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研究
2014-04-16马德鹏
马德鹏
摘 要: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新课标;兴趣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美术教育在完善人格、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的巨大优势作用;此外,美育列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政策更是将美术教育推到了崭新的发展高度。这都要求,新形势下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化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认真展开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尊重学生实际认知特征的基础之上,以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呈现具体的教学内容,以便学生在充分感知美术独特魅力的同时最大限度上调动其自身的学习兴趣。”
我将新课标的这一理念灵活运用到了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例如,在教学《我们身边的线条》这部分知识时,我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身边的物体进行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的活动。如此,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感知线条的兴趣,而且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通过上述活动还促使学生加深了对于各种线条的认识,这对于培养他们体验美、感知美的综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帮助。
二、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提倡学生通过系统而专业的美术知识学习,“认识到文化的丰富性以及差异性,树立多元化的美术价值观念”。
在教学“第一课 外国美术作品欣赏”这部分知识时,除了向学生讲解外国美术作品的绘画及欣赏技巧之外,我还向他们讲解有关这些外国美术作品创作背景、主旨内涵等内容,促使他们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能对包括外国历史、人文风情等在内的外来文化多一些认识与理解;在教学“第六课 中国画树和山石的组合”这部分知识时,除了向学生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基础绘画技巧之外,我还会向他们讲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增强其民族荣誉感以及自豪感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加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不仅仅只是单一的绘画技巧,他们收获更多的是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读新课标的诸多先进理念,并以其为指导展开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相信,如此才能有效推动小学美术教育的更好发展,进而为小学生美术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更好发展与进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喀拉托海乡寄宿制中心小学)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