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方言饮食熟语中的饮食文化

2014-04-17黄映琼

嘉应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熟语狗肉咸菜

黄映琼

(嘉应学院 文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熟语是某一特定地域的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为人们所熟悉、流传于口头, 然而又拥有固定语词结构和所指意义的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具有短小 精悍、含蓄凝练、生动有趣、表现力强等特点。在“民以食为天”的大文化背景下,在“夜求一宿,日求三餐”[1]的生活模式中,客家先民创造、积累了丰富的与“食”有关的熟语即饮食熟语,这类熟语不仅直观地记载着客家人的饮食特点,表现了浓郁的山地饮食文化特色,体现出客家人对“食”的理解,折射出客家人独特的待人处世方式和对社会生活的态度,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和文化内涵。

一、浓郁的山地饮食特色

(一)“半年薯芋半年粮,半年瓜菜半年粮”[2]

客家先民为避战火,从中原南迁至闽西、赣南、粤北三大客家居住地,最后选择了贫瘠的山地生存,是典型的“山居稻作”文化[3],食物主要是以“稻谷”为主。但在这“八山半水一分田”的地区,稻作收获常不足以供日常食用,光绪《嘉应州志·礼俗》卷八记载: “土瘠民贫,农知务本, 而合境所产谷, 不敷一岁之食。”在这种情况下,勤劳的客家人便只能靠山吃山,通过开荒,种植旱地植物,作为日常食物的重要补充,如番薯、木薯、芋头及胡豆、黄豆、花生等豆类作物,因此客家有“半年薯芋半年粮”的说法,熟语中也有大量山地食物的物象出现。

食尽果作番豆香。吃遍所有果实还是觉得花生是最可口的。

番豆擘mak1壳——还有衣(医)。mak1壳,指剥壳。花生去掉外壳,表面还有一层薄薄的皮。“衣”就是指皮,“衣”和“医”谐音双关,指病未到不治的地步。

黄豆番豆铲三到,豆粒大到爆。如能勤松土、除草、施肥,黄豆、花生定会长得异常饱满。

此外,客家地区还有“半年瓜菜半年粮”的说法,反映了瓜菜也是日常食物的重要补充,旧时客家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菜园,瓜菜也就以常见物象出现在熟语中。

房前屋后,栽瓜种豆;爱脉个菜,手lian44面拿。旧时客家人的房前屋后,都会种一些瓜菜,需要什么菜,随时就可以摘。这是旧时客家人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

门前一条木瓜树,当过一只咸菜瓮。咸菜瓮,腌制咸菜的瓮,当过,比得上。意思门前种了一棵木瓜树,就跟家里有一只咸菜瓮一样方便,可以随时备用。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比喻人各有所爱。

苦瓜口安苦食落肚。苦瓜很苦也是吃入口的。比喻有苦难言。

手捏蕹菜——两头空。蕹菜即空心菜,语义双关,比喻两边不得好。

冬瓜再大也系小菜。冬瓜即南瓜,小菜即青菜。意思是南瓜虽然大但也是属于素菜类的,常用于比喻分量不够。

在对瓜菜的食用中,客家人还有一些独特的理解,如“叮叮tok1,苦瓜捞豆角”,这一熟语在客家民间已被当作歌谣传唱,主要是苦瓜和豆角一起煮,可以久放,不容易馊,符合客家人的实际。“苦脉捞苋菜,食啊命都唔爱,苋菜捞苦脉,食去无去无脉。”客爱人认为苦脉和苋菜一起搭配,口感较滑嫩。

此外,从饮食熟语中也反映出客家人还会上山挖一些野菜,如“莳田莳到立夏时,唔当上山去拗蕨”,意思是早稻若等到立夏再插秧就太迟了,不会有好收成,那就不如上山去挖蕨菜了。

(二)“猪肉焖咸菜,无油无味也爱”

