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2014-04-17邱微微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园信息化

邱微微

(黑龙江省伊春职业学院 黑龙江伊春 153000)

信息化环境下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邱微微

(黑龙江省伊春职业学院 黑龙江伊春 153000)

21世纪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各阶段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幼儿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前教学的信息化至关重要,而且信息素养也是当前衡量新时代幼儿教师的重要标准。文中对信息素养的概念做了简单的论述,并分析了现阶段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缺失的原因,从多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以期为提高幼儿教师信息素养起到一些借鉴性的意义。

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村学校的信息基础建设中,并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建设,让广大农村地区和偏远的山区师生可以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对于农村教师来说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新时代下,幼儿教师的作为幼儿情感和智力的启蒙者,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只有提高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才能确保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

素养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特点,使其本质的一种外在表现,同时也是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信息素养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首先提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来吸引主要的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和解决,在此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和技能被称之为信息素养[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到九十年代信息素养被普遍解释为:有能力从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对其展开评估和使用。现代社会将信息素养理解为,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个体成员所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道德等,也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时期,虽然信息素养的具体概念有所不同,但是其所包含的核心内容是不变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具有准确、快速获取新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处理的能力。

②对信息有很高的敏感度和对各种信息有正确的态度。

③具有将获取的信息用于实践当中的能力,并可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④对获取的信息具有辨别能力和正确的评估能力。

⑤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和较高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二、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多种教学媒体在各个阶层的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随着新型教学媒体功能向多样化和便捷化发展,得到了教学者和学习者极大的青睐,也因此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且多媒体教学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并以其绝对的优势在逐渐替代传统教学模式,这种现象与幼儿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幼儿针对事物的接受多数是靠感官对事物产生直接的认识,以此很难在情景创设上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工具则可以满足幼儿这样的需求,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多个角度将文字、声音、图形以及图像综合为一体,这种丰富多彩的画面极大的激发了幼儿对新事物学习的兴趣,这样既可以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满足了幼儿喜欢玩耍的天性,为学前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就当前的发展潮流来看,良好的信息素养是高科技人才必备的技能,而学前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起点必须打好基础,而且幼儿教师只有不断的加强个人的信息素养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因此提高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是当前教育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

终身学习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基本要求,而且当前信息化的技术已经普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学习者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的学习成为所有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幼儿教师追求终身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帮助其更加牢固的掌握学习的内容并极大的拓展学习的知识面,而且还可以帮助幼儿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社会在不断的变化和进步,个体成员若想在社会中获得利益和成长,不许通过不断的完善自我来实现。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十分重要,因此提高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中有80%以上是依靠视觉实现的,幼儿时期接受信息更是如此。传统的学前教学中采用的是挂图和展示课本的形式,这种单一的静态教学方式容易使幼儿产生一种厌烦和抵触的心理,这也是多数幼儿不喜欢去学校的原因。儿童时期是人类最主动接触和学习事物的阶段,有着极高的主动性,因此只要幼儿教师讲述的知识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可以极大的促使其健康的成长和快乐的学习。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主动的选择有新鲜感和可以带给感官刺激的事物,而抵触具有约束力的学习方式,多媒体中提供的人机交互功能,使幼儿在学习中保持舒畅的心情,符合幼儿成长的规律,因此幼儿教师提高信息素养是更好的引导幼儿成长的必要条件。

三、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多数幼儿教师认为,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属于文科类型的工作,而信息素养则是理科类型的技能,而且当前高校在幼儿教育专业大多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知识包含了传统的课程,如:绘画、舞蹈、音乐等[3],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幼儿教师对该职业范畴的认知,使幼儿教师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完全隔离开来,从而导致幼儿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没有自我培养信息素养的意识,而且在职的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少主动接触多媒体工具,无法切实体会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优势,只是凭借自己对信息技术的印象认为岗位竞争不激烈,不需要专门学习信息技术,这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在大龄幼儿教师中尤为明显,这种由教师思想误区导致信息素养意识的缺失,给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多数幼儿园管理者认为,传统教学模式也可以完成幼儿的教学目标,因此没有必要增加投资成本来引进新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还有一部分幼儿园是因为存在资金的问题,尽管有心想要发展信息教学但是无法购买教学设备,造成幼儿园在软件和硬件上的差距。在大城市中幼儿园有宽敞的教室和多媒体教学工具,而在农村幼儿园和城镇幼儿园中,信息设备就是几台电脑而已,其他的信息技术设备严重缺乏。这也是得幼儿教师因缺乏必要的环境而放弃信息素养的培养。

