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4-04-17张颖
张 颖
(绍兴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浙江绍兴312000)
高校网络舆情是整个社会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社会网络舆情的发展和运行状况,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关系到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局。
一、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的界定
(一)网络评论员队伍的概念
高校网络评论员是高校为解决当前教育与管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而组建的一支新型网络管理队伍,是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对高校进行管理的个体组合而成的群体。从广义来说,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是高校网络管理者的集合体,包括高校的全体党员、干部、教师等。
(二)高校网络评论员的职责
1.做好正面宣传。针对高校的发展要求、重要部署和重点工作,高校网络评论员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在有关论坛、微博、BBS、微信等上发表文章,正面宣传学校的工作,引导师生员工努力为学校作贡献。
2.及时批驳不实言论。对论坛、微博、BBS、微信等上严重影响高校建设与发展的言论,高校网络评论员要有充分的敏感性,及时撰写有深度、有说服力的文章,引导正确言论。
3.做好舆论引导。高校网络评论员要经常登陆相关的网站、论坛等,及时发现苗头性与倾向性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疏导。对于广大师生员工十分关心的问题,及时进行交流,帮助师生员工了解事实真相,努力提高师生员工辨别是非的能力。
4.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面对突发事件,高校网络评论员要及时关注网上的相关言论,及时撰写文章,进行正面引导,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各种负面影响,切实维护高校的稳定。
(三)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的特征
1.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网络的出现给高校教育与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高校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加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发挥网络在教育与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抵制不良思潮、错误言论、负面信息的影响。
2.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互联网具有信息容量大、传输速度快、信息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和开放性、自由性、渗透性、虚拟性、多元性、平等性等特点,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技术的特性及巨大影响力,对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而复杂的影响,使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复杂形势。
3.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是建立在高校教育与管理的长期实践基础之上的,是网络时代开展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实践的新要求。同时,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直接目的是更好地开展高校教育与管理实践活动,通过网络宣传阵地,过一步提高高校教育与管理的实效性。
二、当前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的职能不明确
当前,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主要依靠党委宣传部、学工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赖部分学生干部。同时,由于这项工作涉及的工作部门包括宣传部、学生工作部、保卫处、团委、网络中心等,经常会出现多头管理,职能交叉,出了问题互相推诿和扯皮,影响了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二)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缺乏理论指导
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不够重视,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只是采用了简单的封堵或者是事后的“冷处理”方式,没有重视大学生网络舆情规范与引导工作,没有根据相关的法律和规章,没有按照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方法进行,也没有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和理论依据。
(三)高校网络技术相对落后
目前,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大都是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没有充分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等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每天信息众多,互联网因其开放性、隐匿性和平等性等特点,使网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和不良的舆情信息。如果高校网络评论员不及时学习,不及时分析与研究,就很难应对最新的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会对高校建设与发展、对大学生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三、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切实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的组织领导
高校应设立专门的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工作。工作小组要建立相关制度,组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对高校网络评论员工作进行及时指导、监督和考核。工作小组要建立高校网络评论员培训与学习机制,不断提高网络评论员政治业务素质、写作能力和网上舆论引导能力。
(二)加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的选拔与培训
高校网络评论员主要由学校党委与校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教务处、后勤处、网管中心等与师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部门的机关干部以及具有较好素质的在校大学生组成,在具体选拔过程中,应坚持一定的标准。高校网络评论员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能够较好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网络评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较好的写作能力,并熟悉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本校的基本情况。应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熟悉网络操作技术,了解网络传播特点和规律,并善于运用网络语言。
(三)建立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奖惩机制
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要实行规范化管理,尤其要采用动态管理的方法。要将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工作纳入到学校工作考核范围内。对工作积极,发表评论员文章质量高、数量多、影响效应积极的,并取得实际成效的,要进行及时表彰。高校要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不断提高高校网络评论员的工作责任心、主动性和实效性。
(四)建立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
要加大投入力度,在设备设施、工作场所和经费等方面创造良好环境。对于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高校要纳入学校勤工助学体系,给予大学生网络评论员适当的勤工助学补助,同时,可以优先考虑推荐参加学校的各种评奖评优活动。高校各相关部门也要支持高校网络评论员工作,积极配合他们完成工作。高校还应根据本校情况,积极鼓励和支持高校网络评论员外出学习和考察,从而不断提高网络评论员各项工作水平。
[1]张九海,喻 洁.高校网络评论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4).
[2]胡雪艳.试析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