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应对
2014-04-17◎陈怡
◎ 陈 怡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尤其在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国家实行收费上大学,收费急剧上涨给中低收入家庭, 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高校贫困生人数和比例迅速上涨,贫困生现象越来越多。 据1994 年全国普通高校资助困难学生经验交流会上提供的信息, 我国一般高等院校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约占5%-10%, 困难学生达到10%-20%。按这个比例推算,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中,贫困生约为60 万人,其中特困生近30 万人。 据国家教委1995 年10 月公布的数字,全国高校有28%的学生一般经济困难, 有10%的学生经济特别困难。 这就是说, 全国高校特困生有100 万人之多。 到1999 年,教育部财务司调查统计认为,经济困难学生一般占在校生的15%~30%, 其中特困生为8%~15%。
贫困是把双刃剑,同样面对贫困,不同人格特征的人表现出不同的认识和态度及行为倾向。 在逆境中,贫困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贫困、积极应对现实,反而能获得更为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独立、 自强的自豪感、成就感。 比如,近些年贫困大学生创业致富的案例比比皆是。 但也有部分贫困大学生在面对经济压力时,在认知、情绪、意识行为等心理活动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学习生活效率降低,社会功能受损等问题。 例如,2004 年马加爵事件、 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自缢事件等。 这些令人痛心事件的发生时刻在警示着我们,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到贫困生个人的健康成长、成才,甚至影响到了高校的稳定发展、校园的和谐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高校思政工作者尝试着采用各种方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除了大力推动高校贫困学生资助项目以外, 也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其中,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引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越来越受到关注。 许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开始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开展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自我调适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 特别对于贫困学生来说,面对来自经济和学习双重压力, 他们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和自我封闭的状态,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结合笔者近些年的工作实践,常见有以下几种。
1.过度的自卑与过强的自尊之间的矛盾心理
自卑是个体在自我认识过程中过低的自我评价的表现,是一种轻视自我的态度。 这是贫困生群体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特征,也是大部分心理问题的根源。贫困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经济上的压力。由于经济的拮据,贫困生经常为吃穿、报各类培训班等涉及到的经济问题犯愁,与学校经济富裕、衣食无忧的学生们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这些同学虽然经济上匮乏,但是在学习上大多数都非常优异,这部分贫困生大多有一种观念就是“在经济上虽不如你们,但是在学习上一定要比你强”。 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他们期望通过刻苦的学习, 来塑造一个优秀的个人形象,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在这种强烈的自尊心的作用下,他们内心变得非常敏感脆弱,使一部分的贫困生形成了过度自卑与过强自尊的双重性格。
2.焦虑与文饰心理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负性情绪,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到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 但因无法明确不良后果的性质和内容, 从而无法采取有效的手段加以控制,便产生焦虑贫困生的焦虑”。 贫困生承载着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 许多贫困生表示在收到大学入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可谓喜忧参半,一面是高考入学的喜悦, 另一面又为每年数千元的学杂费和生活费担忧。 经济上的思想负担、对家人生活的担忧、对大学能否毕业等问题的无法预判等,使贫困生精神上处于紧张不安的焦虑状态。 同时,有部分贫困生一方面因经济贫困而焦虑, 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贫困处境表现出文饰的心理, 做出一些与实际经济情况不符的行为。 例如,从不与他人提及家庭问题,甚至拒绝谈论家庭;在同学面前表现出手阔绰、瞧不起别人高傲的态度。 这些贫困生一方面为家庭经济惶惶不安, 另一方面又害怕同学发现自己的隐私而忧心忡忡、极力掩饰。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同学变得敏感多疑,容易产生情绪低落、人际关系紧张等不适应症状。
3.人际交往自我封闭
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与城市学生相比,他们的知识面不够开阔,与城市的同学没有共同的话题。 有些贫困学生不能很好的面对现实,担心在他人面前出丑,遇到困难也不愿向他人表露,把自己封闭起来,表现出沉默寡言、不和群的特点。 另一方面,贫困生与其他大学生一样, 也渴望与异性交往, 但受到经济上的制约, 有些贫困生表现出既想跟异性交往但又不敢的心理,在内心形成了许多的矛盾与煎熬。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贫困生心理问题应对中的意义
1998 年,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明确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后,积极心理学正式进入了世人的视线。 在我国,孟万金教授在继承和整合西方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 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中国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概括地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人性持积极评价的取向,运用积极的方法和内容, 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 对于大部分高校贫困生而言,虽然他们未表现出明显的心理病态, 但与其他学生相比,心理状况也较为复杂。 采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其意义有以下方面。
