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

2014-04-16唐永玲

新课程·小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问题策略教学

唐永玲

摘 要:解决问题需要策略,有些教师的课堂中往往只关注了策略使用的外在形式,缺失了对策略形成的亲身经历与感悟,缺失了策略使用价值的体验,从而也就没有了运用策略的主动性。

关键词:问题;策略;教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计策与谋略,具体表现为对解决问题方法、手段的思考與选择运用。解决问题需要有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又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形成并积累的。

一、在情境中激活需求

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该策略,有没有需求?在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一课,列表整理信息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所以学生没有整理信息的需求,也很难想到用列表来整理信息。而对于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列表整理信息的策略,因为在数学学习中由于图文题信息比较凌乱,不便于观察,以后学习中还会碰到有更多信息的数学问题,不便于数量关系的分析,给中下等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些障碍,为了帮助学生清楚地明白题目的意思,迅速地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有必要把图文题中的信息加以整理。但是教材中给出的问题情境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很快就能列式解答出来,没有整理信息的需求。学生没有内在需求,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列学习活动中去,认为自己已经能把问题解决了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去整理信息呢,学生反而觉得是多此一举。

二、在过程中生成策略

数学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而是要让学生在问题中思

考、在思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同步增长。

本节课中学生产生了“整理”题目中条件和问题的欲望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怎样整理?怎样整理才能做到简洁?把这样的“大问题”放下去让学生去思考、探索。紧接着教师处理学生资源,经过两次资源的对比,寻找到删除无关紧要的文字、留下数学信息的整理方法,从而自然地得出列表整理信息。这样的教学,学生经历了从复杂到简单,由无形整理到有形整理的过程。

三、在比较中感悟价值

方法可以在传递中习得,但策略却不能从外部直接输入,只

能在方法的实施中感悟获得。课中,当每个学生都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整理好的表格与情境图作比较,感觉表格非常清楚,有条理;在用整理好的表格解决问题时,可以横着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竖着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学生真正地体验到了列表整理信息的好处,体会列表整理信息对解决问题所起的作用。

四、在运用中形成策略

本着习题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丰富学习经验的目的,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要创设使用策略的情境,引导学生能主动地运用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策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运用策略解决问题,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一次感受到策略是有用的,愿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主动运用这一策略,并获得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五、在反思中提升策略

当学生经历了一系列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之后,有必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思考:今天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都是先做了什么?怎样整理信息呢?(删去一些文字,简洁地整理条件和问题)你觉得列表整理信息的策略有用吗?有什么好处?在什么情况下要运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信息?你对用这种策略解决问题还有哪些认识?这是对运用策略解决问题价值的再认识,超越了具体问题的解法和结论,指向策略的形成,提升学生对列表整理信息策略的体会和感悟。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问题策略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