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

2014-04-16杨开林

新课程·小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小学数学

杨开林

摘 要:在课堂上,不但能使学生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潜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为此,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教师讲解的习惯

在改进教学模式后,学生也敢于发表自身的观点,尽管这有利于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可是却难以使学生认真地倾听教师的讲解与分析。在教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只要学生有所开窍就会自言自语,倘若教师制止学生,那么就可能激起学生的不满,这不利于学生真正地搞懂教师所讲解的一些难点和重点内容。为此,教师要想使学生认真地听讲完整的内容,就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启发学生积极、认真地倾听教师的讲解和其他同学的观点,只有如此,才可以使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激发学生的思维

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小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往往会由于思维定式而出错。比如,80÷(40+20)=(80÷40)+(80÷20)=2+4=6,对这个错题进行分析,这道题目出错的原因是搞错了计算的先后顺序,正确的解法是:

应當首先计算出40+20,再计算出80÷60。错误的解题方式是受到了乘法分配律思维定式的负面影响,计算的过程是比较单调和乏味的,并且有着一定的规律,因为学生日常的练习比较多,学生的自信也比较高,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常常拿笔就写,却不看好题目。为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务必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进而使学生正确地计算。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完成作业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应当激励学生在学习完一项内容后,自身进行独立的思考。即使是在做题的时候,碰到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也应当尽可能地去独立思考与解决。教师应当使学生明确自己独立解答出来的问题,即使不正确,也是值得赞赏和肯定的。倘若不独立地思考,抄袭别人的劳动成果,即使做得再准确也是可耻的,进而让学生意识到独立思考与完成作业的价值,最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完成作业的习惯。

综上所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学生长时间的学习中慢慢形成的。为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在讲解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朱雅晶.浅析如何培养良好的小学数学学习习惯[J].小学教学参考,2011(24).

(作者单位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分水镇终南小学)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培养小学数学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