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作文教学“三味” 创作文个性“乐园”

2014-04-16郭秋华

新课程·小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三味学会作文

郭秋华

在作文教学中,总是伴随着综合实践性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探讨、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作文真正注入活水源头。因而,我觉得作文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三味”。

一味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观察能力

写作的灵感在哪?在生活、在实践活动中。这就需要学生多实践、多观察、多体验,从生活积累中获取写作的源泉。学生并不是缺乏生活体验,但为什么写作的时候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呢?我认为关键是学生观察不得法。常言说:万事留心皆学问。一开始,学生可能想观察,但不知道怎样去观察。这时,教师就必须教給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学生掌握了观察方法还不一定形成能力,因为他还不一定形成习惯,只有让观察方法变成一种观察习惯才能转化为一种能力。因而教师如果光讲观察方法而不让学生亲身去实践,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利用综合实践课,让学生走进生活的大课堂中去感受,这样学生的写作才会有滋有味。

二味是要让学生学会一种“内观察”

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有意识地观察,就会生成并记忆多种表象,为“内观察”准备充足的材料。“内观察”是一种写作运思的过程,是作者从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表象,在一定写作目的的指导下,在想象中按一定的行文规则自由流动的过程。“内观察”说白了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对生活的感悟思考。写作之前,对自身所处的世界、对身边的小事,在头脑中来个“放电影”,从回忆中揣摩、玩味人生的真滋味,写出带有自己感悟的东西。

三味是将学生“说”“写”“评”三者结合,让学生享受写作的乐趣

在课堂作文教学中,可设立口头作文课,先教会学生说话,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再教会学生写作,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最后,组织学生或自评或互评,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个性化特征的载体,其好处是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在此基础上,学生写作就会得心应手。有人说,评改作文应该是教师的事,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岂不是在偷懒吗?其实,只要大家想想,要提高作文水平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学生写作完成后,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教师倒是学会了批改,试问学生学会了吗?学生自己不会修改作文,其能力能快速提高吗?

目前,作文教学研究可谓百花齐放,什么“情境作文”“快速作文”等,我觉得首先是要学生有东西可写,再就是要学生有兴趣写。因而作文教学应从这些方面下功夫,才能开创写作的“乐园”。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康市赞贤小学)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三味学会作文
学会分享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体现“三味”
酝酿语文“三味” 打造特色课堂
鲁迅的“三味”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