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念培养:让孩子走进数据分析的时代

2014-04-16黄益铮

新课程·小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数据分析小学数学

黄益铮

摘 要:就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据分析;观念培养

当前,我们的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竞争越发激烈,就会面临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信息和技术在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数据就成为人类非常关注的信息。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再一次明确提出要使学生“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经历前,学生在大脑中首先应具备数据分析观念,虽然从2002年到2011年,学生“统计观念”(原课程标准)的培养问题得到重视,但社会的飞速发展远远超过了孩子的接受速度,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学还没有跟上纷繁复杂又高速运转的社会。

生活已先于数学课程将数据分析观念搬到了学生面前,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刻不容缓。为了能更好地对“数据分析观念”进行整体把握和研究,我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了认真的解读。从标准的解读中可以看出,数据分析是统计教学内容的核心。数据分析观念反映的都是由一组数据所引发的想法、所推测到的可能结果、自觉地想到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有关的问题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生活,让学生“敏锐”起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而生活中有很多数据,如书籍、报纸杂志、電视广播、互联网等,身边都会给我们提供各种数据。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创设了学生最喜欢、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六一”儿童节文艺会演为例题:要从我们班20名女学生中挑选10名学生参加集体舞表演,你认为怎样选最合适?这一下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不但把学生以往学习的平均数、中位数知识复习了,同时也让学生带着兴奋的心情进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我们教师应从学生身边的事中寻找统计内容,并在学生感兴趣的事中提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欲望,最后结合学习任务,发掘统计内容,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二、经历过程,让学生“灵活”起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都提到:让学生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数据分析观念的建立要人们亲身经历。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适合学生学习的素材,让学生充分活动,操作交流,解决问题。

三、反馈问题,让学生“深沉”起来

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数据,给了我们很多信息,随便打开一份报纸,数据、图表比比皆是,可这些信息真实吗?可信吗?我们应该教育学生要有所挑选,选择有用的信息,还要教育学生要保持理智的心态来思考,合理地质疑数据的来源、收集的方法及呈现方式。

我们首先要读懂这些数据,理解这些信息。如,出示两个公司的招聘广告,甲公司月薪2000~6000元,乙公司月薪3000~5000元,你觉得哪一个公司好?再如,出示一商场中两种不同品牌的液晶电视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让学生分析哪个品牌比较受欢迎,商家怎样进货最好,读懂后也要进行合理质疑,如果价格不一样,受欢迎的品牌利润低,另一个品牌虽然销量没有它高,但利润很高,那就另当别论了。又如,超市搞活动,甲超市全场商品八五折,乙超市满200送50,哪个商场便宜?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思考得更为全面,并让学生注意质疑,从而进行合理地选择与评价。

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需要人们亲身的经历,所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说明问题的统计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亲身经历过程,并合理地质疑与评价,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让我们的孩子都能走进数据分析的时代。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中心小学)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数据分析小学数学
我校如何利用体育大课间活动解决男生引体向上这个薄弱环节
Excel电子表格在财务日常工作中的应用
浅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市场营销策略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基于读者到馆行为数据分析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优化建议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