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透明度概念及其定量研究
2014-04-17胡宝庆宋晓鸿
胡宝庆,陈 祺,宋晓鸿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财务处,江苏 南京 210007)
政务信息透明度概念及其定量研究
胡宝庆,陈 祺,宋晓鸿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财务处,江苏 南京 210007)
为了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质量,使人民群众准确评价政府的执政活动,提高行政运作效率,降低社会风险和执政风险,有必要引入透明度的概念。可以对影响政务信息透明度的各个主要因素进行模糊综合评审,然后利用权重平衡法,计算出政务信息综合透明度的总值。
政务信息;透明度;定量研究
依法公开政务信息,是人民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和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这种敢于将政府工作置于阳光之下,积极为人民群众答疑解惑的态度,也体现了政府转变职能的主动精神。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进一步部署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增强公开实效,提升政府公信力。
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从定性的角度要求政府的政务信息向人民群众公开,可是并没有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规定政府应该公开多少政务信息,或者说,政府公开的政务信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对政务民主的需要。为此,从理论上就必须引入政务信息透明度的概念。从学术渊源的角度进行分析,政务信息透明度概念显然是移植了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概念。会计学界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研究,至少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理论积累,这就给研究政务信息透明度的问题,提供了研究路径的启发: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概念入手,通过类比法来搞清楚政务信息透明度的概念。
一、会计信息透明度与政务信息透明度的类比研究
由表1可以看出,政务信息透明度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一样,是一个全面、综合的概念,它反映并发展了政务信息自身的质量标准,以及实现政务信息质量标准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公开的政务信息质量,降低政务信息公开的成本。
二、政务信息透明度度量研究的方法论
政务透明度显然是多元函数的复合函数。要想用实验方法把这些多元函数因子一一理清,困难当然是很大的。更复杂的是,在所有这些影响政务透明度的因素中,几乎都有人的价值取向在起作用。比如:政务信息中有一些是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安全的保密信息,这些信息当然是不能公开的,其透明度越小越好。
因此,对政务信息透明度的度量,可以采取以下研究路径:首先,用穷举法把所有影响政务信息透明度的因素都罗列出来。其次,运用行政学中的“二八律”,对所有影响政务透明度的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挑出在重要性排序排中前20%(1/5)的因素。根据“二八律”的统计推论,它们对政务透明度的影响可以超过80%。再次,按照高等数学中解偏微分方程的思路,对重要性排序前20%(1/5)的因素,逐个进行“偏微分方程”式的研究:假定其他因素对政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只对其中的某个特殊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审法进行政务信息透明度的度量。有几个重要性排序因素,这个步骤就要进行几次。最后,对所有特殊因素的政务信息透明度度量值加权平均后,得出综合的政务信息透明度的度量值。
三、政务信息透明度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经过对政务信息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有八个因素基本符合“二八律”的条件。
(一)是否对保密的政务信息有明确的规定
只有当政务信息有明确的保密与公开的界限时,政务信息透明度的度量才有确切的意义,也便于公务员具体操作。这时,如果政府公开了所有可以公开的政务信息(当然不包括需要保密的政务信息),那么政务信息的透明度就是1;政府公开的政务信息占可以公开政务信息总量的百分比,就是这个影响因素对政务信息透明度的度量值,它的取值在0~1。
(二)制约政务活动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完整性
法律法规体系是否完整,对政务信息的规范化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如果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全覆盖政府部门所有的政务活动,就可以认定它具有完整性。这时,政务信息在法律法规体系方面的透明度为1,即完全透明。当影响政务活动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整时,利用模糊综合评审法,判定这种不完整性可能对政府政务信息透明度影响的大小,对法律法规体系不完整的程度给予模糊性测度评价,从而得出政务信息在法律法规体系方面透明度的度量值,它的取值在0~1。
(三)政务活动准则是否明确、透明
