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尾理论”视角下民办高校中间生的激励机制研究

2014-04-17王志杰任晨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长尾理论优秀学生长尾

王志杰 任晨阳

(宿迁学院 江苏宿迁 223800)

“长尾理论”视角下民办高校中间生的激励机制研究

王志杰 任晨阳

(宿迁学院 江苏宿迁 223800)

中间学生的教育质量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目前奖学金针对中间学生奖励存在空白的局限性,根据中间学生存在的特点,运用长尾理论对高校的激励机制提出转变激励理念、构建目标激励体系、尝试持续激励模式和实现多角度激励四点建议,以期达到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育人目标。

长尾理论;中间生;激励机制

中间生占据学生群体的大多数,他们的素质和将来的成就对于一个高等学校的影响,并不小于学校教育者推崇爱护的优秀学生。相反,优秀的学生认为优秀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对于学校和教育者的感激之情不会太深,而中间生若是因为老师的鼓励而取得成功,他们将满怀感恩。因此,如何通过奖学金的激励机制帮助中间学生取得进步,让中间学生感受到优秀的光环,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当今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一、传统奖学金体制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1.传统奖学金体制的必要性

为了引导和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创新、奋发向上、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掌握扎实牢固的专业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各高校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奖学金制度。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通过奖学金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向更优秀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手段。《现代汉语词典》将奖学金解释为:“学校、团体或个人给予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的奖金”[1]。随着社会对优秀人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学校在评定奖学金时候的标准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从原来的“学习成绩优良”延伸为“综合素质高”。“综合素质”则包含了除了学习成绩以外的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现行的奖学金机制引导高校学生向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方向发展,但是也存在其局限性。

2.传统奖学金体制的局限性

长久以来,受“二八定律”的影响,大多高校在评奖学金的时候,都是将优秀学生的比例控制在20%之内,以刺激和激励80%的同学继续努力跻身到更优秀的学生行列。奖学金的受众面通常比较小,虽然目的就是为了树立学生当中的榜样,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鞭策后进的学生。但是往往在奖励少部分先进的同时,却忽略了教育的主体,奖学金边缘以外的中间学生。传统的奖学金机制对这类学生的激励作用很有限,或许前两次的奖学金评定对他们有少许的触动和促进作用,由于一直无缘奖学金,出于惯性思维和惰性心理,他们在自己主观方面就容易放弃奖学金的争取,甘于做一名“普通人”。教育的宗旨是“为了一切学生”,因此,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进取,奖学金机制还需要继续完善。

二、相关概念的阐述

1.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是美国《连线》主编克里斯·安德森于2004年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营销理论。理论的提出在营销界里引起了广泛关注,长尾理论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传统营销环境中被忽视的那条需求曲线的尾部,让我们看到了它强大而惊人的力量。这一理论已经被不少教育工作者结合运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

2.中间生

在奖学金评定中的边缘外同学就是所谓的“长尾”,这个“长尾”就是在教育实践中习惯上被称为“中间生”的群体。但是“中间生”没有明确的概念,这个界限是人为划分的,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现象。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学习成绩能够达到教育的最近本的目标和要求,但是又没有达到优秀的水平。这个队伍相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很庞大,占据了学生总数的80%左右,正契合了“长尾理论”中的“长尾”。

三、中间学生普遍存在的特性

1.甘居中游,竞争意识不强

有一些中间生的竞争意识很薄。他们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与世无争”,他们虽然能够做到安分守己,上课准时出勤,作业按时完成,但是总是给人“不温不火”的感觉。这是因为他们长期不被师生关注,长期承担被遗忘的角色,以至于形成了甘于平淡、老老实实不出事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一项对“综合测评”的调查显示,中间生中只有8%的同学选择“很在意”,有82%的同学选择“比较在意”,还有10%回答“无所谓”,但是优秀学生中选择“很在意”的同学占了90%[2]。这表明,他们表现出来的对与学校的评优制度的漠不关心。还有一些中间生,他们虽然表面上也是平平庸庸,但是他们有一定的上进心,也具备称为优秀学生的能力,他们羡慕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他们也有成为优秀学生的意愿,他们也多次暗下决心要发奋努力,但是由于不受重视,缺乏监督和引导,短时间内看不见自己努力的成效,恒心和毅力经受不住考验,而屡屡以失败而告终,只能继续藏身于“中间生”的庞大队伍中。

2.队伍庞大,存在不稳定因素

中间生在班级中所占比例比较大,按照常规的“抓两头促中间”的管理理念,“两头”各为10%的话,那么“中间”就有80%的比例之高。而且这个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由于缺乏关注和鼓励,这个队伍中的同学大多长期稳定处于中游状态,据相关数据统计,有86.3%的同学在一、二年级时处于中间生水平,到三年级的时候仍然是中间生[2]。但是这个队伍又存在着相对的不稳定因素,会有少数优秀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学习成绩下滑或其他表现不突出,进入中间生行列;少数后进生通过努力跨入中间生行列,而使这个群体成员有所变化。原有的中间生具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同时也会有滑落的可能。他们具有成为优秀学生的潜能,只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抓住合适的时机对他们进行赞扬,他们会比一贯的优秀学生更加珍惜被关注和表扬的机会,从而继续努力使自己更加优秀,最终踏入优秀学生的行列。这些变与不变,激励机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顺从听话,从众心理较重