1.树立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形成积极的心态
“自尊心是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 是个体评价自己的程度及对自己的价值感、重要感的体验。 ” “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 并期望受到他人、 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 ”可见,自尊自信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个体能够不断超越自己的强大动力, 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 尤其对于贫困学生而言,树立适度的自尊自信是非常必要的。
“自尊自信作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自尊心不适度、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而言,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积极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的成功体验。 这种深层次的体验,能激发其积极的自我评价,进而树立他们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 同时,也可通过一系列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喜悦感,激发其积极心态的养成。
2.增进主观幸福感,形成积极情绪体验
“主观幸福感是指社会成员对其自身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主观体验与评价。 ”在物质生活日益改善的今天,按照常理收入越高、事业越成功者主观幸福感指数越高,但大量的事实表明,结果并非如此。 相反,表现出主观幸福感与收入和事业成功的不对称性。对于高校的贫困生而言,虽然他们出身贫寒,但若他们能够理解幸福的真谛, 就能循序渐进地增进幸福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改变人的主观态度,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令他们幸福、快乐的事情上;另一方面,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降低一些自身产生的负面影响状态,消极情绪体验减少,就能积累积极的情绪,用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3.促进和谐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 “社会主体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以心理关系为主导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贫困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上,大多由于对自我“消极”认知,过低的自我评价产生,因此而产生人际交往自我封闭、人际关系紧张等情况。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促进生生和谐、师生和谐、师师和谐的人际关系。 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比克服人际交往障碍更有意义。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采用团体性活动,使贫困生在社会群体中,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感受到爱和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善、相互理解、互相帮助,用接纳的团体氛围,促使他们从自卑、封闭、敏感的人际关系中走出来,形成积极的心态。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贫困生心理问题应对中的方法
1.推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
目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课程保障方面已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但在课程的设计、内容、教学方法方面仍存在不足。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能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做重要补充。
在大学生中,与非贫困学生相比,虽然贫困学生显现出较多问题,但贫困有时也能为他们带来财富。他们心理弹性、 感悟能力较一般大学生要高, 换言之,更易激发其优秀的心理品质。 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传递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无疑能使贫困学生在其中获益良多。
2.大力开展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的学生社团活动
在高校中, 心理团体辅导大多依托学生社团开展。 学生社团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形式,大多是一些兴趣、爱好、思想观念较为相同的同学组织。 在这类群体中,学生之间的地位较为平等、接触面较广、情绪体验相对稳定。 因此,学生社团为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土壤。
在贫困生心理问题应对过程中, 应有效利用学生社团这一平台,开展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引导贫困生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探索、适应大学生活、提供归属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自助能力及助人能力等。
3.努力拓展贫困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积极心理教育过程中, 强调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 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在此基础上,努力为贫困生开设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一方面,贫困生可以通过活动与人交流,增强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通过各种途经兼职打工, 缓解经济压力的同时找到自食其力的自信。 对于高校而言,可以通过开设勤工俭学的岗位,或与校外企业合作,搭建勤工助学的平台,鼓励贫困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自信、乐观、自强不息的心理品质。
[1]李从松.我国大学生贫困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教育研究,2002,(2).
[2]薛德钧,田晓红.大学生心理与心理健康[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3]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