旧时的客家人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平素菜肴均以瓜菜为主,在瓜菜盛产的季节,还会把吃不完瓜菜,甚至是一些菜皮、果皮及菜根须等, 或盐腌制或风干, 以备无时之需,因此旧时的客家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咸菜瓮”。客家人平时偶尔吃点猪肉打打牙祭,也要跟这些咸菜一起搭配,如“猪肉焖咸菜,无油无味亻厓 也爱”,猪肉有油,咸菜有盐,两者搭配连佐料都省了,既是一道荤菜,又比较“耐挷(下饭)”,深受客家人的欢迎。旧时客家人所吃的肉类也比较少,主要是适合山地圈养的家畜家禽如鸡狗猪鸭和鱼等,在这些肉类中,客家人对狗肉表现出了特别的钟爱,如“狗肉滚三滚,神仙企不稳”、“和尚吃狗肉——无面见如来”等,客家山区山风阴邪、水性寒凉, 客家人乐以温性的狗肉滋补身体以抗寒,其实也是对山地的生存环境作出的饮食选择。在这些为数不多的肉类中,客家人还善于去总结动物最佳的食用部位。

烧猪皮,腊鸭颈。烧猪的皮和腊鸭的颈是最好的。

猪前狗后羊掩搒。猪的前腿、狗的后腿、羊的肋骨部位是最好的。

雄头鲩圈鲢肚腩。鳙鱼的头草鱼的身鲢鱼的肚腩部位是最好的。

这些熟语总结的都是肉类食物中肉多且肥、滑的部位,从中也可以反映出,在当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客家人对食物中肉多的部位是情有独钟的,“鸡公髻——外来肉”(比喻额外的收益),连公鸡冠上的那点厚肉,也被客家人所珍视。所以,相比之下,肉少的荤菜是不实用的,如“食老蟹,好名声,好欸名声亏欸肚”,意思是吃螃蟹华而不实,吃不饱肚子。在客家饮食熟语中,除螃蟹外,几乎不见其他海产食物,这也正是客家山地饮食的显著特征。

时至今日,代表客家菜特色的“盐焗鸡”“沙煲狗肉”“红焖肉”和“梅菜扣肉”等都是具有山地特色的家畜家禽,且相对比较肥腻,这种对肉肉的选择喜好明显是与今天的饮食观念相违背的。

二、充满经验和智慧的饮食总结

(一)食适可

温饱一直是客家先民所面临的最严竣的生存问题,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中的客家先民,处于“饥不择食”的状态中,认为“有食有补,无食空心肚”,对食不拣择,但同时也提倡勿过则,在实践中总结了众多与中国传统养生相统一的“食适可”的经验。

若要孩儿安,三分饥和寒。如果想要小孩晚上睡得安稳,就不能吃得太饱和穿得太多。

少食有补,多食有苦。告诫人们吃东西要适可而止。

猪撑大,狗撑坏,人撑猴精怪。撑,拼命吃的意思,猪吃多了能长膘,狗吃多了会生病,人吃多了消化不了。

饭吃八分饱,肠胃好到老。意思是饮食适可而止,对肠胃有好处。

这些熟语都是告诫人吃东西要适可而止,不可暴饮暴食,这种观点是符合现代人的养生观的。对当时温饱都未解决的客家人来说,对“食”的有这种态度似乎很难理解,后面我们也会提到,客家人平时以粗茶淡饭为主,但是在过年过节或招待宾客的时候,却会尽其所有地操办,是难得一次的开荤,这种节日与平日截然不同的饮食反差自然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客家民间就把端午节叫“屙肚节(拉肚子的节日)”。客家人“食适可”的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既是一种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半饥饱生活状态的一种心理安慰。