中间生虽然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性格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也有类似的方面。他们大多喜欢随大流,尤其是在多数人要参加的学习和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他们不愿意走在队伍最前面,但也绝不会让自己落在队伍后面,稳稳当当的走在队伍中间,不引人注意。这一点还与多数中间生内向的性格有关,他们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而且长期的努力得不到回报让他们慢慢失去了信心,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常常会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就是中等学生的水平。但是还有一些中间生,他们虽然表现出来的从众行为,但是却存有拒绝接受的心理,又不愿意让自己沦为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后进生,而不得不选择的权宜之计。这一点同样也体现在学校评优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他们虽然也参与其中,但是由于知道自己与优秀无缘,往往随便交份申请材料草草了事,并不会充分挖掘自身存在的巨大潜能,从而阻碍了学校的评优制度效用的充分发挥。

四、长尾理论在激励机制中的运用

针对中间生的特点,高校的管理者需要转变激励理念,为中间生量体裁衣,设立既定目标,采取持续激励的模式,帮助中间生找准努力方向,从而实现奖学金更加全面的激励效用。

1.转变激励理念

传统的激励理念受到“二八定律”的影响,将优秀的比例控制在20%之内,试图通过树立这20%的同学作为优秀的典型,督促和激励其余80%的同学以他们为榜样,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但是事实却是优秀的依然优秀,平凡的依然平凡,促进作用不明显。因此,需要引入“长尾激励”作为原有评优机制的补充,我们去肯定80%同学的努力和成绩,来带动其余20%的后进生加快努力的步伐,这种关注大多数学生进步的激励理念能够使得教育对象的主体——中间生有了努力的“盼头”。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针对中间生调整自己的预期,完善合理的评优制度,对于这些很难成为优秀学生或者短期内难以优秀的学生,只要有所提高就可以获得奖励,从而提高中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动参与热情。

2.构建标激励体系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3]。而目标是人们行为的导航灯,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有前进的动力。但是中间生甘居中游,学习动力不强,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但是针对中间生设立的目标不能一味等同于优秀学生的标准,应该根据中间生的特点和能力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要求。目标的设立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如学习目标、参与活动目标,同时还需要具有阶段性,这样中间生不会觉得这些目标高不可攀,从而有了努力的动力。同时,目标的设立不是教育者单方面完成的,需要与中间生共同商讨完成,因为大多数中间生对自己还是有一定预期的,目标定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符合他们的能力范畴,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激励的力量。

3.尝试持续激励模式

中间生一旦觉得自己有进步的空间,势必会给自己增添无形的压力,适当的压力可以转换成动力,但是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会产生浮躁情绪,反而容易萌发泄气心理。因此,对于中间生可以采取“小步快跑”的持续激励模式。对于中间生,要求他们完成阶段性任务,即成绩保持持续上升状态,就有机会申请奖学金或者其他评优项目,这也规避了他们竞争意识不强的特性,潜意识里告诉自己只要战胜自己,就能获得成功。同时,激励需要有持续性,不要一次激励就结束,他们对激励的渴望远远超于优秀学生,他们渴望被重视,渴望被关注,因此,需要采取持续激励的措施,可以将激励拆分成阶段性的小激励,如平时的表扬、综合素质分的奖励等,不断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最终完成既定目标,达到激励效果。

4.实现多角度激励

每一位中间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也都有着潜在的特长,只要稍微挖掘,就能使之发出闪耀的光芒。因此,在奖学金的设立方面,可以打破成绩唯一的条件,拓展评优的内容,鼓励学生多样性发展,充分挖掘他们的特长,并将之发展壮大。这样不但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予以表彰,对中间生的闪光点进行奖励,使得有专业特长的同学同样进入大家的实现范畴,使他们的特长成为他们的优势,根据奖学金的奖励学生的角度可以设立单项奖学金,鼓励学生参加知识竞赛,勇于创新,以及体育锻炼、文艺表演等,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兼顾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今后的职场竞争做好铺垫。

虽然将“长尾理论”运用于激励机制的建立中,并不表示完全摈弃“二八理论”的应用,这两者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相互成为对立面,但是,在奖学金制度的设立中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将“长尾理论”作为“二八定律”的补充,即保护了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优秀学生更加优秀,更重要的是挖掘中间生进步的潜能,变平庸为优秀,使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1]蒋国华.激励理论在高校奖学金评定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 54-55.

[2]李尚明,董文军.谈大学“中间生”的心理成因及其教育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7):89-90.

[3]邓莉.运用赏识教育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 (9): 26-31.

The Study on the Inspiriting Mechanism of Private College from the View of Elliot Theory

Wang Zhi-jie, Ren Chen-yang
(Suqian college, Suqian Jiangsu, 223800,China)

For the future of private college, it’s important to improve education quality of avera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characters of averag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drawbacks of the scholarships of average students, from four aspects, for example, changing the ideals of inspire, setting up the system of inspiriting mechanism, attempting to motivate persistently and so 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four suggestions by Elliot theory, which aimed to improve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y.

Elliot theory; average students; inspiriting mechanism

G640

A

1000-9795(2014)08-000153-02

[责任编辑:刘 乾]

王志杰(1982-),女,汉族,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宿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任晨阳(1985-),男,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宿迁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从事学院行政管理工作。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给予《“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的民办高校奖学金制度体系研究》。项目号:2014SJD780。

猜你喜欢

长尾理论优秀学生长尾
长尾直销产品图鉴
长尾豹马修
追踪长尾豹马修
优秀学生的九个学习细节
冼星海等人应该是“国立音专”的优秀学生
为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叫好
长尾视角下的县域中小型零售企业经营策略研究
长尾理论下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经营模式研究
长尾理论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