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核算的运用方法

2014-04-16马桂凤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三利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15期
关键词:公允存货变革

马桂凤/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三利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核算的运用方法

马桂凤/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三利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计算机应用技术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普及,在这样的形势下,各个领域也逐渐实现了信息化的运行模式,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推广,使得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更加具有紧迫感,时代的发展,社会在进步,那么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因此,变革必然会出现。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会计核算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文章首先从信息化背景下会计和算法方法的作用开始论述,进而又对其核算方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信息化;会计核算;运用方法

一、引言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普及,标志着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而会计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核算方式的变革与完善,必将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增长,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核算方式为了能够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必定要进行新一轮的变革,我们的会计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与专业技能,能够不断总结以往核算方式的不足,进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革,最终达到提高其运算科学性的目的。

二、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核算方法的作用

丰富了会计核算的模式会计核算模式的丰富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信息化的会计核算仍然是以传统的会计核算由基准,在核算的内容、报表等方面信息的收集有所改变同一个核算目标,核算方法会趋向多样化,就拿报表的总账核算来说吧,现在可以使用记账凭证、凭证汇总表、科目汇总表等多种方式对总账进行核算,使各种情况下的算能力得到增强。丰富了核算的内容会计核算将计算机编码技术纳入到了核算体系中,数据内容的核算只受计算机编码等级的影响,只要做好在计算机技术上的研究,就可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升级,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扩展了核算的范围传统的核算主要是对核算的数据以及核算的标准有严格的衡量,范围相对比较狭窄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会计核算可以将核算的范围扩展到数据库、人力、货币等多个方面,范围的扩大化使某些大型企业的会计核算变为可能。灵活性程度较高会计核算对灵活性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数据的核算能否具备动态性,也就是说,当外界环境变动时,会计核算的信息能够及时的作出反馈。

三、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核算方法研究

1.遵循原则。科技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快速普及,会计领域也是如此,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会计核算方式也将面临着一场重大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必须要遵循原则,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改变。并且,一定要将核算方式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放在首位,同时将如何获取更为可靠,准确的会计信息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和分析,由于市场经济的浪潮变化莫测,我们在执行会计职能的时候,必定要将如何规避风险这个问题,考虑在内,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完善和提高会计核算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其与当今时代的发展相统一。

2.方法选择。

(1)是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凭证获取和填制;会计原始凭证的收集与填制是会计核算的首要环节,其准确度、真实性直接关乎后续的核算质量,因此原始凭证收集、填制新方法也属于会计核算新方法的选择范畴。具体而言,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内网逐步形成,从而促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信息均被纳入企业信息系统中,极大的便捷了会计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即其收集过程具有集成化特点,同时信息化促使企业办公逐步转向无纸化,因此原始凭证也以电子化的形式被录入至数据库中,且随着四库和智能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设置的日趋精细,不仅改善了工作效率,强化了部门沟通,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2)基于公允价值的会计信息属性计量;所谓的就当下而言,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方式的优劣对比,以及公允价值的确定和操作既是会计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研究重点。毕竟在信息化未到来之前,只能采用历史成本法用于计量属性。但在信息化背景下,不断提高的信息共享水平和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促使对资产进行公允计价变为可能,这样不仅合乎会计配比要求和资产负债的定义,也能更加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利于会计信息关联性的提高,故新形势下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核算方法不失为一种合理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应尽快构建、完善与公允价值法相互适应的市场环境,制定与审计准则吻合的新会计准则,并积极培育高水平的会计人员,强化监管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以此推动计量属性逐步转向公允价值计价法,进而更好的适应信息化发展。再者是基于移动加权的存货计价核算方法;以往,先进先出和后进先出是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但继2006年新会计准则出台后,此法被取消,此外还有个别计价法,移动加权法、全月一次加权法等会计核算方法也均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但相比之下,移动加权法更适用于信息化条件下的存货计价。因为全月一次加权法的及时性明显缺失,显然与信息化背景下的实时性、动态化要求严重不符;先进先出法会受网络实时监控造成企业库存急剧减少而失去核算意义,加之存货价格核算过程中,需要多次调用数据库并对比日期,故耗时费力,不宜采用;个别计价法多见于利润调节,但若业绩不佳,利润预测不高,管理者便会为了提高利润高价售出低成本商品,反之亦然,故也不算存货计价的最佳方法;而移动加权法可基于动态的会计信息及时获取存货数据,并将其快速输入信息系统用于数据处理,然后经计算机自动而迅速的检索存货数量和价格进行相应的计算。相对来说,该种核算方法不仅较为可靠准确,也具有一定的均衡特点。

四、结束语

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已经高度普及,会计领域也不例外,在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会计核算方式的变革是必然之举,我们在进行变革长期,一定要将新技术的利弊分析透彻,将其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考虑全面,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够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更加具有时代性,进而促进会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们的会计工作人员也要不断进行工作总结,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进行改善,同时学习更为先进的核算技术,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将结合,积极地参与各种培训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会计职能得到更为有效的发挥,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1]潘波.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方法分析[J].科技信息,2012(09).

猜你喜欢

公允存货变革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特步因何1.5亿回购存货?
变革开始了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关于改进存货周转指标的探讨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