肚大食不多,命长正食欸饭多。肚子大吃不多,寿命长才吃得多。

有钱难买老来瘦。年老时瘦点身体更健康。

上面的熟语反映的都是不羡慕一时的口福,追求长寿的人生。与“食”相比较,客家人似乎更注重睡眠,如:“吃人参,不如睡五更”、“朝后目,当过四两精猪肉(瘦肉)”、“食肉不如养肉”、“捡田螺唔当(不如)睡目(睡觉)”等,这些熟语反映的都是睡眠比吃更重要,但同时强调,凡事都不能过,如“贪吃贪睡,添病减岁”。此外,还总结了饭后养生的经验,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二)应时而作,应时而食

客家人靠天吃饭,靠山吃山,以务农维生,食物的生产、生长自然就离不开时令节气的影响。

有食无食,嫽到惊蛰;惊蛰一过,落刀要做。无食,没有吃;落刀,比喻下冰雹;意思是惊蛰之前是农闲季节,惊蛰之后,农民就必须大忙起来了。

雷打惊蛰前,米谷会便宜。惊蛰前打雷,会有个丰收年,但粮食便宜。

三伏唔热,五谷唔结。三伏天热一些,太阳猛晒,有利于谷物生长。

八月旱,番薯压担竿断。指的是如果八月天旱,地瓜必定丰收。

上面熟语都反映了在生产力低下的小农经济社会里,客家先民在被动地适应自然的同时,也在利用自然现象来指导自己的农业生产,应时而作。

此外,客家人还总结了食物成熟的时令,并以此命名,如“四月豆(短豆角)”、“八月角(长豆角)”、“三月菜(芥菜)”、“八月瓜(南瓜)”、“三月李(李子)”、“四月桃(小桃子)”等。同时也善于总结食物在不同时令的特点和功效,如:韭菜是“春香夏辣秋苦冬甜”;“五月艾”指的是端午节时期的艾的功效是最好的;“六月个牛眼——白囫”,指的是六月的桂圆虽已很大,但还不成熟;“七月半个鸭欸——唔知死”,客家人常在七月半(中元节)吃子鸭,有清凉解暑之效 ;“八月八,当梨pat5pat5跌,九月九,当梨好蒸酒”,反映的是当梨八月成熟,在九月是最有糖份的,适合蒸酒食用;“十二月个芥菜——伤心”,指十二月份的芥菜,已开花了,菜心就老了。从上述熟语可以看出,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旧时客家人所践行的是传统中医“应时而食”的观点。曾几何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反季节的果蔬受到追捧并大量充斥着市场,当今天人们对这种不顺应自然的饮食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这些体现在熟语中的、凝聚了几代人的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便显得弥足珍贵。

(三)医食同源,药膳同功

客家山多地少,瘴气缭绕,缺医少药,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他们更关注食物在人体引起的反映,善于总结食物在调节人的机体功能方面的的作用,并作为经验教训世代相传。前面也提到,客家人对狗肉情有独钟,有“一黄、二黑、三花、四白”之说,认为黄狗肉质最嫩最好,黑狗次之,花狗又次之,白狗则腥臊味较重。狗肉在客家人心目中,不但美味,而且具有较高的食疗和药用价值,民间有“小狗补肾、中狗补血、老狗去风湿”的说法,而且认为夏天吃狗肉,更能强身健体,驱邪扶正,如“立夏狗,食欸满山走”、“冬至羊,夏至狗”都认为夏至吃狗肉最能祛邪湿,而冬至则适合吃羊肉进补、抵御严寒。早在《本草纲目》里,就对狗肉的药用价值有深刻的认识:“犬性温暖,能治脾胃虚寒之疾。”[2]67同时也认为要辩证地吃,“狗肉扶胜唔扶衰”、“麻风吃狗肉,烂做烂来医”,说的是身体虚弱的人不能吃狗肉,麻风病人吃狗肉,会越来越严重。从今天的医学角度看,狗肉性温,受凉感冒、咳嗽发热、腹泻及高血压等身体不适者都是不适宜吃狗肉的。

