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华裔小说《喜福会》成长主题探析

2014-04-17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福会喜福会母女

李 坤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451191)

美国华裔小说《喜福会》成长主题探析

李 坤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451191)

《喜福会》是华裔美国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一经发表就受到大批读者的追捧和喜爱,给读者展现了在多元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的环境中,华裔成长的历程,作者通过描写四对母女间的代沟和隔阂冲突反映了本族文化与异国文化相互渗透的主题情结,以及华裔在两种文化的融合中自我认知、不断成长的中心主题。

文化互渗;华裔女性;成长主题

《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是华裔美国女作家谭恩美(Amy Tan)的成名作,一经发表就立即成为畅销书,并获得多项文学大奖,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这部小说描述了四位母亲远渡重洋,拥有中国传统的生存信念和人格精神,背负着生活的艰辛,载负着自我的期盼以及对女儿的期待,向往着美好的生活,为了追求美国梦,她们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国度,却意识到自己的信念和价值并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但她们仍然竭尽所能挣扎着生存,追求着自己内心那小小的精神世界,希望最终有一天女儿们能够理解她们的心情,不再重蹈覆辙,不再历尽生活的艰辛。对孩子她们寄予无限的期望,并规划了自己理想中女儿们的前程。但是,这些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孩子自幼接受的是美国主流文化,在孩子们的眼中,母亲的理念与做法荒谬可笑,母女双方各执己见,产生了很深的隔阂。《喜福会》中展现了在多元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的环境中,华裔女性成长的历程,体现了成长主题,作者通过描写四对母女间的代沟和隔阂冲突反映了本族文化与异国文化相互渗透的主题情结,以及华裔在两种文化的融合中自我认知、不断成长的中心主题。

一、谭恩美《喜福会》中的成长主题

《喜福会》这部小说的作者谭恩美本身就具有双重身份,影射了小说中的人物,她作为中国移民的后裔,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从骨子里都有一种摆脱不掉的中国文化情节,同时,她又是在美国生长的第二代移民,生在成长于美国,已被环境和教育感染成典型的美国佬。因此,小说中所蕴含的成长主题充分体现在四位母亲和女儿身上,对于四位母亲来说,历尽艰难困苦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是一个需要在现实空间中逃离的场所,赴美之旅使她们自我解放的起点;对于四位女儿来说,是一个需要在心灵空间上逃离的场所,她们不想像上一辈那样活着,要解放天性,活出自我,融入美国主流文化。因为在传统的阴影下,本族的文化都不曾成为过主体。在这个努力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母女们在这个多元文化氛围中其个人个体的成长。

美国评论家莱斯利·费德勒定义成长小说:“成长主题是成年的堕落与童年认知之间的对抗,当孩子们失去童真,真正体会人性险恶时,他们便成长了。”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多元文化对立冲突,又兼容并蓄、相互渗透影响,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影响,也就是关于文化认同、身份确立的主题。在美国华裔作为迁徙的族裔面对的是双重文化的困境,本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立与冲突,使得他们无法从根本上超越,只能把本族文化渗透到主流文化当中,从而被主流文化所认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也是母女社会化成长的过程。在《喜福会》中,作者站在华裔的角度,放大家庭矛盾、母女冲突,最终表现为文化冲突、自我成长。

二、文化的碰撞与对抗——成长的困惑与引领

母女两代人的中西文化的碰撞,两代人之间的交流障碍,在成长中不断地困惑着、迷茫着。对于母亲们来说,传统的理念是她们心灵深处的归宿,母亲们坚持创办“喜福会”,渴求着内心中传统文化的一片净土,让她们这群身处异国他乡,徘徊在主流文化的边缘异乡人,能感受到精神上的慰藉。可是女儿们在美国土生土长,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本来是个中国人,美国的主流文化已渗透到她们的骨血之中。这使得母女交流势必沟通不畅,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母女之间的隔阂与阻碍。而且,中美两种不同的文化对家庭的定义也不一样,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家庭既代表了绝对的权威,意味着子女需要服从、依赖家长。但在美国,强调个人价值主义。小说中的母女两代人的误解和隔膜是在文化的碰撞与对抗中产生的,因而这种矛盾冲突不仅仅是代沟问题,还体现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碰撞与对抗。生存在这种文化落差和夹缝中,必然要形成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亲与代表美国主流文化的女儿之间的文化碰撞与对抗。出于劣势的母亲,受到强势的美国文化的压抑,使得母女双方在种族壁垒和文化碰撞的阻隔下越走越远,终于陷入无法交流的状态。

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们,她们的印象里中国是神秘的、遥远的。而她们本身出生成长在美国,也极度想尽办法去适应和融入主流文化社会,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然而,她们天生的相貌和从母亲那里潜移默化继承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使她们在美国人眼中永远归于异类。女儿薇莉干练的作风和能力让她在事业上也有所成就,但唯独在感情方面,无法潇洒和解脱,多年来的隔阂让母女两人几乎没有沟通的空间。头一次婚姻,薇莉服从母亲的意愿而嫁给了一个中国人,后来她想勇敢找寻自己的幸福生活,但母亲的压力让她无法喘息,薇莉一直痛苦着、困惑着、进退两难。小说中另一对母女,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苏一直以来都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女儿君的身上,她望女成凤,一直固执的用自己母爱的方式规划女儿的将来,并在君反抗的时候,强势向女儿宣告,你必须服从我,而女儿君在鼓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美国长大,怎能理解母亲的苦心,她也毫不畏惧地向母亲宣战。

