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及对策
2014-04-17赵安珍韩自存
赵安珍,韩自存
(南京林业大学 a.离退休工作处;b.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高校大规模扩招,随之而来的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引发的学业困难、人际交往困难、就业困难及心理问题也显得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切实保证国家制定的各项高校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各高校基本上都建立起一整套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也在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一、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长期以来,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一直是衡量其是否成才的重要标准,高校也不例外。感恩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被提到特别重要的位置。尽管如此,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受到资助后大部分仍表现出感激和幸福,知道要回报,了解自己身上的责任,获得的资助款绝大多数用于必需的生活和学习支出。不可否认,也有少数困难学生不能正视现实,心存不满和埋怨,把经济困难的原因归结于父母的无能,把所获得的资助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辛勤培育不知感激,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资助不知回报,“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甚至毕业后拒不还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感恩意识缺乏,受到社会各界的指责,成为新的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人们对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追逐、社会上各种负面新闻的报道和社会转型期各种价值观不断影响着“90后”大学生,使广大受助学生的理想信念迷失,把来自社会各方的资助看作是“理所当然”,对施恩者不知回报,坦然享受着“福利物品”。
(二)家庭感恩意识培养的缺失
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即便是困难学生,也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父母及他人的付出觉得理所应当。“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对于广大贫困家庭来说,不少家长都单纯地追求孩子成绩好,认为孩子考上大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也是父母晚年的希望,却忽视了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从而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只知索取而不知回报的孩子。
(三)学校感恩教育的不到位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学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业和就业,致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主阵地作用[1]。不少专业教师忙于自己的科研,在教学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充分发挥其教书育人的作用。高校的辅导员理应成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但绝大多数高校辅导员的配备都低于1∶200的比例,致使辅导员整天忙于处理各种事务性的工作,很少有时间真正去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也只是忙于困难学生的认定、助学金的发放、助学贷款的办理等工作,困难学生的心理帮扶、诚信教育、感恩励志教育等工作却做得很少,导致资助和感恩教育不同步,学生缺乏感恩意识。
(四)个人性格缺陷的表现
在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问题中,大部分是不懂得表达感恩[2]。这部分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产生自卑、焦虑、自我封闭等心理,虽对别人的资助心存感激,但由于性格内向、不善表达,也会被误认为缺乏感恩意识。他们往往表现得很敏感,也有很强的自尊心,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接受资助,担心自己会被瞧不起,更不要说主动表达感恩了。更有甚者,他们把自己贫困的原因归结为日益加大的社会贫富差距,进而产生“仇富”心理,把别人对自己的资助看成是一种补偿。
三、加强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及对策
(一)加强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汉语词典》中,感恩被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谢。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3]。虽然古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先训,但在现实生活中,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开始出现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大学生中滋生蔓延,道德缺失、信仰危机给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对受助学生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可以提高社会捐助者的捐助热情和高校实施资助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资助体系的良性循环;可以培养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是帮助其形成健全人格的需要;可以激发他们回报社会、服务他人,是建立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加强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1.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价值观不断充斥着在校大学生,对贫困大学生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特别是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和人们对金钱及个人物质利益的追逐。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政类专业教师,要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感恩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要加强贫困生的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发挥德育的育人功效。
2.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建立感恩教育实践的长效机制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讲座、情景剧、心理咨询等活动,培养贫困生自立自强的精神,让他们懂得回报。在国家助学金发放期间,可以举办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在一年级困难学生中,可以围绕“感恩励志”主题开展演讲比赛;在二、三年级贫困生中,可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毕业班的贫困生中,特别是对申请助学贷款的贫困生,可以围绕诚信教育开展系列活动。目前,各高校都在围绕“如何加大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做积极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充分发挥辅导员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辅导员是国家、地方及高校资助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贫困生的认定、助学金的发放、勤工助学岗位和助学贷款的申请及毕业时贷款的还款确认等工作,都由辅导员完成。辅导员直接面对困难学生,不仅要在物质上帮助他们,更要培养困难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尊、自立、自强精神,这就需要辅导员拿出更多的“爱心、细心、责任心”来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严把贫困生“入口关”,不让“非贫困生”混入贫困生队伍;在助学金的发放过程中,加强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让困难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其次,要引导贫困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对困难学生进行自强自立教育,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解决经济困难。最后,在贫困生助学贷款的申请及毕业还款协议的签署过程中,加强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促使其诚实守信,按时还贷。
4.完善现有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现有的贫困生资助大多是无偿式的,容易使贫困生产生懒惰、依赖心理。由于是无偿获得,有些贫困生拿到助学金后,不懂得珍惜,用助学金来请客或添置高档生活用品,让一些“非贫困生”感到很不公平。于是,一些“非贫困生”也想方设法去制造虚假的困难证明,编造困难情况,企图混进贫困生队伍行列,从而加大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成本。对此,应改变现有的助学金全部无偿发放模式,实现从以助学金为主的无偿资助向以奖学金、勤工助学为主的有偿资助转变[4]。针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可以采取部分少量无偿发放,以解决燃眉之急;将大部分助学金由无偿发放变为有偿资助。可以制订专门针对贫困生的奖学金评定标准,鼓励贫困生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可以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提高薪酬标准,对于工作表现优秀的,还可以发放奖金以示激励;为了帮助毕业班的贫困生顺利就业,可以鼓励他们到用工单位实习,学校同时给予适当补贴,这样既可以克服不劳而获的惰性思想,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5.规范感恩教育的社会实践工作
各高校在贫困生的资助过程中都侧重于困难学生的认定和审核、助学金的发放等事务性的工作,对资助过程中的感恩教育、资助后的权利和义务却没有明确的约束机制。可以发挥社团的作用,积极组织贫困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建立专门的考评制度。如:利用寒暑假,要求困难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为父母做家务,为社会公益事业做义工,并把其是否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作为贫困生获得各项资助的必要条件[5]。
感恩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通力配合。社会应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的力量,大力宣传感恩教育中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应通过对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及精神帮扶,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应与家庭配合,积极引导困难学生,将感恩思想外化为感恩行动,最终实现由助困向自我解困的转变。
[1]黄紫薇,李铭.深化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研究[J].传承,2011,(25):44 -45.
[2]刘向阳,黄芳.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影响、对象与内容[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1):103-106.
[3]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9 -12.
[4]郑节霞.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的思考——从无偿资助转变为有偿资助谈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11.
[5]陈晨.刍议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1,(10):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