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4-04-17陈小艳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工作站岗位工业

陈小艳,沈 洁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江苏常州213164)

一、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大量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大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智能装备产业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点方向。《决定》的出台对加快推进我国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进一步带动整个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中,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相关专业的建设刚刚起步,从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作业单元自动线维护、安装调试等岗位的人员主要来自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毕业生的二次培训,而且短期培训难以达到岗位要求,人才短缺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建立合理有效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现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思考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1998年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做出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这要求高职院校在人在培养模式建设过程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从各自专业特点出发,探索了多种多样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各个高职院校、各类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可发现,没有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各个专业通用的,针对于产业、行业、专业的不同,都有一套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注重校企合作、遵循职业能力发展规律进行人才培养、专业与产业深度融合等。

三、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新型合作关系

目前国内机器人市场主要是以国外品牌厂商为主,国内机器人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在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等方面对国外产品依存度较高。在进行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探索新型的校企合作关系。与工业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依托其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与其配套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进行教学评价。

四、“项目引领、岗位实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与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安川电机及应用企业等共同设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自动化成套装备中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应用共同开发课程实施项目、共同开发实训设备、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共同进行教学评价,校企共建“厂中校”,按照企业岗位要求设置教学环境和组织教学,构建实施“项目引领、岗位实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引领”指的是根据工业机器人应用的行业特点,校企合作开发工业机器人搬运工作站、工业机器人弧焊工作站、工业机器人点焊工作站、工业机器人CNC上下料工作站、工业机器人装配工作站等项目,以这些项目为载体开发教学资源,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业机器人维护等能力。

“岗位实境”指按照企业真实岗位设置教学环境和组织教学。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重点建设企业课堂、仿真车间和一体化教室。教师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环境中,能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将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

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三个教学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二学期):专业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在一体化教室培养学生10识图、仪器仪表使用等专业基本能力。在企业课堂进行职业认知体验。在暑假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引导青年学生深入社会、认识国情,进一步培养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第二阶段(第三、四学期):专业专项能力和素质培养。在仿真车间、企业课堂培养学生的现场编程、人机界面开发等专业专项能力。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合作,以自动化成套装备中的5种典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为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职业资格标准、安全生产规范、行业企业标准融入课程。

第三阶段(第五、六学期):专业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在企业课堂、仿真车间培养学生的故障诊断、自动线维护等专业综合能力。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开展顶岗实习。由学院工作站配合企业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计划、管理顶岗实习过程、实施顶岗实习考核。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在职业素养、分析处理问题能力、逻辑思维、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引入企业工业机器人编程员认证项目。将工业机器人编程员和维修电工(中级)等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双证书”制度。

五、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通过“项目引领、岗位实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具备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作站系统维护、工作站系统初步集成能力,而由于与世界工业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也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提升了相关专业的建设水平。

[1]黄秀明,臧大存,葛竹兴,等.农业高职“三业互融,行校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2]王艳梅.高职院校“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36).

[3]黄继战,张君伟.高职数控专业“12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职业教育研究,2013,(2).

[4]黄 娟.浅析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构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猜你喜欢

工作站岗位工业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工业人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工业4.0”之思考
移动式CIP及SIP工作站(可记录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