此外,客家人也总结了姜的食疗作用,如“敢食三斤姜,敢顶三下枪”,说明姜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但也要结合时令时辰吃才有疗效,“冬食萝卜夏食姜,唔劳医师开药方”、“上床萝卜下床姜”,指的是萝卜适合冬季吃、姜适合夏季吃,而且萝卜要晚上吃,姜要早上吃,如果不注意,会适得其反,如“暗晡食姜,当过食砒霜”,意思是晚上吃姜,容易引起燥热,损伤内脏,相当于吃砒霜。这些都反映了客家人在无意识中实践着我国传统中医里“医食同源”的观点。客家人还认为“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蒜有杀菌、消食的作用;“若要九十九,蜂糖浸烧酒”这一食疗法在民间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一斤番薯三斤屎”用直观的语言总结番薯通便的道理;“饭后一杯茶,饿死卖药侪”,指饭后喝茶有益健康,而“隔夜茶,恶过蛇”,指隔夜茶有毒,不能喝。上述这些对食物的辩证认识,也是与传统中医的观念相符合的。

三、多礼好客的饮食习俗

在中国,饮食与礼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可见,饮食与礼的起源相连,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食”不仅是客家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生存问题,还被赋予了很多伦理化的内涵,这些表现在饮食中的礼仪往往是群体认同的表征。客家人素有“热情好客”的美誉,客来客往,都少不了“食”,“食”是客家人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手段,在一系列的饮食熟语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客家人多礼好客的纯朴民风。

(一)“礼多人不怪”

客家人信奉的是“礼多人不怪”,凡事循规蹈矩,不偏不倚。如果哪天被人指出“冇规矩、无家教”,无论是否属实,都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情。因此,客家人无论是待客还是去做客,都特别注重礼节。平素家里来了客人后,主人泡茶招待是最起码的礼节,如“只爱人情好,食水也口安甜”,给客人端茶时要两只手一起端,说“食杯茶来”,客人会回答“唔茶口安亲”,客气地表达不需要喝茶,也领会到了对方的人情。而且倒茶时不能倒满,七分满即可,客家人认为“酒满敬人,茶满赶人”。客家人招呼客人时礼节多,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同样“下数多”(礼节多),如“做客莫在后,见官莫向前”,在旧时,做客时后到,不但是对主人的不尊重,而且往往位置难找,很是尴尬。吃饭挟菜时要求“一下起,两下止”,不能老挟好吃的菜,要“看菜傍饭(下饭)”,看到菜不多的时候就不能再吃了,要“有食有余”;并且吃饭时要坐好,蹲着吃饭会被说成是“叫化欸”,吃饭时“打碗打筷”、“扁菜”,筷子插在饭中间,嘴巴发出很大的声响,都是一种“无规矩”、“无家教”的行为,传统的客家人对这种行为几乎是不能容忍的,因此大人带小孩去别人家做客时,都会特别强调这些规矩。

客家民间流传着一首《做客》的民谚:“请客唔好请女客,请五十来一百,一话坐桌,莲叶紧佰,一讲家事,扌省 鼻糊壁。”这首民谚非常形象地记录这样一种现象:旧时客家女人在赴宴时,常带上孩子参加,自己舍不得吃,轮到自己挟菜的时候便把菜挟到事先准备好的莲叶里,包回去给家里人吃。

现代人也许会从各种角度对这一行为进行批判,但我们也不得不惊叹客家人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大家都自觉地恪守着一定的礼数,每人轮流挟,不吃的便打包回家。如果不顾礼数,拼命往自己碗里挟,不仅会被旁人数落,也会被别人瞧不起,认为“无下无数(无规矩)”,会被这个社会族群所排斥。

此外,客家人在人际交往中强调的是“礼尚往来”,去他家做客时,如果不带礼物,“打空手”,都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的,一般都会带点“等路”(糖果、糕饼等);同理客人离开时,主人也一定要“回篮子”或“回礼”。

