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再思考

2014-04-17朱作付王勇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院校高职

朱作付 ,王勇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221140)

自2006年国家启动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成效,尤其是国家、省级示范性建设院校的办学基础进一步夯实,学校运行和管理进一步规范,校内外实习实训的设施和条件进一步改善,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工作成效进一步彰显,校企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在经过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后,高职院校的总体建设工作已经达到一定的成效,为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高职教育如何提高自身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对于高技能人才不断增强的需求问题.高职教育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既是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何真正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让高职教育成为受人尊重的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人才摇篮,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在后示范时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1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十分突出的问题,其中,“人才培养质量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首要问题[1].

1.1 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起点比本科院校的学生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符合社会对于本层次人才的需求[2].但是,目前很多高职专业设置仍然沿袭本科院校的专业体系,在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过程中仍然沿用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这本身就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实际,也不符合社会对于高职层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如农业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国际贸易、汉语、应用英语等大而空的专业,既不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可以达到的,也不符合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需求.至于培养计划的制定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没有高职特色等问题更是普遍存在.

1.2 师资队伍的数量及素质和结构无法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高职院校的教师80%以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科班出身”,本身没有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弱;

2)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数量少、比例低;

3)高职院校的教师绝对数量少,教学任务重,满足于应付日常的常规教学工作,缺少对高职教学规律的研究和自身能力的培养.

1.3 教学改革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国家在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方面出台了许多举措,从推动“基于工作过程”等高职教育理论的变革,到开展1 000余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从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到目前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都是国家推进高职教育质量工程所采取的措施.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性的工作带来的是全国高职院校的盲目跟风,没有充分考虑学校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将所有的高职院校放到一种模式下去进行比较,恰恰忽略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本宗旨.由于各种评比的引导作用,让高职院校无法集中精力去结合自身的实际推进教学质量建设工程.

客观地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项目化、案例化的教学模式确实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但是在推进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无法真正落到实处.究其原因,一是高职院校本身的技术研发实力对企业没有吸引力,二是由于办学机制的因素,企业本身对于高职教育办学没有责任,企业中的优秀人才也不可能真正参与到高职的教学过程中.由此产生的是“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和“走过场式的工学结合”[3].

1.4 自身管理机制的缺失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10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但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管理体系、管理机制、配套的制度建设等却没有实质性的提高,众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只是过去工作的惯性延续,而没有形成适应目前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由于管理体系跟不上现实的需要,无法突出教师教学中的个性化特点,对于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往往是表面上的支持和鼓励,而实际的作用可能更多变成了限制,变相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4].

2 提高教学质量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近10年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目前已经到了必须加快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时,这是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5].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提高教学质量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清醒地看到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进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1 提高教学质量所面临的问题

1)教学改革工作形式化现象比较突出.教学改革是决定高职教学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必须凸显学生技能培养这一中心,必须真正改变“粉笔+教材+黑板”的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和“PPT+示例演示+模拟操作”的虚假项目化教学模式.由于面对的教学对象的改变,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工作必须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2)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一直重视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工作,国家层面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的课程建设工作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课程建设的形式大于内容,重评不重用;

(2)课程建设“一刀切、大而统”,没有突出课程特点;

(3)片面追求所谓的特色,忽视了课程的基础建设工作;

(4)盲目追求课程教学的方法忽视了课程的内容建设.

由于上述问题,导致目前的“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工作没有对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出现了课程分散,使用率、普及率及认同率低的现象.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工作,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桥梁,因此必须从提高教学质量的高度统筹规划、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开展体系化的课程建设工作.

3)高职院校教学评价机制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实际需求.目前,许多学校都在探索和研究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评价体系,但是更多的学校实际上还是沿用或变相沿用过去的评价体系,一张试卷定成绩的现象仍然很普遍.有些时候,部分教师给学生评定成绩基本依据的是个人的印象甚至没有依据.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研究适合自己课程和学生的成绩评价体系.

2.2 需优先做好的几项工作

2.2.1 以点带面,逐步培养一批优势专业群,带动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到底要依托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由于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不可能全面推进各个专业的发展.目前应针对专业建设中的问题开展专业整合,加快发展一批符合社会需求的优势专业,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优势专业群,形成专业积淀,逐步提高学校的专业声誉,增强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实力,进而带动各项教学改革工作,最终转化为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2.2.2 结合专业建设,加快师资队伍培养力度,为教学质量提高奠定长期的人才基础 按专业大类打造一批具有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主要载体,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学校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不能将师资队伍建设寄托在企业身上,只能依靠企业去培养和锻炼队伍.如果学校自身具有一支技术实力强的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工作的开展也就会顺利进行,教学改革工作将会更加能够落到实处,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够有保障.

2.2.3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出台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教学评价和考核体系,为教学质量提高提供政策保障 高职院校应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对教师开展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评价,鼓励教师彰显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去探索符合专业和课程特点且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高职教育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必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按照能力培养的递进过程开展全程性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检查性评价+项目能力评价”的立体化评价,改变目前很多课程所采用的被动的、应付式及结果性的单一评价方式.

2.2.4 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教风、学风建设,逐步提高广大师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没有严谨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可能有持续性,校风建设的关键在于教风建设,着力点在于学风建设,而合理、规范的教学评价和考核体系是教风和学风建设的基本保障.

3 结语

示范院校建设为高职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而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必须从本校的实际出发,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为了合作而合作,以至于出现急于求成或顾此失彼现象.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和工作举措,逐步完善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让高职教育成为受人尊重的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人才摇篮.

[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EB/OL].(2012-10-17)[2014-02-26].http://www.jyb.cn/zyjy/zjsd/201210/t20121017_513966.ht ml.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EB/OL].(2010-09-13)[2014-04-28].http://wenku.baidu.com/view/3d2f43717f d 5360cba1adb8a.ht ml.

[3]张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政策设计及其成效[J].职教论坛,2009(13):18-23.

[4]周建松.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责任与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09(22):35-37.

[4]寿震坤,白文荣.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76-77,127.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院校高职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