政务信息是否明确、透明,与政务活动准则的规定是否详尽、明确有正相关。如果政务活动准则具有高度的明确性,那么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公务员,一般来说都不会做错事。这时的政务信息透明度为1,即完全透明。如果政务活动准则不够明确,甚至模棱两可,可以利用模糊综合评审法得出政务活动准则不明确程度的模糊性测度评价,这就是政务活动准则不明确程度的政务信息透明度,它的取值在0~1。
(四)政务活动政策的长期可持续性
如果政务活动政策可以在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那就可以认定它具有长期可持续性(如规定50年不变)。这时,公开发布的政务信息的透明度为1,即完全透明。当政务政策的可持续性年限比较短时,我们可以将已经持续的时间长度与规定的长期可持续性的时间年限之比,作为政务活动政策长期可持续性的透明度,它的取值在0~1。
(五)公务员队伍贪污腐败的严重程度
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完全不存在贪污腐败等负面现象,这时的政务信息透明度为1,即完全透明。当存在不同程度的贪污腐败现象时,可以利用模糊综合评审法对贪污腐败的程度进行模糊性测度评价,作为公务员队伍贪污腐败严重程度政务信息的透明度,它的取值在0~1。
(六)政务文化制约政务实务
政务活动最终要由公务员来完成,这就显示出公务员主观能动性对政务信息透明度的重要性。即使有再明确的政务活动准则,再完整的约束政务活动的法律法规体系,如果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根本不重视、不遵循、不认真,最终得出的政务信息还是不透明的。因此,有没有好的政务文化,显然应该作为政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因素。同样可以通过模糊综合评审法,对政务信息透明度中政务文化制约政务实务的影响因素进行模糊测定评价,它的取值在0~1。
(七)预算与决算的符合程度
最能定量体现政务信息成果的,莫过于政府预算编制与决算报告的符合程度。如果政府年终的经费决算报告,能与年初的预算报告匹配,说明政府全年的财务活动很成功,就可以认为政务活动在经费支出方面也很成功。这说明,政府的阳光财务建设做得比较好,政务信息的透明度就高。按照经费预结算两者之间的符合程度,很容易计算出政务信息在预算与决算的符合程度方面的透明度。当经费预决算完全相等时,定义预算与决算符合程度的政务信息透明度为1,完全透明;政府预决算经费之比,无论大于1,还是小于1,都认为政务信息在预算与决算符合程度方面的透明度小于1。透明度取值的绝对值为0~1。
(八)人民群众对政务信息公开的满意度
人民群众对政务信息公开的满意度是政务信息透明度最基本的度量,它在综合政务信息透明度度量值的权重应该最大。如果人民群众对政务信息的透明度表示满意,可以证明政务信息的透明度高;如果人民群众对政务信息的透明度表示不满意,说明政务信息的透明度比较低。可以通过问卷、深度访谈、人民来信、微博、微信、街头记者采访等途径获得调查数据,然后通过模糊综合评审法,测定人民群众对政务信息透明度的满意度。它的取值在0~1。人民群众对政务信息公开的满意度可以直接作为政务信息在这方面透明度的取值。
有了以上八个主要方面政务信息透明度度量的结果,就可以利用权重平衡法,计算出政务信息综合透明度的总值:
公式中:T为政务信息综合透明度;Ai是第i个影响政务信息综合透明度的特殊因素的权重;Xi是第i个影响因素的透明度度量值。
[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79-99.
[2]孙苗.自媒体时代: 媒体人的选择[J].青年记者,2011,(35):26-29.
[3]刘玉廷.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2004,(9):33-36.
[4]谢耘耕.微博的挑战与传统媒体的机遇[J].新闻前哨,2011,(7):56-59.
[责任编辑:侯 波]
TheConceptandQuantitativeResearchoftheTransparencyofGovernmentAffairsInformation
HU Bao-qing, CHEN Qi, SONG Xiao-hong
(FinanceOffice,PL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Nanjing210007,Jiangsu,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ublicly available government affairs information, make the public accurately evaluate government affairs, enhance the administrative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lower the social and ruling risks. Fuzzy synthetical evaluation can be applied to each items which affect the transparency of government affairs information, and use the weight balance process to calculate the sum of the transparency of government affairs informatio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quantitative research
2014-02-19
胡宝庆(1970—),男,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财务处处长,会计师; 陈祺(1978—),男,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财务处副处长,会计师; 宋晓鸿(1986—),女,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财务处助理会计师。
D63
:A
:1672-2604(2014)05-0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