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通信技术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2014-04-17王伟雄
◎ 王伟雄
高职院校投入巨大资金引进了全程全网的现代通信实训设备,构建新型的实训教学环境,对通信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 这种新型的实训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为用人单位提供了适应实际需求的各项人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需要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改革。
一、高职通信技术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适应现代通信技术要求的专业实训设备, 还采用传统的通信实验箱设备。这样就无法培养学生对通信网络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造成学生对电信运营商现网在用的通信设备缺乏基本的感性认识和必要的操作技能,无法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究其原因,首先,要配备全程全网的通信设备投资成本巨大且更新换代迅速,一般高职院校无法满足;其次,大部分学校教师缺乏一线岗位技术能力,学校没有办法建立实时追踪企业岗位的仿真实践环境;再次,由于通信从业单位的技术和服务都具备一定的敏感性,没有办法安排未经企业完整培训的在校生去参加顶岗实习,难以构建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现实环境。
分析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发现,脱离通信行业实际的教学环境将无法培养出与行业岗位相对接的真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所以,引进具有通信行业环境特色的实训教学设备是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必须解决的急迫问题。 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一部分高职院校, 相继引入了通信运营商现网在用的全程全网实训设备。 2009 年我院先后投资了750 万元建成了一个集“项目教学、任务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操作与综合技能训练” 多功能一体化的通信综合实训中心, 面积约为200 平方米, 可以开展WCDMA 无线网络、WCDMA 核心网络、光传输、程控交换等技术的系统原理与设备配置的培训与教学任务。
通信综合实训中心是按照一个小型通信局(站)的规模建设, 由光传输、 程控交换、 宽带综合接入、3GWCDMA 移动通信、电源等部分组成。设备包括接入层、汇聚层、核心交换层的各种通信设备,技术包含了程控交换、光传输、xDSL、数据通信、3GWCDMA 移动通信等主流通信技术。 架构理念是以通信网络主流技术为核心,整合接入网、汇聚网、骨干网“全程全网”的通信综合实训架构,以3GWCDMA 为主要架构,构建程控交换平台、光传输平台和3GWCDMA 移动通信网络平台三个互通的平台, 主要提供电话网、3G 移动通信网、光传输以及接入网等业务的培训。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开设了相关通信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交换设备运行维护”、“光传输线路与设备维护”和“移动无线网络设备配置维护”。 其中“交换设备运行维护”、“光传输线路与设备维护” 分别获得了2008、2009 年国家级精品课程,“移动无线网络设备配置维护” 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通信专业教指委优秀课程。 这些都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原来通信技术实训的条件, 为我们相关专业的学生创造了极好的实训环境, 使他们在校期间都能接触到电信运营商现网在用的通信设备, 可以与未来的工作岗位进行无缝对接。
二、通信技术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们在通信技术实训教学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训教学实践,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1.实训项目太过软件化。我们在通信设备上开展的实训项目, 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在实训操作间内进行软件数据配置的操作, 基本上没有给学生对通信硬件设备动手操作的练习。
2.实训项目太过固定化。我们在进行每个实训项目的时候,都是提前给出相应的数据脚本,基本上没有对学生进行灵活设置能力的培养。
3.实训项目太过实训化。 我们所有的设备都是在实训条件下进行的,但在目前实训条件下开展的实训项目其实是与运营商商用设备的实际运行是脱节的。
4.实训项目太过个体化。我们在上一门课程的实训项目时,只是对该门课程对应的设备进行操作,而没有把多个设备在联网的条件下开展实训项目 (虽然我们具备联网的基本条件)。
三、通信技术实训教学改革研究的方向
目前国内部分高职院校虽然都在几个著名的国内通信设备供应商协助下把实训环境搭建起来了, 并在这个固定的实训环境中针对某门课程单独开展相应的实训课程,但同质化非常严重。 这样就很难把学校开展的实训项目与企业、社会实际需要进行无缝对接。
未来各个高职院校都应该建立自己完善和动态的实训平台,使实训项目“硬件化”、“灵活化”、“实地化”、“网络化”, 更好地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真正需要, 究其根本其实就是要实现通信技术实训教学的“四化”。 所谓“四化”实际是指实训项目的“硬件化”、“灵活化”、“实地化”、“网络化”。
高职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需与企业一线生产环境紧密联系,因此基于一线工作发展,改革实训教学的实训项目, 构建源于一线的教学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1.对“硬件化”的教学资源进行研究。基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目标, 围绕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 探讨如何加强校内实践环境的建设与使用,提升实践资源的硬件设施。
2.对“灵活化”的内涵进行研究。基于教学环境的使用率, 在这里将对如何充分使用校内教学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以便一线教学环境的实际实施,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3.对“实地化”的教学条件进行研究。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探讨共建实训平台,尝试在高职院校内建立源于一线的实训教学环境, 缩小校内实训环境与企业一线工作现场的区别。
4.对“网络化”的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探讨实训教学的单一及不连贯的问题, 尝试打破多门课程实训教学前后不一致及各实训课程之间的差异, 实现实训教学的统一与连贯。
通信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旨在提升实训教学资源的使用和教学环节的连贯, 创造一个全方位、立体交叉布局的实训模式体系,为实训教学打下坚实的平台。使每个学生经过2~3 年的学习都能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与一技之长,并在专业平台上做到“广基础、宽平台、活模块、强技能”。同时,为产学研相结合提供实践舞台。
总的来说,“硬件化” 在于转变之前实训教学过程中“以软件数据配置为主”向“软件数据配置为主、硬件操作为辅”迈进;“灵活化”就是转变之前的“固定给出数据脚本定义”向“灵活分配数据配置任务”迈进;“实地化”就是改变之前的“实训条件化”向“实训实地化”迈进;“网络化”就是改变之前的“设备单体化”向“设备网络化”迈进。
本文通过对通信技术实训教学的改革进行的实践与探索,得出适应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模式。 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构建适应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和增强人才的工作能力; 通过改革现有实训教学环节中教学安排分散和课程安排不连贯等问题, 探讨建立统一的通信类专业实训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探讨建立源于一线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训教学平台, 缩减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的差别, 实现高职院校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1]刘俊,廖建华.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路与方法[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1).
[2]吴永,涂用军.高职院校通信技术实训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9,(1).
[3]黄旭.论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