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应对挑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4-04-17石丽艳
石丽艳 李 卉
(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新时期应对挑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石丽艳 李 卉
(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新时期形势的发展变化,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清醒地看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学生党组织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必须深入研究,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高校;学生党建;问题分析
快速发展的社会、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青年学生极具时代特点的需求变化,都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截至2012年底,学生党员已达290.5万名,学生党支部达86788个,青年学生是党的重要力量。总体来看,大学生党组织作为党在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得到改进和加强,在加强党建和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新时期大学生党组织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其积极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存在多种因素,制约了其应有作用的发挥和适应形势发展的能力。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组织生活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一、高校学生党组织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待提高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学生党支部是最接近学生党员和群众的基层组织,应该结合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发动学生群众,起到政治引领和组织作用。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党支部更多的是按照上级的指示做辅助性的工作,执行性突出,创造性不强。往往对本支部的工作缺乏清晰的规划,工作思路不够清晰,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看上级、等命令,推一推,动一动。四平八稳履行程序,而不善于研究形势的发展和学生党员群众需求,对学生群众缺乏主动地了解,不善于把相关政策与鲜活的大学生活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这主要在于学生党支部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议大多缺乏应有的深入体会,部分学生党组织工作者缺乏领导经验,不敢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支部成员往往缺乏足够的关心关注,使得学生党支部工作被限于消极服从的状态,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强,满足于应付上级工作部署和检查,战斗堡垒作用不突出。
二、大学生党支部自身的凝聚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班子建设自身存在问题,使学生党支部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实际调查来看,学生党组织是不是坚强有力,相当程度上决定于组织的主要干部,有没有一支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有的支部班子团结协作意识不够,很难形成坚强的政治核心,缺乏班子凝聚力和对群众的吸引力;有的支部班子,干部的工作能力有限,不注重学习,改进工作方法,工作效能不高;有的支部干部存在不思进取、自我感觉良好的不良现象,缺乏奋发进取的作风,不能自觉拓宽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的党支部党内民主发扬不够,成员之间难以有效沟通,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达到真正效果;有的党支部生活不规范,集中活动时间少,甚至长时间没有集中的学习交流,一些活动多以完成上级工作部署和检查为目的,活动成效不佳;有的党支部不重视联系群众工作,致使群众对党支部工作不了解,无法有效沟通;等等。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减弱,对内团结力度不够,对外号召力、影响力不足。党的主张总要以某种活动、行为为党员、群众所认识和接受,有效地活动方式很重要。部分学生支部活动形式单一,除了开会学习等常规活动,缺少创新性,载体陈旧,学生党员缺乏兴趣和参与愿望,也是组织吸引力不够的重要影响因素。甚至有些支部以其他学生活动为替代,主题不鲜明、党性不突出。事实上,青年党员、学生群众自身的特点决定,他们对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有更多的期望。传统的组织活动方式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党员则更倾向于接近社会生活、具有时代气息、他们较为熟悉的方式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党支部和相关党务工作人员通过QQ、MSN、微信、飞信等即时聊天工具以及博客、微博等,与学生在线交流,不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已发挥了很高的作用。
三、大学生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
部分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淡薄,政治观念淡化,对党务知识缺乏理性认识,对学生思想动态调查研究不深入,不能深入青年学生中理直气壮的做好政治动员和宣传工作。大学生党支部存在着执政意识缺乏,政治敏锐性迟钝的问题,对当前国家政策形势发展变化、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和认识;在全球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下,部分基层党组织不能牢牢把握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把错误思潮简单视为学术问题,听之任之,不闻不问。
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突出
