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2014-04-17颜晶
颜 晶
(泗水县金庄小学,山东泗水,273201)
人人都希望生活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生也是如此。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才是课堂的正常状态。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更有甚者,有的学校的校规校训有意压制学生活泼的天性,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变得规矩听话,致使学生对学校和学习产生畏惧和厌烦情绪。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其意是说,教育是对人生命的建构,是激发人的良知、鼓舞人的情绪的活动,而不是简单地把人当作知识和理性材料的存储器。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艺术,它接近生活,包罗万象,既是生活的总结,又是知识的传授。每篇都文章饱含生活哲理,华丽的辞藻和风格各异的语言使人如身临其境,回味无穷。可是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一直处于“鸡肋”的尴尬地位,学生对语文课普遍不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学习语文呢?
一、微笑,让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
一张真诚微笑的脸总是给人愉快的感觉,教师的笑脸是形成快乐课堂的基础。微笑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接受心境,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学生深受教师情绪的影响,一个严肃的教师并不一定面部表情刻板,如果教师的表情过于刻板严肃,学生会感到压抑,自然会产生厌烦情绪,这必然会影响听课效果。相反,课堂上教师面带微笑,平易近人,就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爱屋及乌”,学生对教师讲述的内容也会产生兴趣。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可以将这句话套用在教学中,即课堂不缺少乐趣,而是缺少开发乐趣的手段。教师首先必须承认没有愚笨的孩子,只是他们的潜力尚未发挥出来。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快乐,教师就必须传递快乐,正确评价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又获得快乐。
二、信任,是开启学生自信心的钥匙
传统教学观认为儿童之所以要接受教育,是因为他们懵懂无知;而师道要有“尊严”,“严”即代表严肃。现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探索者加以对待,而教师只是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者。这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告诫我们:“学生学习任何科目,绝不是向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其实,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意境美妙的作品,读起来朗朗上口。面对这类文章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诵读关键段落,从中体验自信带来的乐趣,并对学生的问题认真解答。众所周知,好奇是儿童天性,尤其是对陌生的事物更是如此。一旦学生有疑问,教师一定要耐心倾听学生的疑问,帮助启发学生,鼓励他们寻找答案,让他们在探索中找到自信,体验乐趣。下面以《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来体现信任带给学生的乐趣。
师:黄山奇石真是妙不可言,一会儿像公鸡,一会儿像老人,惟妙惟肖的。
生:石头像公鸡,但为什么强调是金鸡呢?
生:老人手拉手,笑眯眯地走来,石头会有表情?
师:同学们非常善于发现问题,仔细找找,书中有没有答案呢?
学生再读课文,举手回答:清晨,阳光照在石头上……所以是“金鸡”啊!
师:说得很好。
一问一答之间虽无特别之处,但教师的鼓励却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学生更深入地进入课文,读出声音的美和画面的意境之美。
课堂始终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既是“问题”的发现者,也是解决者。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激活学生的头脑,放开学生的手脚,把学生提出问题视作学生的聪明才智。因此,不要怕学生提出问题,相反要鼓励学生自己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学生中思维敏捷者比比皆是,课堂上教师经常能听到别出心裁的发言:“《掩耳盗铃》的作者不动脑子,盗铃的人两只手捂起耳朵,怎么盗铃呢?”“乌鸦喝水可以用嘴衔起瓶子,脖子一仰就喝到水了。”“如果青蛙确实坐在井里,它看到的天空就真的是井口大,小鸟说青蛙错了,它就应该下去看看。”这些问题看似幼稚,实际上包含着孩子的智慧。
三、多元评价,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性
评价没有统一标准,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评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只有多元评价才能实现对一个学生的综合评价,也才是最客观的评价。如:一位同学,平时自卑胆小,成绩一般,偶然因为在课堂上说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典故,得到师生称赞,这件事竟然激发出了他学习语文的极大兴趣。
对于学生问题,教师都要给出积极的回应,学生作业也是如此。教师在学生作业的后面根据作业情况回应一首小诗,或把资料改成“名片”,或把故事说成一则漫画,或把语文作业布置成“美术作业”“音乐作业”“自然作业”,这本身就是创造,学生有权力享受自己创造的乐趣。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应该给学生带来充盈而快乐的享受。让快乐充满每个语文教学的环节,使学生享受语文,享受课堂。
[1] 高云峰.也说“快乐教学”中的“快乐”[J].中小学管理,2001(6).
[2] 王锐鹏.以生为本 快乐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7).
[3] 韦力.向快乐出发——张发和他的快乐教学[J].广西教育,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