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2014-04-17赵林卫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开放性政治思想

赵林卫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325)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赵林卫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325)

近年来,新媒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全新载体。新媒体的出现,契合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以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

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由传统媒体时代进入以网络、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由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变为双向互动传播模式,契合了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特征,但对作为思想最活跃、知识最密集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现今大学教育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是高校需要深入思考和充分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的特征及带来的挑战

1.开放性

新媒体依靠其数码技术、互联网科技与移动通信技术而形成了强大的互联网系统,其传播具有开放性,没有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只要有设备和传输信号,都可以进行信息的传播,实现时时信息交互;其对象具有开放性,任何人均可参与,人人既可以成为信息源,也可以成为传播者;其内容具有开放性,作为共享平台,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资源于一体,可选择任何一种形式进行信息发布和信息获取。

2.交互性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信息传播由以往的我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变为双向互动传播模式,具有交互性。即信息传播者与受众或受众与受众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双向甚至多向交流和互动,使人们可以是信息资源的创造者,也可以是信息资源的传播者。

3.虚拟性

在新媒体的世界里,一切都是虚拟地存在,所显示的事物无法触摸,所表达的事件有待考证,互动双方或多方互不了解。与之传统面对面的交流相比,这是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让交流更加开放,可以任意地表达;让交流更有安全感,可以无需顾忌泄露。

4.即时性

新媒体加速了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反应速度,使得新媒体具备充分的即时性。由于新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开放性,不受传播载体的限制,改变了以往单点对单点的信息传播,任何人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资讯、传播资讯,这使得信息传播、信息更新和信息分享变得更加即时,实现了信息交流的即点即通。

新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从以上新媒体的特征可以看出,新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即时性使得其具有极大的优势,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但与此同时也给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新媒体的开放性、虚拟性严重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预见性。新媒体时代下导致信息泛滥,鱼龙混杂,如不加辨别地跟随接受,不加选择地盲目相信,将会产生极大地消极后果。加之其传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形成了不确定性,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被动。

其次,新媒体的交互性、即时性严重冲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载体的功能。交互性使得大学生主体性加强,更加自由,削弱了以往教育工作者的优势地位,同时,在大学生中也产生了大批“手不离机,目不离屏”的“拇指控”、“宅族”,制约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展开。

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才能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之策

1.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

首先,以生为本原则。“以人文本”在西方哲学史上有着丰富的思想渊源,重在强调重视人、关注人。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的精神教育,其有效性的最大落实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反映到高校,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身心需求,尊重他们的人格,肯定学生的主体性,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以构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

其次,平等原则。在新媒体时代下要坚持地位的平等,打破以往教育者的优势地位,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沟通过程中不对称的双方,而是共同发挥能动性,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的平等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拉近之间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内心,使得交流更加真实。另外,要坚持话语权的平等,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大大增强,教育者要改变以往话语霸权的绝对地位,由传统的主客体关系转变为主体间关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

第三,引导原则。新媒体时代下,资讯良莠不齐,“三俗”信息仍然存在,心理不成熟、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因此,教育者在平等的基础上要注重引导。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用主流意识形态来引领和整合日益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意识,引导学生综合、理性、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首先,由堵变疏,主动占领思想教育阵地。新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特征决定教育工作者不再是信息传播的权威,因此,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改变以往以堵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而且还要敢于放下身段、放弃对教育制度的依赖,以主动占领思想教育阵地。现代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堵往往会导致矛盾的升级和误会的加深,所以,教育工作者要以疏为主,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要不断通过个人的知识、个性、行为与人格魅力等内在因素使自己的权威真正地根植于自己的“内功修炼”,才能真正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新时代的大学生,赢得学生发自于内心的尊敬与爱戴。

其次,由点及面,构筑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依托不同的新媒体技术,坚持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由点及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依托学生组织、班级干部建立自己的主页、微信等,第一时间传递正面消息,树立一批成绩优秀、思想先进、具有号召力的“意见领袖”,发挥其在新媒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打造有效的网络化教育模式。

3.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在传播过程中存在诸多的联系因素,诸如社会、家庭等,所以,高校应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使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所以,高校应注重顶层设计,建立起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统一、协调、高效的信息化平台。通过平台高校能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把握网络舆情,家庭能够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行为考核等综合情况,学生能更便捷地获取信息,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家庭、学生之间的无缝对接。

4.加强新媒体信息的监督和管理

新媒体的开放性、即时性、虚拟性等特征,带来了庞大复杂的信息内容,可谓“泥沙俱下”,大大增加了一些不良信息传播的可能性,对稚嫩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高校要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新媒体环境,就要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监督和管理,如运用技术手段在校园内网和外网的界面上构筑信息关卡,通过设立网络管理员及时过滤、屏蔽、切断危害大学生思想的不良信息,对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实施有效的监控,以营造健康向上、安全有序的新媒体环境。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要学会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机制,通过搭建平台来获取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断加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监管,确保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朝着正确、积极的方向发展,以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大学生。

[1]官巧燕.大学生新媒体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under the new media era

Zhao Lin-wei
(Suzhou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Applied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325,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new media as a new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emergence of new media, fit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thought and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job offers both opportunity and also poses a challenge.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new media, to create a new patter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e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642

A

1000-9795(2014)08-000101-02

[责任编辑:刘 乾]

赵林卫(1985-),男,河南开封人,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开放性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