鲫鱼有上,鲤鱼有下。犹言礼上往来。

客家人在人际交往中还强调“将心比心”,对他人不会有太多的非分之想,“自家唔曾养有猪,唔好想望人家扛汤”,意思是自家没有养猪,就不奢望别人给你送猪红汤。旧时客家人杀猪的时候,都会给邻里端上一碗猪红汤,所以当自家没养猪时,也不会想要别人的猪红汤,因为无以回报;“唔食惹猪肉,你就唔食伢咸菜”,意思是我没有吃你的猪肉,你就连我的咸菜都不敢吃了,反映的是客家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安份守己,不希望占别人的便宜。

(二)“主人打帮客”

客家民风淳朴,和睦亲邻, 以人为善,“人情大过天”,认为“过门就是客”,“千差万差,来人唔差”,“出门看天色,入门看面脸色”。家里平素来了客人后,要笑面相迎,最简单的招待是泡茶,若是比较重要的客人,还会拿出“老酒”招待,旧时的客家人,几乎每个家庭都会酿制黄酒,以应不速之客和不时之需,清同治《兴国县志》就记载着“平时宾客偶至,必呼酒留饮”。“壶中无酒难留客”,家酿水酒要备充足,否则就会让客人觉得主人待客缺乏诚意,自然会令其告辞而去。若是“半昼半夜”(快吃饭的时候)来了客人,则会热情挽留其吃饭,如客家童谣《客家妇娘》,其中有句云:“人客来到,细声商量;鸭卵炒粉,咸菜煮汤;若有酒肉,让客先尝;热情款待,面上有光。”待客是否热情,已成为衡量客家妇女的一个重要标准了。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最简单的荤菜就是鸡蛋了,如果直接问客人要不要留下吃饭或“问客治鸡(问客人是否要宰鸡)”,都是虚情假意,无诚意待客的表现。若是做喜事办酒席宴请客人,那就更加隆重了,宰鸡杀鸭是必须的,端上鸡肉时,鸡头方向应指着客人,以示对客人尊敬,要请客人先挟,主人才可以吃。讲究的往往是“十二碗”“ 十四碗”, 都是盛满形粗而量多的鸡、鸭、鱼、肉、汤、蔬菜等等, 非得让客人吃饱有余而后快。因此有“主人打帮客”的说法,意思是宴请客人,主人也可借此美食一餐。可见,客家人平时虽然非常地节省和精打细算,但是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却非常地“好面子”,可以说是大张旗鼓、尽其所能地招待,“客来莫寒酸,客走咸菜汤”,意思是有客人来时不要小家子气,要大方地招待,宁愿在客人走后自己吃咸菜汤,这句熟语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客家人的待客习俗,客家人“热情好客”由此而来。

时至今日,客家人在结婚、生子、乔迁新居的时候,都要宴请四方宾客,似乎只有宾客的到来,才可以把这份喜悦传递出去。有些传统的节日,已失去了节日本身所具有的寓意,而演变成了客家独有的好客节日,如闽西连城、武平的“打醮节”,梅县松源的“做秋”“嫽秋”等。

(三)“胁年胁节”

客家人平时精打细算,粗茶淡饭,一年到头饲养的猪、鸭、鸡等,自己舍不得吃,除了用于宴请宾客外,就是留着在过年过节的时候食用,因此客家有“胁年胁节”的说法。在某种意义上,丰盛的饮食已成为了过节的重要特征。有些客家男人平时人偶尔在外跟朋友以AA制的形式打打牙祭开开荤(客家人叫 “打斗聚”),也被认为是不节俭过日子的表现,因此客家老人常劝年轻人“平时莫钓聚,年节莫孤凄”,即平时不要开小灶,否则年节的时候就拿不出象样的食物了。过年的时候少不了“三牲”(猪、鸡、鱼)、黄酒和各种粄类食品。这些过节的食物首先是拿来祭祀祖先,然后再供人食用。年三十的晚上,合家团聚,有条件的人家都尽可能地多加几道荤菜,荤菜主要是肉,肉菜中除了猪肉外,还必有肉圆(表示“团团圆圆”)和鱼(表示年年有余),除夕的饭不能全吃完,要留“隔年饭”明年吃,表示一年到头,仍有余粮。