大学生党员是否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既是党的战斗力的保障,也是教育群众、团结群众的重要途径,更是群众评价党的先进性的直接依据。通过调查看到,部分大学生党员政治素养不高,缺乏足够的学习,理论知识贫乏,在理论修养方面,流于一般性把握,需要做深入的讲解和思想工作时,自己也很难做系统全面的阐述,教育引导他人作用很难发挥;部分学生党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不牢,在遇到是非判断时,政治性不鲜明,底气不足;有些党员政治原则性不强,对于一些错误的社会现象、同学的错误做法、言论,不能理直气壮的进行斗争,甚至搞怕得罪,人好好主义,无原则的一团和气。甚至有党员不愿意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怕被提出高的要求、有更多的束缚。就佩戴党徽进行调查,有部分学生党员更倾向于不佩戴、不公开,不愿意旗帜鲜明的展示自己的政治立场。学生先锋模范作用要求缺乏明确性、规划性,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于一些党员来说,除了党组织有目的的组织党员进行的工作,日常生活中党员的模范作用怎么发挥,并不是很清楚,往往认为我做一个好人就是模范,我学习好就是先进,不能全面的完善自己,也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先锋。基于大学生学习任务的重要性,有些学生党员错误的认为带头作用,只要我学习好、专业好就是带头,在其他方面放松了自己的学习和完善,党组织也较少做出足够的引导。“在调查每周阅读专业课以外的书籍的时间,学生党员学习时间的选择参差不一:15%的学生党员选择2-4小时;24%的学生党员选择4-6小时;29%的学生党员选择6-10小时;24%的学生党员选择10小时以上;7%的学生党员选择0-2小时,这部分人基本上不读专业课以外的书籍。”甚至少数学生党员在思想上出现了困惑和矛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了折扣。在实践中要么是自己找不到事情做,觉得太难;要么是在集体活动中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要么不能有目的地制订计划。大学生党支部对党员的带头作用发挥缺乏有效的制度化的管理、激励、保障。如以党员教育为例,党员教育是确保党员的先进性和带头作用发挥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这个机制基本应包括明确教育机构和人员,形成教育学习制度,并监督执行。从相关调查来看,多数学校的党员教育主要靠学校党委组织部组织的业余党校培训进行系统教育,而平时的教育,则多通过一般的文件学习、会议精神传达,读读书、看看报、写写感想。辅以学生管理工作的书记和辅导员谈话、教育。学生管理中进行党员教育与党员的生活、个人发展追求脱节,而且党章规定的相关学习制度,得不到全面落实。党员对党组织的教育方式方法评价不高,效果也不理想。
五、大学生党组织群众意识不强,缺乏群众工作经验
大学生党组织桥梁作用发挥不出充分。从调查来看,学生群众对党的认识总体是正确的、积极的,80%被调查学生群众认为党组织与他们关系密切“它就在我们身边”,认为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是核心、是正确坚强的力量,是“坚强有力的”“释放正能量的”,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群众对党组织没有或缺少足够的了解。在缺少了解的情况下,他们得到的信息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形成的偏见就不能及时得到纠正,这将极大地影响党与群众的关系;影响大学生党组织在学生群体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的群众基础也会不够稳固,影响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核心力量的发挥。我们党一向将党与群众的关系视为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历史的看,也正是因为党能够始终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有党的革命、建设事业的成功与发展。而部分学生党支部和党员没有足够的重视,党组织不能形成系统的群众工作规划,党员缺乏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党员不善于宣传党的政策,在同学交往中,限于日常生活,而没有作党的思想政策的宣传人,当好党和群众的联系人。特别是部分党员政治意识淡薄,没有做党的群众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愿意表明自己的政治身份,更愿意以其他社会身份,与同学和他人构结社会关系这样群众自然缺少对党组织的了解、认识和认同,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无从谈起,更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六、高校学生党建对学生党组织建设管理督导学进一步加强
关于大学生党组织建设的不足,前面的阐述主要从其本身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但事实上,学生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如何,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上级党组织的工作和工作机制是否完善和顺畅。实践中一些院校虽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和制度,但运行状态并不理想。一些院校在宣传上强调学生党建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党建工作往往相较于教学、科研来说,不那么被关注。多年以来党建工作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方法,一些高校党委往往因循旧例,按部就班的来做,创新性不够,没有真正形成有效运转的促进学生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有效工作机制。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22号)作了先关规定,各高校要进一步贯彻落实。
总结上述不足,在于高校大学生党组织建设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之上,缺乏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机制完善、创新。做个别方式、方法的调整,或某一具体活动方案的制定的比较多,形成新的机制,或者从机制完善的角度做系统探索研究的还不是很充分。
[1]姚璟.关于新形势下发挥高校学生党组织作用之思考.经济师,2009,3.
[2]廖述香.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组织机制的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
The challenge in the new period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PC party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hi Li-yan, Li Hui
(Jilin Medical College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Jilin Jilin, 132013,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changes in the new period, puts forward a new challenge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must be clearly aware that some problems exist in college students' party construction, make students cannot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party organizations, must study, targeted to solve them.
universities; the party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problem analysis
G47
A
1000-9795(2014)08-000117-02
[责任编辑:刘 乾]
石丽艳(1972-),女,吉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 卉(1968-),女,吉林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党建专项)《新时期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动方式创新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670号)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