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地方基层党组织共建长效机制研究

2014-04-17兰晓晟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支部高校学生基层

兰晓晟

(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绥化 152061)

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其职能,又是其义务和责任。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的鲜活细胞,是开展党建工作的基础平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其作用不可忽视。通过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地方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使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地方基层党组织融为一体,丰富了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内容,扩展了党建工作领域,拓宽了党的活动阵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广大学生党员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经受锻炼提供了广阔舞台。

一、支部共建活动的含义

支部共建活动主要是指学校与地方基层党组织按照事先约定,结为互帮互建对象,并相互间联合开展有关教育管理活动,从而形成两者的工作互动和资源共享,不断促进两者党建水平。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共建活动中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同时也服务了地方,建设了地方文化,进一步推进了创先争优活动,使学生党员在服务地方中接受了教育,更好地发挥党员在地方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以“支部共建”活动为平台,学生党员有了更加广阔的发挥作用的空间,在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过程中,不但其能力才干得到锻炼、党员意识得到加强、党性觉悟得到提高,而且党支部的社会功能也因此得到拓展,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展现和提高。

二、支部共建促进高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高校基层党支部开展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与社会关系极为密切的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内涵进一步向深层次拓展,如何在这一浪潮中认清自身地位、调整策略和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取得新的发展和突破。

2.关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吸收消化科技成果为企业、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是地方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其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人才。高校通过支部共建桥梁与地方紧密联系,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社会服务。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吸收消化科技成果为地方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战略重点,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提高自己的声誉和水平。

3.高校基层党支部开展社会服务是优化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社会和企业在资金、设备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这是高校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高校只有为地方发展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才能获得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体现在为社会所做的具体服务上,这种社会服务有利于学校的生存、改革与发展。

4.通过支部共建活动,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可以发挥多方面、多层次的重要作用。通过这种形式,高校主动服务地方,主动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崇高历史使命。

三、支部共建活动在高校党建中具有重要意义

1.通过支部共建有利于创新学生党支部的活动机制和活力。多年来,高校党支部开展的活动往往局限于支部内部,党支部与外部社会之间往往缺乏长期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从而使支部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相对封闭,影响了支部活动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以“支部共建”活动为载体,学生党支部可以跳出自身狭小空间的束缚,通过与外部社会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更加主动和开放,而且党支部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也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焕发支部建设的生机和活力。

2.通过支部共建有利于促进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合力的形成。开展“支部共建”活动架起了校内外各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之间的桥梁,加强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外部的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必然会不同程度地汇聚到党支部上来。通过与学生党支部开展共建的这些党支部来源广泛、类型不一,他们不但在不同的层面、用不同的方式有力支持了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更通过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切实有效地加强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在更广的范围内促进了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氛围的营造及其合力的形成。

3.通过支部共建有利于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新平台。在共建活动中,党支部不只是单向的受益者,支部中的党员还会发挥自身作用,为共建对象开展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成为主动的施益者,这就是两者开展共建活动的“利益”基础。

四、支部共建长效机制的对策

1.要明确开展共建活动的目的和目标。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不是为了与其共建对象一起象征性地开展几次活动,更不是为了两者之间简单的联谊,而是要以此为载体抓好党支部建设,推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共建双方要力求避免活动的形式化、娱乐化倾向,要紧紧围绕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要求,共同开展好组织生活,进行思想交流、理论学习等相关活动,并确保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提高活动的吸引力。

2.明确活动基本原则。首先,要始终坚持把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支部共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大多数社会群众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具体利益的结合点,注意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利益,不断提高服务能力,让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其次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特色,尊重和支持基层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为共建单位办实事、办好事的有效途径,切实增强服务社会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要充分调动党支部共建的积极性,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理论优势、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共同解决师生关心、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3.要加强对共建活动的领导和指导。要将共建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好,仅仅依靠学生党支部的单方面努力还远远不够。高校党委及其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要切实加强考核和评比,并注意发现并培育共建活动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以点带面,不断推进共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4.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通过健全的制度保障体系,调动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共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以保障党支部共建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共建活动步入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定期组织支部共建理论研究和评比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做法,不断丰富党支部共建理论体系,为高校党支部共建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总之,支部共建作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创新形式,在促进党建资源共享、推进基层党建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也将是今后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理论增长点和实践创新点。“支部共建”活动在实践中必然会存在着一个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因此,需要我们保持一种改革和探索的精神,对其开展过程中产生的不足和问题,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同时,也要通过对其内在运行机制和规律的把握,进一步拓展共建的形式和范围,提高共建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1〕朱勤文.增强高校党支部建设实效性应推进机制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1).

〔2〕崔峰.关于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

〔3〕沈广才.浅谈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03).

〔4〕王越芬,玄凌.新时期高校党支部建设探究 [J].学理论,2010,(10).

〔5〕谭书敏,郭朝辉.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支部高校学生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基层在线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