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产过程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014-04-17王春玲

机械职业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加工技能

◎ 王春玲

综合实践课程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主干专业课程,主要是对学生之前所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综合应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目的是通过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系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了解一些企业的生产常识,生产流程,学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一、综合实践课程的现状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课程以往在实施时所选取的内容是某类单一零件的加工,只对零件的尺寸和加工精度有所要求,并没有涉及有装配要求的配合件的加工,因此,缺乏装配部分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并且所加工出零件的实用性学生无法验证。

另一方面, 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在以往的实施过程中没有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系统化。 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零件的整个加工过程如材料的选取、下料、选择刀具、选择夹具、加工质量的检验等环节在具体实施时基本上都是教师在完成, 学生只是加工零件。 加上设备、材料、刀具、量具比较紧缺,在加工环节也不能真正地使每一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训练和提高。

二、对综合实践课程进行基于生产过程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我们对中航一集团成都飞机(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太古发动机有限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航工业燃气涡轮发动机研究院(624 所)等企业进行了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回访。 经过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回访,我们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 主要有成发集团:学生的技能要好,综合素质要高;成飞集团:(硬性条件)学生的技能要好,技能等级证必须有,(软性条件)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人与岗位、人与人文组织(企业)如何匹配,学生如何搭建个人、企业、工作之间的架子;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有技能特长的或者各种省部级、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奖者优先考虑,在工作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个人特长发展; 中航工业燃气涡轮发动机研究院:(复合型人才) 既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又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管理能力,具有职业工程师能力优先录取等。

同时, 有的企业从本科院校招聘一批毕业生进一线从事技能岗位, 这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无疑又多了一份竞争的压力。 职业院校再不凸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话,毕业生将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可。 成都飞机集团建议我们在课程上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实施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

针对企业的建议和反馈,经过多个部门、多层次人员(机械设计与制造教研室、实习实训中心、督导处、其他相关部门等)之间多次的交流和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对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综合实践课程进行基于生产过程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三、基于生产过程的综合实践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本课程基于生产过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在内容的选取上目前工程实际结构中所使用的有配合要求的装配件,如变速箱的传动系统、齿轮传动装置、蜗杆蜗轮传动装置、 牙嵌式离合器、 十字滑块联轴器等。 要求学生先用各种测量工具对这些配合件进行测绘,然后绘制出各个零件图和装配图,制定出零件的加工工艺, 选取合适的刀具和夹具完成零件的加工,并进行质量检验。 整个实施过程模拟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按照企业标准布置课程实施的生产现场,建立与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的管理模式(6S),最终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和评比。

具体实施过程经过机械设计制造教研室和实习实训中心多次探讨和交流后,制定以下实施安排:

1. 从10 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中抽出一个班进行试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5-6 人一组;然后模拟企业的人员配置对每一组的成员分配不同的角色。 总管1 名(相当于车间主任),由老师担任;工艺员1-2 名,由学生担任负责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调度员兼保管员1 名,由学生担任,负责各种量具、刀具等工具的保管及工作任务的分配;备料员1 名,由学生担任,负责毛坯的制做;操作员2 名,由学生担任,负责加工零件;检验员1 名,由学生担任,负责零件质量的检验;零件的装配由小组成员一起完成。

以上人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完成自己承担的主要工作,其他工作也要参与。

2. 按照企业标准布置课程实施的生产现场。 制定与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相匹配的规章制度, 在车间内制做能够体现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的醒目标语,按照职能进行区域划分,画出明确的标志线。

3. 由车间主任对所有成员进行企业文化和制度教育,制定制度考核标准,将此项考核列入个人和小组成绩考核中。

4. 每一小组对实体先进行测绘, 绘制出各个零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然后个人根据具体分工完成自己承担的主要工作。

5. 零件装配完成后进行考核和评比。小组对各自加工的作品进行演示,每一小组对各自加工的作品进行自评;然后小组之间互评;最后车间主任(老师担任)根据各组完成质量情况结合所制定的考核标准对各小组再一次进行考核和评比,最终将三项评比结果按照一定的比例(自评10%, 小组互评20%, 教师70%)给出最终成绩,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并给予奖励。

6.最后对实施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意义

本次基于生产过程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 将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环境与直接获取实践能力、经验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项目实施中提高能力。 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工艺系统的刀具、机床、夹具,工件等各要素在生产现场的具体功能和应用,了解产品质量、加工效率与经济性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通过本次教学改革,让学生明白进入企业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宗旨,培养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时代特点和创新精神,突出职业特色和岗位特点,能够让学生零距离地走上工作岗位,同时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本课程的实施过程模拟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按照企业的标准来布置课程实施的生产现场, 同时建立与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6S)。 严格要求学生的实践生产过程,让学生通过本次实践课程熟悉企业文化和生产管理制度,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比较全面,比较系统,能够体现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能力,达到企业对该专业学生的岗位能力要求。

[1]唐芬南,吴若梅,胡京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强化创新能力培养[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6).

[2]宋育红.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3]赖华清.简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1).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加工技能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究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机械设计中减震降噪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