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例
2014-04-17张圆
张 圆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1]民族精神在民族延续和国家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新群体。他们能否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民族伟大复兴。
一、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P.33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特色,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并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的总和,是维系国家统一、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固基石。[3]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伟大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特别在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建设自己国家、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4]正是这种精神,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大学生群体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祖国伟大复兴事业的未来。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精神状态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全球化日趋加速的今天,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精神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此同时,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西方普世价值观正从不同的宣传渠道潜移默化的对中国青少年进行渗透,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逐渐呈现出淡化倾向。这主要表现为民族国家意识、爱国情感淡漠,缺乏忧患意识,缺乏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意识,缺乏自主、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励志报国的进取精神,缺乏对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认同,对民族精神的认识和领悟肤浅乃至存在偏差,少数大学生还存在民族虚无主义倾向。[5]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努力把广大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成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而又极为紧迫的任务。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特点及功能
民族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反复捶打凝练出的共同信念和理想。要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就必须深入学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投身到历史的情境中体验民族精神形成的实境。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所说:“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根,忘记历史的民族便是无根的民族,而无根的民族是无法竞存于世界的。”因此,在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中开设一门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历史课,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这一情况,自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出了重要调整,自2007年开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原来的七门(98方案)调整为四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名列其中,对所有高校本科学生开设。对于开设《纲要》课程的目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述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可见,《纲要》课程体现的是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两大主题,在历史的跨度、讲述的角度和教材编排的体例上都有所创新和突破。通过《纲要》的学习,将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路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中央确定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纲要》课由于其课程本身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激发民族理想的主阵地。
1.从教学内容上看,爱国主义贯穿于《纲要》教学的始终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对自己祖国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思想和行为,是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的高度统一。[6]它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但是爱国主义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始终。
从《纲要》(2013年修订版)课程的教学安排上看,跨越了从1840年到2012年3个世纪的近代和现代历史。教材把如此繁多的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是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中篇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和下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2)。
上篇讲述的风云变幻的80年历史,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压迫和掠夺的屈辱历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的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使得大片国土流失,国家主权沦丧,已到了国将不国的崩溃边缘。通过这些史实的讲述,唤起大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使之深刻领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并下定“知耻而后勇”的决心,为历史不再重演,为国家民族复兴而发奋图强。与此同时,这段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仁人志士为了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反抗史、奋斗史。当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受到严重践踏的时候,一次次救亡图存的探索就成为那一时期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在教学的过程中,像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等普通百姓在危亡时刻挺身而出的爱国义举,像在虎门炮台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关天培以及黄海海战中以邓世昌为首的全体致远舰官兵等所表现出的爱国将士顽强抗敌的无畏精神,都是爱国主义一次次具体的体现和升华。痛定思痛之后,对于国家出路的探索,不同阶级和阶层前赴后继的登上历史的舞台,从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太平天国到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洋务运动,从资产阶级的百日维新到革命派的辛亥革命,虽然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这些爱国志士摸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热忱,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中篇所涵盖的30年,主要介绍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是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革命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年轻的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屠刀,依然坚持主义、信念和理想,领导人民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抗争,塑造了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北坡精神”等革命精神。这期间,当整个中华民族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的紧要时刻,全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空前团结,同仇敌忾,为保卫自己的祖国和家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最绚丽华美的爱国主义乐章。通过中篇的学习,大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加深了他们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认同。
下篇是《纲要》教材现代史部分,重点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热情空前的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此时期人们满含着对新中国的热爱,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国家建设贡献才智,在各个领域涌现了许多英雄模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摸索中虽有曲折,但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的旗帜下,直到今天,我们在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其中凝结的“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创业创新”精神等,无不是爱国主义精神在和平时期的全新体现。因此,通过下篇的教学,可以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从教学方法上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发挥大学生在《纲要》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进而提高民族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
长久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给大学生们留下的印象多为道德说教、空谈理论、枯燥无味等,这和以往教学内容的组织编排不合理和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有很大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对于《纲要》课程来说,很多同学还质疑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认为是对初高中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课程的重复。因此,上好《纲要》课程,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尤其是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方面起到主要作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
其一,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如今在高校课堂中,多媒体教学已经相当普及。在《纲要》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现场呈现大量的史料文字、真实的历史图片和生动的视频电影作为教材的补充,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每个篇目开始之前播放政论片《复兴之路》的相应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之前先拥有具象的感性认识,用大量珍贵的音像资料,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珍贵史料,使得在之后的知识点讲述中,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并加深对民族复兴事业的认同。再如,在讲述长征时可以先播放《百年中国》系列资料中,“长征”的简短视频,然后再向同学们展示“飞夺泸定桥”,“血战湘江”及红军在过雪山草地时的一些图片,让大家体会到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和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不畏艰难险阻,坚持真理信念的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最后再插入毛主席的《长征诗一首》,和同学们一起大声朗读,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使大家真正体会到“长征精神”的真谛。这样运用多媒体资源的组合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同学们自觉加深了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其二,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教学,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德育教育基地,把参观实践和书本内容紧密有机的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民情,感知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以南京为例,作为民国故都,在近代史教学实践方面,拥有其他城市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城市上空都会响起凄厉的航空警报声。此时组织学生为大屠杀死难者集体默哀,并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成为很多高校《纲要》实践教学的必修课。这使得同学们对日本帝国主义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有了最直观、最震撼心灵的切身感受,最大程度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深刻的领悟到唯有我辈奋发图强,建设强大国家,才能避免悲剧不再重演的道理,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在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学生在参观革命烈士史料时可以看到,很多早期牺牲的共产党人几乎和他们同岁。这些先烈为了革命理想,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教育同学们应心怀天下,树立崇高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还有像静海寺(《南京条约》签约地)、渡江胜利纪念馆、太平天国纪念馆等都是实践教学的好去处。在亲身感受中,学生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产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民族意识,自觉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其三,热点问题溯源。《纲要》教师在讲述历史时,还应积极和当今一些热点问题相联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在讲述抗日战争遗留问题时,可以和中日“钓鱼岛争端”;安倍政府无视中国人民感情和官方的严正抗议执意参拜靖国神社,并在多个场合发表辱华言论,煽动国际社会和中国周边国家的仇华情绪等热点问题相结合。通过史实的梳理,还原历史问题的真相,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明辨历史是非,理性表达爱国诉求。
综上所述,通过《纲要》的学习,就是要让每个学生能够自觉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在民族精神的鼓舞下,凝聚智慧和力量,统一思想和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 -03/17/c_115055434.htm.
[2]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中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许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8(15).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张万余,杜玉明.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6]王传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培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