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活动在高职大学英语课堂的运用

2014-04-17吴苏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交际教学法

吴苏苹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义乌 322000)

小组活动在高职大学英语课堂的运用

吴苏苹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义乌 322000)

小组活动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高职大学英语课堂被广泛运用。但是由于教师对于小组活动的理论缺乏分析了解,缺乏实践积累,小组形成过于随意,组员分工不明确,教师反馈不够等原因,导致小组成员参与度不高、参与面不广,活动形式单一,小组活动效果不理想。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分组,合理设计成员任务,全程参与小组活动的各阶段,予以监控并及时干预,对于小组成员及小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和反馈。

合作学习;交际教学法;高职英语课堂;小组活动

一、小组活动的必要性

(一)理论基础

1.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①合作学习侧重从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被动式的学习向学生合作学习转变。教师按照学生情况将学生组成小组,结合教学内容设定小组成员任务,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合作,提高教学效果。用合作学习的互动观作为理论依据的英语小组学习,探讨的是交互性的语言教学,交互在语言教学中意味着信息传递、理解与表达,强调成员之间的合作;交互式的合作学习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运用能力的提高及新旧知识的融合。由此可见,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方式之一。

2.交际教学法

20世纪70年代初,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 H. 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概念。这一学说后来成为交际法英语教学理论的核心。海姆斯的交际能力学说强调语言的社会文化特性,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的上下文关系和语言的运用能力,为交际法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目标导向②。之后,卡纳尔(Canale)和斯温(Swain)发展了海姆斯的学说,提出交际能力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论能力,具有非常具体的指导语言教学和测试的作用。罗杰斯(Rodgers)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为交际教学法奠定了心理学基础。他指出,实行交际教学法的教师有责任确定学习者的语言需要并对这些需要作出相应的回应和满足,可以通过个人交往或者正式的评估来确定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目标等等,然后教师应该按照学习者的实际需要来设计、指导和安排课堂活动③。该理论也成为交际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之—。

交际教学法主张教学过程交际化,克服了以往教学法中偏重于语言形式、注重语法而忽视交际功能的倾向,主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减少教师的控制程度。因此,交际法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课堂的安排以活动和分组为主等。

(二)小组活动的意义

由于小组活动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深受英语教师喜爱并被广泛运用。在现代社会中,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求职创业及个人发展的重要品质,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合作意识培养和合作技能训练的舞台,有效的小组活动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相互沟通并共同进步。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从交际教学法和合作学习理论角度出发,高职英语教学课堂的有效性要求我们开展小组活动。

二、高职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小组活动在高职大学英语课堂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教学对象角度而言,学生进入大学后选定专业,一些学生认为英语学习跟自己的专业无多大关联,英语的好差不会影响将来的就业,持英语无用论;另外,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经历了小学、初中和高中近十年的英语学习,但是很多学生英语成绩不理想,却对英语课堂有了模式化的认知,对英语失去学习兴趣,很难调动其英语学习的热情;第三,大学英语课堂经常班级人数多,一个班四五十人再正常不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无法兼顾到所有人。因此,高职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设计方面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小组活动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师在有限时间内顾及到更多学生,成为多数教师喜欢的教学方式之一。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1. 小组成员参与度不高、参与面不广;2. 活动形式单一,不外乎小组表演、小组讨论、小组演示等;3. 形式上上热热闹闹,但是小组活动未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组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1.小组的形成过于随意,组员分工不明确。教师可能通过抓阄、一定学号组合、就坐位置等方式随意进行分组,小组活动过程中参与成员各行其是或合作任务被个别学生所包揽的现象常有发生。如有些小组为了完成得快或在交流当中遇到麻烦,就多由一个人或二个人直接完成,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

2.教师反馈不够,忙于让学生一组一组做展示,教师未加以有效指导和评价,不能对小组成员个人和小组产生促进激励作用。

3.教师对于小组活动的理论缺乏系统的分析了解,对于出现的问题教师常常凭个人的经验与感觉做出判断和处理。教师对小组活动的实践缺乏积累,在实施过程中未及时进行总结。

三、如何在高职英语课堂有效开展小组活动?

1.小组活动应该分那几个步骤开展?

(1)分组及分配小组成员任务。按照学生的基础、性格等因素,教师指定成员组成小组,设定小组目标,分配任务。教师可以在学期之初或给定主题的小组活动之前,通过分享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对于小组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打预防针。在分配任务时,给定角色,并在接下去几次的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基本固定,轮流扮演小组活动各角色。

(2)操作阶段。通过合作同伴的互评,监控小组活动,当问题出现时,及时干预并解决问题。

(3)评价与反馈。严肃对待小组活动的结果,及时客观提供反馈,反馈结果包括小组成员及整个小组的表现,并在课堂上予以讨论,强调本次活动的精彩之处,并提出不足点。

2.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合理设计任务。由于不同的交际任务对于小组活动有着不同的影响,是否选用小组活动以及对小组活动任务的设计是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小组活动的设计既要与单元主题相结合,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应关心社会时事,设计有意义的话题,同时还要注意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小组活动的任务,选择不同的小组活动形式。

(2)小组活动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干预。小组活动的目标并不是解放老师,教师应加强对小组活动的研究和积累,如果能有专门的教师进行各种场景活动的设置,提供专业指导,那么学生的小组学习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教师对于小组活动应指示明确并及时关注。在小组活动前教师给与学生的指示应尽量详细,并让学生及时反馈问题,及时了解阶段式成果。在小组活动操作过程中,发现小组活动提交的成果与教师的设想会有差别,说明学生对于教师的指示未能完全领会,影响了小组活动的效果。

(4)恰当安排学习任务,增加对学习技巧的培养。有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认为不再有中考高考,放松对英语的学习。因此,平时教学中,应恰当安排学习任务,增加一些学习技巧的培养,使学生从心理上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结语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定有趣的课堂任务,组成结构合理的小组,分配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全程引导干预小组活动,才能使小组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1]孙娜.任务型教学小组活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严瑾.中国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下合作学习[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袁红.合作学习理论与小组活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索[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注释:

①Johnson, D. &Johnson, R. T.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Theory and Research.[M]. MN: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1989: 123.

②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③RICHARO, J C, Rodgers T.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Research on Group Work of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Wu Su-ping
(Yiwu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ollege, Yiwu Zhejiang, 322000, China)

Group work helps students learn in a relaxed and happy atmosphere, stimulates the enthusiasm and interest to learn English and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Thus, group work is widely used in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ut actually instructors don’t know the theories about group work very well and don’t accumulate much experience about group work. Groups are formed in an arbitrary way. Group members don’t have specific assignment. Instructors don’t give feedbacks. As a result, the members don’t make great efforts. Not all the members get involved in the group work. The forms of group work are not diversified. Group work doesn’t produce good results. So instructors should divide the groups considering various factors, design tasks that could be operated effectively, monitor the whole process of group work and provide objective feedback to both group members and groups.

cooperative learning;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group work

H319

A

1000-9795(2014)08-000291-02

[责任编辑:刘 乾]

吴苏苹(1982-),女,浙江义乌人,硕士研究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与培训。

义乌工商学院项目(2014030)。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交际教学法
情景交际
交际羊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