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2014-04-16曹刚
曹刚
摘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主体性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就是说,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强调问题解决,鼓励学生发挥自主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从强调问题解决,鼓励学生发挥自主能力方面入手,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大大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装饰个人博客》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因为在上节课已经让每个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进行装饰,并将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如:有学生提出:我想换后面的背景应该在哪里设置?还有同学说:必须要填写个人资料吗?还有同学说:我能不能一次上传多张照片?等等,这样的教学不仅可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当然,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可还有助于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也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
二、鼓励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部分教师心里总认为小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课堂上基本呈现都是教师教,学生简单地学的模式,使学生根本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要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要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教学《收发电子邮件》时,我就选择自主学习模式,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发邮件,这样不仅可降低课堂的枯燥,而且,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营造良好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自学习惯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简单的说,处在良好环境的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关键环节,也是必要环节。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李建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2(30).
(作者單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界集中心小学)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