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路运输现状与发展研究
2014-04-16王平
□王平
河南省水路运输现状与发展研究
□王平
水路运输;比较优势;市场调控;航运人才;培养体系;体制创新;河南省
水路运输是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能耗少、投资省、占地少、成本低等独特优势。通过贯彻落实河南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河南省把加快水运发展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大了对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深化水运投融资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涡河二期、沱浍河、沙颍河周口段和漯河段等航运开发建设;启动淮河淮息段、沙颍河周口至省界航道升级改造和沙河漯河至平顶山段、洪河等航运开发工程前期工作。2012年,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积极推进河南省水上交通应急搜救中心项目建设,水运能力进一步提高。2012年全省保有各类营业运输船舶5 121艘,载重量525万吨,203万千瓦功率,同比分别增长3%、16%和42%,全省运力增长16%。自2011年实现了沙颍河周口以下通江达海后,全省港口吞吐量由过去一年不到20吨在2012年猛增至470万吨。2012年度全省共完成货运量7 704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484亿吨公里,分别为上年同期的118%和121%,充分显示了水运在大宗散装货物运输上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逐步开展,水路运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加强水路运输市场监督管理,规范从业者经营行为,维护水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经营者合法权益,进一步促进水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交通运输部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内河运输的指导性文件,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作为水运管理岗位的一名管理人员,如何在新形势、新要求下理清发展内河运输的思路,抓住重点,提高全行业经营管理水平,为领导当好参谋,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讨。
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国内水路运输管理规定》、《国内水路运输服务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一个条例、两个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国内水路运输管理规定》、《国内水路运输服务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一个条例、两个规定”)的颁布施行,是我国水路运输行业的一件大事,也是水运法治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对于促进水运行业管理转型,推动水运行业科学、安全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为此,要加大“一个条例、两个规定”的学习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关心、支持水路运输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各级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做好行业监管、市场规范和服务提升等各项工作,推动水运事业健康平稳发展。水路运输经营者要依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加快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推进水路运输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二、明确内河航运的发展方向
在新时期,河南省水运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交通运输部确定了“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转变水运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国家运用经济、技术政策等措施,支持和鼓励水路运输经营者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水路运输行业结构调整;支持和鼓励水路运输经营者采用先进适用的水路运输设备和技术,保障运输安全,促进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三、制约水路运输发展的因素
水路运输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河南省南阳市从事省际间水路运输的企业有11家,航运企业数量少,经营规模小,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经济普查资料表明,南阳市现存省际间水路运输企业少、个体户多;企业规模小,户均资产仅640万元、户均主营业收入31万元,资产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8家,占72.72%。大多数水路运输企业技术装备仍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经营粗放,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发展后劲不足;标准船型和节能环保型船舶比重偏小;部分货类运输市场供求失衡,特别是普通货船运力严重过剩。
2.竞争秩序有待规范,整体盈利水平较低,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落后和单一
一方面,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不少企业缺乏货源组织环节,拿不到第一手货源,经货物代理层层盘剥,在争取货源方面不是以服务质量进行竞争,而是单纯依靠打价格战,局部市场存在恶性竞争;部分企业在建造船舶时违规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设备和材料,不仅构成了安全隐患,还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运输服务。在运输过程中,部分企业难以保证在预定时间运达货物,并存在经常违反运输合同、对客户的响应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运输行业的整体发展。大部分水路运输企业效益不佳,盈利能力低。
3.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行业历史发展的原因,南阳市技术船员普遍紧缺,许多船员是“子承父业”,受教育程度较低,高等级船员数量很少,船员队伍不稳定、流动频繁,限制了航运业的发展。企业规模小,盈利差,无法吸纳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多数企业管理人员属原集体航运企业离退休人员,年龄偏大,靠老经验管理企业,未经专业培训,缺乏创新意识,业务技能较差,不适应现代水路运输经营与安全管理的需要。
4.市场主体诚信度不高
部分企业合法经营和安全意识淡薄,忽视经营资质的有效维持,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对安全心存侥幸;部分企业弄虚作假,部分企业船舶“管理缺位”、“代而不管”、“代而不让管”的现象突出。
5.市场调控、监管手段不强
运输管理法规体系亟待补充完善;信息化建设标准不统一,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运输市场供求评估体系还没有建立;调控监管的政策性、经济性手段不足。
6.安全管理水平低,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能真正落实到位
一些企业的安全标准意识淡漠,企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不高、安全生产设备设施薄弱、安全生产管理不力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四、发展水路运输的建议
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水路运输的科学发展,需要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行业结构调整,着力解决行业发展难题。笔者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重数量发展向重质量发展转移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民营化为方向,运用市场、经济、行政手段,多管齐下,推进企业间资源整合,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提高运输效率,提升行业运输服务能力。优化经营主体结构,以促进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方向,清理未实际经营的企业,整顿经营资质不能有效维持的企业;限制落后企业扩张,扶持实力强、信誉优的企业发展;鼓励企业采取收购、并购、参股等方式实行资源整合。争取形成技术装备先进、安全高效适应能力强的船舶运输体系。
2.改善政府管理和服务,搭建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全面推进《河南省水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工作,逐步实现省、市运政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以水路运输行业年度核查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运政系统水运企业和运输船舶数据库,加强与交通运输部全国水运企业、船舶数据信息平台的对接,实现水运企业、运输船舶各种证书的网上办理,为航务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服务。
3.建立航运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航运人才储备,提高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定期组织开展船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培训,要以科技为支撑,提升水运科技水平,引进科技人才,壮大科技队伍,不断提升企业管理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要针对未来水路运输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从3个方面加强人才培育。一是培养宏观管理层次人才,如行业管理部门制定政策、规划人才,包括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人才,以提高政府的行业管理水平;二是培养水路运输企业管理人才,这是提高水路运输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三是提高员工素质,培养方法多样化,可以是高校培养,企业、高校联合办学,也可以是委托办学,将高层次的水路运输人才教育制度和多元化的水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有关高等院校也要适应水路运输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水路运输业现代化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4.强化市场监管,营造诚信环境
水路运输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全行业的市场诚信管理机制,建立经营者诚信管理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告监督检查情况。树立诚信标杆企业,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改进市场监管手段,促进市场经营主体自律,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
5.坚持立法与执法并重,执法与监督并举,清除体制障碍,进行体制创新
通过政府协调、行业分工、科学管理、服务为民的运行体制,有效解决“九龙治水”现象,通过深化水运管理内部改革,降低行政成本,培养一支保障有力、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业管理队伍,全面提高水运管理的效益和效率。要加大水运管理执法力度,在执法过程中还需要增强对执法文书、程序、执法证书等的规范。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建立运输市场供求评估体系。
6.积极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
要消除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事故隐患,有效控制安全风险,就必须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为增强企业安全发展能力的固本强基工程来抓,作为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项主要任务认真实施。各个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有利条件和机遇,强化措施,广泛动员,齐抓共管,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通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高企业防范事故能力,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安全保障。
根据《河南省“十二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优化河南省内河水路运输管理,进一步发挥内河航运成本低、运量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轻等比较优势,加快淮河、沙颍河、涡河和沱浍河的航运开发,可以为建立河南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地方海事局)
10.3963/j.issn.1006-8864.2014.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