人多好办事,肉多好过年。人多事情就办得好,肉类多,过年才能过得像样。

大人望莳田,细人望过年。大人担心生计,盼望着插秧的季节,小孩则盼望着过年,能吃饱吃好。

年到初三四,各人打主意。到年初三、四的时候,年过完了,大家又开始计划着来年的生活了。

年到初五六,无酒又无肉。到年初五、六的时候,家里储备的酒和肉都吃完了。

年到初七八,家家掳粥钵。掳粥钵,用力刮粘煲底粥;到年初七、八的时候,每家每户又回到了喝粥的日子了。

上述熟语辛酸地反映了旧时客家人一年到头似乎就为了过个丰足的年,新年在客家人心目中,就是一个象征,对穷苦人家而言,一年最丰盛的饭菜也就是过年这两三天了,所以只有不懂生活艰辛的小孩才会盼望着过年。而过完年后,客家人一年所储备的酒肉也就几乎没有了,又回到平时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的日子。年初七的时候,客家人会吃“七样菜”,全是青菜混在一起煮的一道菜,其中芹菜、芥菜、葱、蒜、是必须要的,分别寄寓了勤快、有方法、聪明、会划算过日子的美好愿望,其余三种随意搭配就行了。

时至今日,传统的客家人无论身在何方,过年时也会心系故乡,外人可能很不理解客家人千里迢迢赶回家乡只为过年那几天的行为,这其实就是客家人祖祖辈辈沉淀下来的一种情结,一年到头的辛苦就是为了让全家过上一个团圆丰足的大年。

四、知足、务实的饮食人生

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且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或价值体系。[4]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饮食熟语,对“食”的认知与理解也反映着不同族群的人对生活的认知与理解,这蕴含其中的饮食人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求三餐,夜求一宿”

客家山区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客家先民对生活的要求非常简单,没有大多的侈望。“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粗茶淡饭,一生清福”,这是旧时大部分客家人对生活的愿望,在客家“日久他乡变故乡”的辛酸迁徙史中,“寻食”几乎贯穿着整个客家的历史,即使在现在,客家人见面时常用问候语也是“食欸饭无?(吃饭没有?)”,“找工作”也常说成“寻一碗饭食”。客家人认为“食得就是好事”,逢年过节祝福语也常说“食得烧茶热饭来”,祝对方身体健康的意思。在这种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里,客家人也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因而比较随遇而安、乐知天命。

铛铛叮,命注定,食多食少天注定。铛铛叮,象声词。意思是一个人一生是命中注定了的。

穷人唔使多,有两合米会唱歌。合,旧时量米的量筒,两合米即是现在的半斤米。意思是穷人不贪心,很容易知足。

这些都反映了客家人在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内心是比较平和、通达乐观的。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客家人也善于总结,以一种“见惯不怪”的心理去实现自我调解,“一样米谷养出百样人”,说明世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的人“食人饭做鬼事”,讽刺那些做出伤天害理的事的人。“厨下无人莫去钻,朝里无人莫当官”,意思是朝庭里没有人不要去做官,就像厨房里没人不能随便进去一样的道理,奉劝人若没有一定的社会背景不要从政。

(二)“会划会算”

客家先民经过长期迁徙,最后才在贫瘠的山区或丘陵地带落脚,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这种艰苦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客家民系独特的生存模式——吃苦耐劳, 克勤克俭,这也是世界公认的长期沉淀在客家民系中的令客家人最引以为豪的一种优秀品质。

