语的行文习惯,因此译文读起来会稍微晦涩,不那么通顺。这是“异化”翻译的处理方法,会留下翻译的痕迹,给读者一种异于目的语的感觉,此时译者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谭载喜,2004)。

2.西方传统翻译中译者身份

在西方最初的宗教著作翻译中,译者的任务是字字对译,在措辞方面也基本等于死译。这种翻译策略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译者对神灵和宗教经典的崇拜,认为宗教经典是神的旨意,译者以如此卑微的身份去传达如此神圣的道理,因此就不敢妄自添加或删除字句,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翻译过来(谭载喜,2004)。此后,在翻译发展中,译者慢慢从这种受压制的状态中逐渐解放出来,在语言层面上有了一定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也是有很大限度的,译者此时仅仅是原文内容忠实的传达者。到了十八世纪末,泰特勒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一、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作的思想;二、译文的风格与文体应与原作性质相同;三、译文应象原创作品一样流畅。泰特勒指出:译者对原文有略加增减的自由,但增加的必须是与原作思想有联系的内容,删减的必须无损于原作的思想。在这里,译者有了更大程度上的自由,在忠实于原作思想的前提下可以对原作的内容略加增减了。但是译者在翻译时,原作和原作者仍然是至高无上的,译者在地位上处于附属、从属的位置,因此长期以来译者就被定位于对原作忠实的“仆人”。“这种关于译者形象的比喻,既在一定程度上喻指了翻译的特点和困难,同时也隐含了翻译和译者的价值评价”(查明建,2003)。这种对原作及原作者亦步亦趋,一切服从,毫无主体性可言,而且译者的创造性也难以彰显。“译者一直生活在原文作者的阴影之中,努力使自己做‘隐形人’”(许钧,2003)。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在翻译中不能掺入自己的主观色彩和个性,一切要以原文为主导。随后奈达在他的“动态对等”翻译观或“功能对等”翻译观中提出译文读者对译文所做出的反应需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做出的反应要基本一致。因此译文必须从内容、风格、文化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出原文的面貌(郭建中,2000)。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局限于传达原作的内容、风格等,也开始有意识地传达原作涉及到的文化和社会问题。这一时期的译者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似乎也有了一点觉醒。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化,译者的“仆人”角色引来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批判。因此,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翻译,韦努蒂便提出了“异化”翻译理论和译者的“隐身”。译者的身份也得以提升,主体性得以彰显(温育仙,2010)。译者从被动走向主动,更能更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至此,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开始有意识地由消极的服从走向积极的参与(倪蓓锋,2010)。

3.韦努蒂“异化”翻译观中译者身份

韦努蒂通过对西方17世纪以来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全面考察,发现“通顺”的归化翻译策略主导着西方300多年的翻译实践,是翻译外国经典的主要方法。他认为,这种强调通顺的翻译策略,是为了体现西方种族中心主义及文化霸权主义的价值观。一方面它否定了外来语言文化,满足了文化霸权主义的需要,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语言及文化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使译者和译作处于一种隐身状态(刘军平,2009)。用韦努蒂的话来说,归化翻译就是“用暴力置换外国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给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可读性强的文本”(Venuti,1995,18)。这样,译文中看不见译者的痕迹,它掩盖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干预作用,也使读者在他者文化中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而自我陶醉(刘军平,2009)。

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译者的隐身”是指在译文中看不见译者的痕迹,即“不可见性”。“不可见性”即译文看不见译者的痕迹,在选词、句法和风格上与目的语完全一致,给人一种透明的幻觉,读者读译文时完全看不出译者的参与。译文越透明,就越看不见译者的存在,原文作者和意义就越被认为可见。在韦努蒂看来,“异化”翻译体现出来的是承认了各语言间的差异性,以抵御和反对当今尤其是在英语国家中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规范。为此,韦努蒂首先提出了把译文看作有自己的独立性的理论依据,从而揭开透明性的神秘面纱,并把它看作多种翻译策略中的一种而已(郭建中,2000)。由此,译者的创作者身份在翻译活动中得到了体现。译者的显性身份则要求译者尽可能的摆脱原作者的阴影,在翻译活动中的目的语表达中进行再创作,发挥主体性的作用。

译者的显性或者主体性,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是指译者在原作和原作者的制约下,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创造性。法国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巴特曾宣称“作者死了!”,意在否认文本有一成不变的意义,译者可以对文本做出种种阐释(王姝婧,2004)。此时的译者既是读者又是作者。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参与者,一方面具有独立性,在翻译中充分实施能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译者主体性受原作者、翻译策略和翻译目的的影响。在译者对原文进行解读的时候,其主体性得到了一定的发扬,这也就解释了同一原作会出现不同译文版本的原因。

四、结语

从以上对译者身份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的身份经历了一个从隐形到主体,从从属到主导的漫长转变过程。译者已经摆脱了重重枷锁,成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隐身”即让译者“不可见”,也就是译者在原作到译作的转化过程中不能自作主张。而韦努蒂“异化”翻译观则将译者从这种束手束脚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能动性的个体。然而,译者这个主体性需要把握好度,时刻注意不能抛开原作、随意发挥,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参考文献:

[1]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5.

[2]倪蓓锋.论译者身份的多重性[J].太原大学学报,2010(2):53-58.

[3]郭建中.韦努蒂及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0(1):49-52.

[4]田德蓓.论译者的身份[J].中国翻译,2000(6).

[5]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6]聂文凯.从韦努蒂的译者隐身到译者身份的思考[J].安徽文学,2010(3):250-251.

[7]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温育仙.译者主体性的彰显[J].中北大学学报,2010(5):34-35.

[9]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6.

[10]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20-22.

[11]王姝婧.从幕后到幕前——译者身份的历时比较与共时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04(1):57-61.

The identity of the translator in translation activities——Talk from Venuti's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Guo Li-p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China)

This article from the translator as authors, readers, and the special identity of the creator, discuss the change of identity. Reviews the western traditional the identity of the translator in the translation, points out that the translator in a passive, subordinate status in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don't get enough attention. Venuti's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ors in "stealth" state, the translators need to exert their subjectivity and creativity, which produced a huge role for improving the status of the translator, the translator has completed from invisible to the changes of the body.

translator; stealth; change

H059

A

1000-9795(2014)08-000277-02

[责任编辑:刘 乾]

郭丽萍(1989-),女,河南南阳人,现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异化原文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