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初安徽留学教育与安徽教育近代化*

2014-04-17

关键词:安徽留学生教育

王 硕

(安徽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9)

洋务运动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实施西式工业化的运动,在学习西方技术与知识的同时,也打开了教育近代化的大门。自此,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潮流,留学教育日新月异。

一、清末留学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17至18世纪,欧美国家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即将走到尽头,统治者却依旧认为这块自给自足的土地是“天朝上国”。

(一)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成为留学教育兴起的直接动因

19世纪40—60年代,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逼迫晚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之条约。面对坚船利炮,清政府急需一批军事人才和外交人才。由于派遣留学生花费时间短,培养质量高,一批热血青年怀着“冀以留学所得贡献母国,以为海外文明之渡舟焉”[1]的救国之志, “但求归国后能以一张苦口,一支秃笔,从事于社会教育,以为百年树人之计,如是而已”[2]的教育理想,远渡异国。

(二) 西方文化的传入使国内文化观念受到冲击

西方传教士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得在中国传教、办学等特权,将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制度规范等传入中国。据统计,1843—1860年间,传教士在香港、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和上海六城市,出版各种西书434种,是鸦片战争前30多年(138种)的3倍。其中纯属宗教性质的有329种,占总数的78.8%;天文、地理、数学、医学、历史、经济等方面的有105种,占24.2%[3]。一批爱国救亡人士纷纷翻译西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兴办各种新式学堂,在教育上逐渐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改革思想,为留学教育的开展储备了人才。

(三) 科举制度的衰废为留学教育提供了舞台

晚清的科举制度在西方列强侵略迭起之际已弊端重重,传统的高等教育危机加深,尽管近代思想先驱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早已提倡改革科举制度,亦于事无补。1905年,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 300多年的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原本靠读书应举之人的仕途日趋艰难,这也促使他们把目光投向国外。

二、清末民初安徽留学教育的历史演进

中外教育交流,并非近代教育的独子,早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就有法护、法显、义净等走出国门,对中国的文化、教育、语言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末民初安徽留学教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 安徽留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安徽留学教育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为培养外交与军政、船政等实用人才,1872—1875年在容闳、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不懈努力下,120名幼童先后分四次被派往美国。为了使幼童适应美国的学习和生活,政府还专门开设了“上海留美预备学校”。在这四批官派留学生中有四名安徽籍幼童,分别是徽州的詹天佑、休宁的吴敬荣、黟县程大业、怀远的黄祖莲。

为了使留学计划妥善实行,清廷特别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由政府官员负责管理,教授赴美幼童基础英语知识。容闳则利用自己在美国的关系,获得母校老师和校长的帮助,将幼童安置在美国居民家中。但由于当时科举考试仍被认为是“正途”,所以起先国人对于出国留学抱着踟蹰的态度,以致于容闳“亲赴香港,于英政府所涉学校中,遴选少年聪颖而于中西文略有根底者数人,以足其数”[4]。

清廷在幼童出国前,要与家长签订“甘结”书,表明儿童家属自愿送孩子出国留学。资料记载詹天佑的父亲詹洪兴在“甘结”书中写道:“兹有子天佑,情愿远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机艺,回来之日,听从中国差遣,不得在外国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5]

留美幼童年龄小,很快就接受了西方科学技术、社会风俗和价值观。在思想顽固保守官员的攻讦下,1881年奕奏请清廷同意提前撤回留美学生,赴美留学自此功败垂成。之后,船政大臣又提出了留学欧洲的设想,从1877年到1886年,针对各新式学堂中基础较好的青年,共派出留欧学生81名,学习营造、枪炮、轮机等,其中包括皖籍的段祺瑞。

(二) 安徽留学教育的发展阶段

1 留日教育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方时简、潘赞化成为安徽首批官派赴日留学生,第二年金子兰,姚震紧随其后。光绪三十年,安庆农工商事业学堂出资选派5名学生到日本学习工艺。“新政”时期,政府对留学科目的选择、留学经费的筹备更有针对性。比如,清政府学部颁布《各省分任日本官立各高等学校每年收容中国学生经费章程》,规定自光绪三十四年之后的22年中,必须为安徽留日学生支付28万多元日币。安徽巡抚冯煦与藩司筹根据时情将全省分为三等,根据等级增加留学拨款。后来又对出国留学进行奖励,使得留学的人数迅速增长,其中不乏自费和半费留学生。他们就读的学校有早稻田大学、高等师范学校、明治大学、士官学校等,主要攻读法政科、商科、医科、军事科、师范、数理科等实用学科。

2 欧美留学教育 1905—1906年出洋考察宪政大臣端方至美国与耶鲁大学、甘尼路大学、威尔士利大学接洽,回国后欲在江苏、安徽、江西选派男女学生送往这三所学校学习,这批中没有皖籍学生。

