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张扬个性

2014-04-16陈爱香

新课程·小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个性习作小学语文

陈爱香

摘 要:就如何引导学生在习作教学中张扬个性,写出个性化作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习作;个性;小学语文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个性是个体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特殊品质。作文教学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放飞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习作中充分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

一、开拓自由的写作空间

鲁迅先生说过: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学生的习作是否有创意、有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知识的积累和对生活的感悟。因此,开拓写作空间是决定学生在习作中张扬个性的重要基础。

1.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

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激起写作欲望。如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中玩赏,在玩赏中观察,从中获得感性真知,学习景物描写并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我市熙春公园每年都举办菊花展,我就抓住这个有利条件,带领学生去参观菊展,引导学生写出具有独特感受的赏菊习作。下面是一位学生以“观菊”为题写的一篇习作中的片段:

最引人注目的要算造型菊了……我正欣赏得入神时,传来了同学的呼唤:“看‘龙去啰!”我们又一窝蜂似的朝那边跑去,一条造型逼真的“龙”呈现在我眼前,这条“龙”是由数十盆黄菊花组成的,盘缠在架子上。我想,这条“龙”不正象征着我们的祖国在腾飞吗?这时我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所陶醉,仿佛自己也穿上了黄色的衣裳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菊花了。

2.走进书籍,走进网络

现在的社会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学生感受最深,写起来得心应手的虽然是亲身体验的直接生活,但我们知道,电视、网络、书籍等媒体对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体验。

学习《詹天佑》和“初识鲁迅”这组课文后,请学生以“我心中的詹天佑”“走近鲁迅”为题进行习作训练,如果仅以课文作为背景资料,显然是不够的。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收集相关材料,然后再动笔,这样学生习作思路就开阔多了。

二、唤醒沉睡的习作潜能

唤醒沉睡的潜能,是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张扬个性的重要保

证,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习作是表现自我的需要,是相互交流的需要,是梦想放飞的需要。

1.創设展现个性的环境

张扬个性,就要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充分显露自己思想意识和个性特点的习作环境。创设一个能够让学生展现个性的环境,能触动他们的心灵,激活他们的表达欲望。

记得有一次习作课,我带学生到大自然中找自己喜欢的一种树。走出校园,学生们就像出笼的小鸟,在树林中、小河边,飞过来,飞过去。学生不断地向我讲自己的发现和想法:“老师,我看到粉红的桃花了……”“老师,你快闻一闻这片叶子!”“老师……”此刻,我感到学生的心灵之门正向我敞开。我对学生说:“那么,同学们就说一说自己心中的树吧。”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地赞美自己喜欢的树。

2.鼓励说真话,抒发个性

说真话,说实话,抒真情,这是习作的基本要求,是小学生习作的生命。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习作方式,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闻、见解和思想。

有一年班级里很多同学都养蚕,我决定以此进行习作训练。一天上课,我特意买了几条蚕带到课堂上和学生讨论起“养蚕经”来。当我问到学生为什么要养蚕时,有的说“培养观察能力”,有的说“好玩”,还有一个学生反问我:“老师,你为什么要养蚕?”我就明确地告诉学生:“老师小的时候没有完整地养过一批蚕,现在我想和你们一起补上这堂课,多学点知识。”我坦率的回答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成了他们的“蚕友”,我就顺势要求学生养完蚕后每人交一篇习作。习作收上来了,有的从珍爱生命角度去立意;有的从养蚕的乐趣去写;也有的学生宣言不善养蚕……

三、独辟蹊径,倡导个性化的表达

独辟蹊径,要求学生尽量克服“千人一面,万人一词”,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1.培养个性语言

比如说,同样是选择作文题目,别人用了《家乡变化大》《我可爱的家乡》,你用《请到我的家乡来》《一笔写不完家乡美》……,用的措辞变了,亲切感就增加了,题目的新意自然也就出来了。同样是描写“鞋子烂了,脚拇指出来了”这种情景,别人开门见山:脚拇指全露在了外面,你转个弯弯,这样写:一对大脚拇指居然冲破“阻拦”,独个儿钻了出来!描写的方法变了,生命力就凸现了,句子的新意自然也就出来了,这就是个性语言。

2.培养个性情感

有一次,我指导半命题作文,我先出示了题目《我是……》,然后作了自我介绍:“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爱好广泛……那么你呢?”学生顺理成章地想到了习作“介绍自己”,他们的回答自然也是水到渠成。这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都知道孙悟空有七十二变,我也有一变,你们信吗?”学生都微笑着摇头,目光中充满了好奇,“我是一棵梧桐树,我生活在一条小溪边……”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我的自我介绍,把学生带入一个想象的世界。学生用目光告诉我他们喜欢这富有创造性的表达。于是,学生踊跃发言。这样一来,学生的思想闸门立刻打开了,他们的发言也丰富起来;有的倾诉了“自己”被砍伐的遭遇;有的想象了“自己”童话般的经历……普普通通的树被学生们赋予了新的生命,也体现出学生的个性

情感。

(作者单位 福建省邵武市熙春小学)

编辑 刘青梅

猜你喜欢

个性习作小学语文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