全面提高幼师信息素养是21世纪国家明确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校的优势专业中由于课程体系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时性,部分高校幼师专业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将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课程归纳到幼师课程体系当中,他们所学的知识仅仅包含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如:文字处理、制作PPT课件等,而且在安排学生实习的时候,也没有特别提供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的实践活动,从根本上限制了幼师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使得多数幼师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虽然国家在2011年已经颁布了幼儿教师培训计划通知,但是在我国西部地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有待提高,幼儿园中只有部分教师可以有机会接受培训,而且培训的内容单一时间也很短,这种快餐式的培训方式导致接受培训的幼儿教师难以将知识完全消化,也因此就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信息素养。虽然在部分经济水平较好的城市,多数幼儿园相应国家的号召,积极落实和开展幼儿教师的培养计划,但是因为覆盖面较窄、财政资金短缺和认识调动复杂等问题,使幼儿教师培养计划难以长久有效的进行下去,而且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也不高,将培训一事看做是一种负担,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也浪费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四、在信息化环境下提高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建议

幼儿教师对心思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和积极性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时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素养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要在幼儿教师的培养上加大力度,这就需要高效对幼儿教师专业开展信息素养宣传,改变学生的传统思想,例如:在高校幼儿教师专业中详细介绍当前社会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并组织已经在岗的幼儿教师与在校学生开展交流,通过前人的岗位教学经验来提高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的意识[4]。如果学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大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实践教学,用真实的情景让学生明白自身与岗位要求的差距,让学生从内心提高信息素养培养的意识,高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义不容辞,应当尽最大力量为未来幼儿教师创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条件,是他们贴近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

对于农村和城镇幼儿园来讲,国家应加大投资力度,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考察,为农村幼儿园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帮助幼儿园建立信息教学平台,实现幼儿园教学资源共享。要组织一对一的培养结构,条件好的幼儿教师可以定期到农村幼儿园中,将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实践教学当中,帮助其改善教学环境。幼儿园和幼儿园之间可以建立网络资源共享体系,使优秀的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利用,同时也可以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活动,例如:课程观摩、信息技术训练等,要做到学以致用和教研一体,是基层幼儿园教师形成学、比、超的氛围,调动幼儿教师对信息素养的重视和积极性。

就传统的网络技术培训来看,集体的授课过程主要集中在于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的应用上,不注重信息的搜索和信息的分析,对信息加工处理的内容就更少,而将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的培训课程技术没有。因此针对幼儿教师培训的问题要借鉴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模式,从中吸取优秀的经验,并结合幼儿教师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要保证幼儿教师不仅会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还要具备真正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开通网上专业研修,通过幼儿教师和幼儿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五、结束语

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影响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问题主要来自两方面:幼儿教师的内在意识和外在条件。用信息化手段为现代社会培养信息化人才是社会给幼儿教育制定的新目标,而培养信息化人才,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了使我国幼儿教育健康长久的发展,在信息化环境中要不断研究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切实为幼儿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1]王洪祥,郭海滨.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模式设计[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7(03):89-91.

[2]刘丹,刘凤娟.信息化环境下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45(10):58-61.

[3]陈彦平,王殿霞,刘阔.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及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3,17(04):101-104+109.

[4]陈大伟,孟晓莉.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J].现代教育论丛,2010,11(09):44-48.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informatization preschool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situation and develop strategy research

Qiu Wei-wei
(Heilongjiang Yichun Vocational College, Yichun Heilongjiang, 153000, China)

The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process of the 21st century got rapid development, so each stage of the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 Young children as the future and hope of the motherland, preschool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s crucial,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of the new age preschool teachers at present. This paper made a simple discussion about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analyzed the present stage, the lack of preschool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ultivation strategies from various angles, so as to improve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have some helps for meaning.

preschool teacher;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strategy

G40

A

1000-9795(2014)08-000178-02

[责任编辑:刘 乾]

邱微微(1982-),女,黑龙江伊春人,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幼儿园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