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小学生自保能力,让祖国花朵健康成长
2014-04-16吴敏刘文亮
吴敏 刘文亮
摘 要: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增强小学生自保能力,让祖国花朵健康成长。通过简述增强小学生自保能力的意义,结合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增强小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安全教育;突发事件;自我保护能力
一、增强小学生自保能力的意义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增强小学生自保能力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生活中我们常常遇见许多突发事件,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知识和自保能力,将会造成很多不可预见的灾难性后果。小学生在校内校外都可能会遇到许多突發事件,所以对小学生实施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二、增强小学生自保能力的措施
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增强小学生自保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小学生在校园内外可能遭遇的突发事件,根据不同情况,实施安全教育。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我提出以下几点增强小学生自保能力的措施。
1.召开安全教育讲座
学校要分析学生可能遭遇的突发事件,然后选择其中比较重点的事件,召开安全教育讲座。比如说,学校可以以地震为主题,以班级或者全校为单位,召开地震安全知识讲座,邀请地震专家或者教师为学生们宣讲地震知识,宣传地震中如何选择逃生路线或者如何躲在安全地方等待救援,帮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地震知识,让他们明确知道面对危险时要如何保护自己。
2.实行安全演习
学校开展安全教育讲座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的理论知识,但是光有理论知识是不足以保护自己的。所以学校还要定期举行校内的安全演习,通过实际演习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逃生过程,体验面对突发事件时要以正确的流程和方式实施自我保护。比如说,学校可以实行防火安全演练,在校内设置逃生路线,引导学生用湿毛巾或者袖子掩住口鼻后,往安全出口有序撤退。
3.举办安全知识竞赛
为了增加小学生对安全知识的了解,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学校可以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先在校内宣讲安全知识,开展安全周活动,让学生对安全知识有一定了解,然后举办安全知识竞赛,以班级为单位鼓励学生参加。竞赛考查学生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和实施安全动作的标准程度,最后票选出最优队伍。
增强小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能力是保证小学生在可能遭遇危险的情况下实现自我保护的关键,是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在校普及安全教育知识,通过安全演习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实验小学)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