田螺无手无脚会寻食。田螺虽然没有手和脚但还会找食物,意思是只要努力,总是有赚钱糊口乃至成功的办法。

嫽懒骨头食滑嘴。嫽,玩。意思是经常吃喝玩乐会变得好吃懒做。

坐吃山空,口吃山崩。指光是消费而不劳动,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食死老公眠烂席。讽刺那些靠老公供养的懒妇。

不断迁徙生活,物资匮乏的年代,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让客家人深知,勤劳还不一定就有收获,指不定一场自然灾害,一年的辛勤付出便付诸东流。因此,付出努力之余,客家人还教育子孙要居安思危, “有食想到无食时”、“一餐省一口,一年省三斗”, “会划会算”地过日子,是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祖祖辈辈积累沉淀下来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与传统农耕社会的“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客家人对“老鼠唔留隔夜粮”,食光用光、及时行乐的做法是不可容忍的,同时也极不认同通过赊账的方式提前消费,认为“贪赊一角米,去撇半年粮”,意思是提前借贷,哪怕是一两米,利息会更多。

(三)“食就十足,着就九六”

在生存艰难的条件下,客家人整天以干农活为主,秉承着农耕社会务实的饮食态度,“食就十足,着就九六”,认为吃是最划算、最实在的,而衣服是穿给别人看的,没那么实际。对衣着以实用为主,“笑破唔笑补”,对穿着花俏的人,常讥讽其“丑人多作怪”,意思是人丑才会穿得花俏。时至今日,大部分生活在客家地区的客家人对衣着的追求依然是放在其他生活物资之后的,以舒适、实用为主,相对显得朴实本份。客家传统是慎终追远,但更强调的是现世的生存状态,这在熟语中也有所反映。

千跪万拜一炉香,唔当生前一碗汤。意思是死后子孙的千跪万拜,不如生前亲自端上一碗汤,告诫子孙要及时行孝。

还生食四两,当过死后祭猪羊。意思是死后用猪羊祭祀,不如生前吃四两肉实在。

客家人的这种务实,不仅体现在对饮食的认知中,还体现在其行为观念里,客家人不尚浮夸,不言过其行,不居功自傲,常用“半桶水”来讽刺那些喜欢夸夸其谈、好高骛远的人,客家人性格也比较谦虚谨慎,认为“枪打出头鸟”,不愿过于突显个人的能力。

蒸酒酿豆腐,唔敢逞师傅。意思是制作酒和酿豆腐,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师傅。客家人虽然经常酿酒、做豆腐,但因为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所以即使是很有经验的人有时也会弄砸,所以都不敢称自己是师傅。

告化欸打斗四——讲兜来食。意思是乞丐打牙祭,只有讲的份,不可能真吃,讽喻那些悬空妄想、空话连篇的人。

食欸盐比你食欸米多,过欸桥比你走欸路多。常用于告诫年轻人要谦虚,多听听前辈的教诲。

综上所述,客家饮食熟语真实地再现了旧时客家社会浓郁的山地饮食特色,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旧时客家人的生活方式;总结了大量丰富实用的生活经验和养生知识,值得我们进一步地传承和借鉴;饮食熟语中折射出的诸多的待人接物礼节,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在对传统礼数越来越陌生的今天,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去反思和回味;客家传统的勤劳节俭的美德,无疑要结合时代进一步发扬,但其知足、谨慎、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则需要我们辩证地对待吸收。希望通过以上对客家饮食熟语的分析,有益于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人,有益于我们更好地弘扬客家文化和传承客家精神。

[1] 梅州市地方志编委办公室.梅州客家风俗[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92-107.

[2] 王增能.客家饮食文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0-67.

[3] 温昌衍.梅县熟语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1):81-85.

[4] 申小龙.语文的阐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604.

猜你喜欢

熟语狗肉咸菜
梅州咸菜“腌”出大产业
梅州咸菜 “腌”出大产业
咸菜慈姑汤
犬年狗肴十里香(二)
小米游侠记:腌咸菜
浅析熟语认知机制的分类——以中韩熟语为例
狗肉浪子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五十三)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四十七)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