母女是世界上最爱彼此的人,也会是最有能力伤害彼此的人。母亲们以为自己了解女儿,给予对方的就是最好的,但其实那些并不是最需要的。母女的关系,根本是不可能完全客观理智得去对待。人生成长的核心内容都一样,但表现的形式却各不相同。《喜福会》中主人公们的困惑着,需要引领,走出阴霾,而生活本身就是引领者,引领着主人公们在岁月中成长。

三、文化的互渗与交融——成长的顿悟与传承

《喜福会》中的“喜福会”是四位中国母亲定期聚会打麻将,慢慢变成了彼此倾诉心事的场所,她们都已在美国定居多年,伴着时光的飞逝,容颜的苍老,满头的白发暗生,她们在渐渐老去,老到无力再为自己的命运和生活抗争,内心中却依然纠结着曾经的往事,她们寄予女儿们殷殷的期望,希望自己的梦想在孩子们的身上能够传承下去。四位母亲在这里象征了本族传统文化,她们的内心中无比渴望女儿们不再承受自己曾经的不幸,寄予她们无限的希望,开始按照自己的理念和思路给女儿们规划前程;女儿们生在美国,这个思想自由的国度,追求自我不想被控制,也常常觉得母亲的想法和做法荒谬又可笑,于是这种各执己见的偏执形成了难以跨越的沟渠,它不仅是文化上的沟壑,也是情感上的隔膜。《喜福会》以四对母女的和解作为故事的结尾,是一种东西文化的渗透与交融,也是一种隔代情感上的理解与尊重。

女儿罗丝拥有的优雅美丽外表,赢得了一位家世显赫的男士的青睐,然而男方的家庭试图阻挠两人的爱情,就因为她的肤色、种族、地位会影响这位男士的事业发展。后来经历了各种刁难,有情人终成眷属,但现实的生活并不是童话,世俗的眼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罗丝的心态,她虽然嫁给了心上人,却在内心深处将自己看成了丈夫身边的摆设,为了爱情而失去了个性和自由,最终也失去了丈夫的尊重和爱情,成为感情上的边缘者,直到要离婚。最终,在母亲的鼓励下,她不想再为丈夫牺牲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状态,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她又重新焕发了自我意识,却帮助她的丈夫重新发现了她,又破镜重圆。母亲最终对罗丝婚姻的宽容和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了她对美国文化的接受和对两种文化互渗的尊重与领悟。

母女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经历岁月磨合,最终所实现的认同实际上就是对中西两种文化的认同,只是这一认同并不是任何一方全盘接受另一方的文化形式,而是重新认识并构建了新文化。在此过程中成长的顿悟与传承在母女两代人的身上都得以体现。在固守传统文化的母亲身上,可以发现其在中西两种文化冲突后逐渐理解和包容的过程,而女儿们的身上则寄托着母亲们梦想的延伸与传承,女儿代表的西方文化已经开始认真接纳母亲代表的东方文化。成长这个主题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主人公生活的过程中,母女双方都有所领悟和传承。

四、结语

谭恩美的《喜福会》中,描述的不仅是华裔对生活的困惑与迷茫,而是通过对两种文化渗透与融合的期盼,表达了华裔们既不愿摒弃或隐匿中国文化身份,也不愿以固守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努力迎合主流文化以挤进美国主流社会,在此过程中不断成长与传承。随着岁月的推移,每对母女最终都以和解作为故事的结尾,在一定程度上也象征了中美两种文化的互渗与交融,不断的矛盾冲突中,东西方文化一次次的碰撞,尝试着互相渗透着,彼此认同,彼此共同成长。

[1]边春华,谷彩平.《喜福会》中的女性成长[J].名作欣赏,2010(24).

[2]解丽花,杨雅丽.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中的成长主题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4).

[3]芮渝萍,刘春慧.成长小说:一种解读美国文学的新视点[J].宁波大学学报,2005(1).

[4]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Analysis on the Initiation Theme of Chinese-American Novels The Joy Luck Club

Li Kun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Zhengzhou Henan, 451191, China)

The Joy Luck Club is the masterpiece of the Chinese American woman writer—Amy Tan, and many readers love this novel, which shows the reader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growth in the multicultural infiltration environment.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generation gap and conflicts between four mothers and four daughters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cultural infiltration and show the central theme on growth in the novel.

cultural infiltration; Chinese American Women; initiation theme

I106

A

1000-9795(2014)08-000076-02

[责任编辑:鲍 雨]

李 坤(1979-),女,河南郑州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福会喜福会母女
모녀(母女)간의 어두운 물결
搞笑母女档
卖水果的母女(外二首)
母女小剧场
论《喜福会》中麻将游戏的文化建构意义
跨文化视阈下的中美文化冲突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电影《喜福会》中母女双重文化境遇中的自我追寻
《喜福会》文学评论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