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需要“手捧空花盆”

2014-04-17欧婷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应用文研究性写作水平

欧婷婷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1363)

论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需要“手捧空花盆”

欧婷婷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1363)

当下大量探讨《应用文写作》课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的论文都循着主流意识将“情境模拟”、“项目驱动”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方法引进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在改革方向上充分肯定以上系列方法,同时在微观上对以上措施的可操作性提出了质疑,对一味强调这些方法而忽略动笔练习这一重要环节提出了质疑,并指出应遵重写作课的自身特点,最终必须落实到多写多练上,才能正真提高写作水平。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

[1]汪亚明.“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开发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15:(69-70).

[2]杨惠敏.对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探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12:(303-304).

[3]刘畅.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瓶颈及突破.中国成人教育,2009,10:(113-114).

[4]刘新英.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写作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2012,5:(145-146).

Theory of practical writing writing teaching reform needs to "hand empty pot"

Ou Ting-ting
(Guangzhou Kangd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63, China)

Now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sis writing class, have followed the mainstream consciousness situation simulation methods such as the introduction of practical writing writing teaching proces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cro fully affirmed the above series of methods on reform direction,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micro question the operability of the above measures, in insisting that these methods neglect writing practice this important ques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should resp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riting class, must eventually to write many more practice, to really improve the level of writ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al writing; teaching reform

H52.3

A

1000-9795(2014)08-000206-01

[责任编辑:鲍 雨]

欧婷婷(1980-),女,研究生,讲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当下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课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是个热门话题。大量的论文都呼应专业课程改革的主流意识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并。搜索一下2006年以来的研究应用文写作相关问题的论文,我们不难发现,有几个字眼越来越成为热门词汇。比如“情境模拟”、“项目驱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情境模拟确实可以产生诸多积极的作用,可改变常规教学方法,提起学生兴趣,使之产生快乐情绪,于文字创作有益。比如,设计求职应聘的情境活动,在此情境中个人的听说能力、应对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交际能力、书写能力等等,都得以全面展现和提升,同时能加强学生的耐挫力,可以提高应用文的相关操作技能,但是却不能直接提高写作的水平。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应该充分肯定以上系列方法在改革方向上为应用文教学走出长期以来面对的瓶颈打开了一扇新窗,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给予常规应用文写作教学以启示。然而,本人过尝试将大多论文中提出的某些教改方法应用在教学实际过程当中发现,基于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生源素质较差,合班上课、大班上课,且总课时不超过36学时的情况下,从微观上恐怕要对以上措施的可操作性提出质疑,对一味强调这些措施而忽略动笔练习提出质疑。要想真正提高写作水平,勤练、多改、及时反馈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不少研究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论文过多强调“开展研究性学习”,比如,将授课班级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4-5人(保守估计现在大班上课平均100人每班,要分成20组)将各小组派往商店货超市做问卷调查,接着各小组自行设计问卷,以该店过去3个月中某商品的消费量预测今后3个月该产品的大致进货数量。然后,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再然后回到课堂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组合,在此基础上撰写预测报告。

又如,学习新闻写作教学时,教师选择热点问题,让学生讨论并通过社会实践写成经济新闻、新闻短评,这样,学生就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理论深度。(以上引自陈建华《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2期)像这样的提法在2007年算是比较新颖的,具有参考借鉴的价值。在当下相关论文中则屡见不鲜,似乎不让我们的高职学生作研究性学习,就不够时髦,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但试想,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下来计划需要用掉多少了课时呢?这种教学设计如果能在3-4个学时中完成,都是基于学生整体上写作基本功相当扎实,像一本、二本的学生才可能比较顺利且有实效地完成。我曾经做过实验,对我校涉外文秘班(全班人数较少,基础较好,共30名)的学生,教他们设计调查问卷。这个教学设计中的预测报告,预测报告在各种经济实体中,完成者一般都是中层干部或者高层秘书,试问教师要用多少时间让我们的高职学生在不用讲授的情况下、或只需自行课外“研究”的情况下、亦或者在写好之后教师不需要逐字逐句认真批改然后认真反馈给学生的情况下使学生能写出合格的预测报告呢?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到户外活动了一番呢还是要落实到学生最后能不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且不论这个过程没有教师的充分地准备和学生的潜心学习不能达成,也不论这个过程需要花好几个课时,就说上文所列的两个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案例过程中教师的考核环节,这一点就大大的不过关。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要学生真真正正交出一份格式规范写作作业。我们目前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普遍是不理想的,因而亟需切实可行的良方来互通有无,而不应该是看谁说得更好听,看谁理论拔得更高,更时髦,更在形式上紧跟、符合了文件精神。那样的文字,只能是糊弄国王的鲜花,我们亟待的是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哪怕他的花盆里光秃秃,但至少我们清清楚楚,种子是熟的。不论任何语言下的写作能力,要想提高,一定是需要学生多写,老师多改,然后再写,然后再改,没有自欺欺人的捷径可走,这是写作课程的自身特点和教学应遵循的必然规律。惟其如此才可能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且,这一环节不可以被其他任何环节所取代,一旦被取代或被忽视,则这门课程已不能再被称为写作课程了。

猜你喜欢

应用文研究性写作水平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