清末安徽学生赴欧美留学,分为正取与副取,对学生的留学资格与考试科目有严格的规定,仿照留日签订协议。此次留学中,丁绪贤等6人为正取,年龄在15至20岁之间,身体健康,身家清白;副取学生在12到15岁之间,除了身体和家庭背景要合格,还需参加规定科目的考试。此外,录取学生还要填写志愿书,保证量力读书,不致中途退学。“清末留美学生的人数……约有600 余人,其中皖籍留美学生当不下数十人。留欧学生人数也无全国和分省统计。至于所习科目,在宣统以前,留欧美各国大致相同,有船政、军政、工艺、制造、路矿等。宣统元年以后,中国利用‘庚款’增派留美学生,以十分之八习农、工、商等科,以十分之二习法政、理财、师范诸学。”[6]

(三) 安徽留学教育的调整规范阶段

民国2年(1913 年),安徽省制订《安徽省费派遣留学欧美日本学生规程》,指出留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地方需要的专门人才,在欧美的省费留学生和在日本的省费留学生受安徽省委托的管理机关和安徽省留学生经理员的监察。“五四”运动后,安徽出现赴法勤工俭学的高潮,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由有关人士或省教育厅保送;二是经过考试,成绩合格,被华法教育会所录取。在民国8年至民国9年,安徽共有43人赴法勤工俭学。民国17年8月28日,安徽省政府委员会制订和公布新的《安徽国外省费生规程》及《自费国外留学生奖学金规程》。这一年,安徽省用于资助学生留学的教育经费共计11.44万元,其中资助赴欧美留学生22人,资助赴日本留学生10人,提供12人赴美自费留学奖励金,20人赴法自费留学奖励金。与此同时,教育部颁布了《发给留学证书规程》,作为留学教育的指导文件。至此,安徽留学教育初步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三、清末民初安徽留学生对安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一) 积极办学,设置新式学堂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巡抚邓华熙奏准就原安庆敬敷书院改设全省第一所新式学堂——求是学堂。光绪二十七年九月,清政府诏令各省改书院为各级学堂,在省城的书院改为大学堂。同年10月,安徽巡抚王之春将求是学堂改为安徽大学堂[6]。这是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此后,“安庆地区留学外国第一人”的程小苏,自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回安庆主持怀宁中学堂后,在宣统二年又与刘梧冈在安庆鹭鸶桥原农工局旧址创办私立安徽农工学堂,分设农本科和讲习科。宣统三年,与光明甫共同创办了安徽私立法政专门学堂[7]。另外,他还在南陵、宣城储才等地兴办高等小学、求实小学、瑞安小学,主持新建怀宁中学,被尊为“近代安徽教育奠基人”。

(二) 管理地方学校,服务教育实践

民国初期,不少海外归国的留学生留在中等学校担任领导,为地方教育管理注入新的血液。“民国17年7月30日,经安徽省教育厅长提名,省政府委员会批准,各省立中等学校校长人选如下:一中(安庆)校长李相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二中(休宁)校长许本震,德国野纳大学教育博士;三中(阜阳)校长丁嗣贤,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毕业;二女(芜湖)校长丁彝馨,美国教育硕士;一职(安庆)校长中毛保恒,美国教育硕士,又毕业于福德汽车工业学校;二职(芜湖)校长王应生,日本农大毕业;三职(六安)校长张继,日本蚕丝学校毕业;五职(贵池)校长姚雯,日本农大毕业。”[7]

(三) 介绍和引进西方教育思想和理论方法、制度,培养实用人才

接受了外国教育的留学生,在沐浴了西方文化之后也将先进的思想观念带回家乡。

“屏绝万事,专治哲学,中西兼治”的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读期间,深受约翰·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胡适鼓励学生既要刻苦学习,又要重视丰富课余生活;要求学生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和良好的品质,更好地服务社会。他还明确提到学生要具有能力、智力、感情三方面的素质,积极倡导和宣传新学制,“新学制的特别长处,在于它的弹性。……学校的种类加多了,中等学校的种类更多了,使各地方可以按照个地方的需要与能力,兴办相当的学校。职业教育多至六种以上,年限有一年至六年的不同,内容有完全职业的与由普通而渐趋职业的两大类”(胡适,《对于新学制的感想》,载《新教育》1922年第二期)。

被毛泽东和宋庆龄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 的陶行知,也曾师从杜威。他比较早地关注乡村教育和平民教育,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陶行知一生办过不同类型的学校,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推动平民教育运动,著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等作品,一生践行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当然,归国的安徽留学生远不止胡适与陶行知,他们奔赴在全国的各个角落和行业。在教育上,除了直接参与教育教学管理,还兴办报纸,编译新书,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冲击传统教育,促进近代教育在中国生根发芽。

四、总结

教育近代化是一个不断学习西方,改造传统教育理论、方法、制度的过程,它离不开充分的教育交往。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交往方式,对中国教育近代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卫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 胡适.藏晖室札记:卷五[M].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39.

[3]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 容闳.西学东渐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5] 徐启恒,李希泌.詹天佑和中国铁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6]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教育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7]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外事侨务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安徽留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