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航运交易市场发展比较

2014-04-16程军朱云海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7期
关键词: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交易市场

□程军 朱云海

中外航运交易市场发展比较

□程军 朱云海

航运交易市场;国际航运中心;波罗的海交易所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由发达的航运市场、充沛的物流及众多的航线、班轮、船舶汇集的国际航运枢纽。航运交易市场与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天然的联系,在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伦敦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和纽约、汉堡、鹿特丹、东京、香港航运交易市场。随着国际航运重心由欧洲转移至亚洲,我国各地都掀起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热潮。鉴于航运交易市场对区域贸易和航运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各类航运交易市场和航运交易所近年来在我国遍地开花。

一、国际航运交易市场发展

1744年,一家位于伦敦针线街名为弗吉尼亚-马里兰的咖啡馆里聚集着主要从事来自波罗的海诸国的海运货物贸易商人,贸易货物包括动物油脂、石油、粮食、纺织品等。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后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伦敦逐渐成为一个商业中心,弗吉尼亚-波罗的海咖啡馆逐步演变成了航运业人士的集聚中心。到了1823年,一些经常聚于咖啡馆资格较老、地位较高的商人们为了抗衡投机和欺骗行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成立了一个波罗的海委员会,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入会手续。最初成员为23个,涵盖了批发商、动物油脂零售商、肥皂制造商及一些经纪人。该委员会还决定开放一间只针对付费用户的交易室,并将上限设为300人。交易室在运作的最初几周便吸引了来自巴黎、斯德哥尔摩、圣彼得堡、马赛、阿姆斯特丹、悉尼、安特卫普、直布罗陀、马德里、汉堡和牙买加等地的众多商人。这就是今天世界航运业最重要的交易市场——波罗的海交易所的雏形。

经过多年的发展,并且经历了与其他交易所的合并,波罗的海交易所逐渐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散货海运租船交易市场。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散货租船交易都有波罗的海交易所成员的参与,或参与交易的全过程,或参与交易的某个阶段。除此之外,在波罗的海交易所还可以从事商品交易(主要是大宗散货)、船舶买卖及空运租机交易等业务。波罗的海交易所的船舶买卖市场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船舶交易市场。波罗的海交易所现有公司会员约550家、个人会员约1400人,其中的个人会员实际上只是代表公司会员的被委托人。会员来自46个国家,不仅有经纪人、租船人和船东,还有金融机构、海事律师、教育机构、保险公司和其他相关组织。世界上大部分租船和船舶买卖业务的完成都由波罗的海交易所的会员谈判完成,但波罗的海交易所本身并不是一个交易场所。根据其他网站提供的资料,波罗的海交易所雇用的员工不过二三十人。作为一家有限公司,波罗的海交易所的股东大部分是会员,董事会席位有12~15个,其中3个席位由非股东会员选举产生。

目前,国际上有名的航运交易市场除了伦敦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外,还有纽约、汉堡、鹿特丹、东京、香港航运交易市场,这些航运交易市场都各具特色。纽约航运市场汇集了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的大宗谷物出口商、美国煤炭出口商及世界各地的铁矿石出口商。纽约市场没有专门用于进行交易磋商的场所,交易活动全由经纪人或代理人通过电话、电传等联系、磋商和成交。汉堡、鹿特丹、奥斯陆航运市场是地方性的市场,是船东汇集的地方,这些市场上的船东大多是从事第三国运输,对租船市场的依赖性很大,主要在市场上寻找世界各地需要运力的租船者。东京航运市场也是一个地方性的市场,是日本船舶所有人和货主汇集的地方。香港航运市场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航运市场,以服务东南亚及日本的货主和船东(二船东)为主,与东京航运市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二、我国航运交易市场发展

1994年3月,交通部发出《关于组建水路货运交易市场有关事宜》的函,开始了我国规范水运市场、组建航运交易所的步伐。上海、大连、武汉和天津等地先后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组建工作。1996年11月1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正式成立,并根据交通部颁布的《上海航运交易所管理规定》开始运作。为此,交通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上海市率先建设航运交易市场。这些政策包括:要求凡在上海、浙江和江苏等地注册的航运企业、港埠企业、船代和货代公司都必须成为航交所的会员,外国航运企业也不例外;上海航运交易所正式运作后,首先对上海、宁波两个口岸的场外交易进行限制,对非会员企业和未在航运交易所交易的货物运箱,交通运输部已要求港口方面不予受理;按照国际惯例,在江、浙、沪推出国际集装箱班轮运价报备制度;加强对旧船市场的买卖管理,旧船买卖必须在上海航交所进行,否则不予检验和发证;国家有关航运法规和航运信息,将首先进入上海航运交易所的航运信息网。随着上海航运交易所的顺利推进,其他港口城市相继推动了航运交易市场的工作,已建成了重庆、广州、武汉、厦门、宁波、青岛航运交易所和大连、天津航运交易市场。

1.我国的航运交易所

(1)上海航运交易所于1996年11月28日成立,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上海航运交易所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下设交易部、信息部、技术部、结算部、市场部和总裁办等6个部门。上海航运交易所的功能涉及航运信息的加工与发布、航运公约的宣传与推广、航运政策的研究与建议、航运业务的沟通与交流、航运交易的经纪与鉴证、航运实务的咨询与代理、航运文本的制定与示范、航运市场的规范与服务等8个方面。

(2)重庆航运交易所于2010年8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一家专业性航运交易服务机构,为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直属副厅级事业法人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按照董事会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下设综合部、科技信息部、船舶交易部、人才交流部和发展研究部。

(3)广州航运交易所于2011年9月8日挂牌成立,是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事业法人单位。其具体职能包括: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港航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决定,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港航交易公共信息平台系统开发、管理和维护;负责港航运输交易信息的收集、更新和发布;负责研究和发布区域港航运输价格指数;提供船舶、大宗货物等港航交易服务和航运发展评估、咨询等综合服务;提供港航人才交流等服务;依法对会员的交易活动进行监管。

(4)武汉航运交易所于2011年11月19日成立,隶属于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业务上归口武汉市物流局管理,内设综合部、服务部、交易部、信息部、法务部。主要任务包括:组织开展航运交易、船舶交易及相关业务;负责港航运输交易等信息的收集、更新和发布,提供政务咨询、金融、保险、评估、结算、电子商务、法律援助及人才交流等服务;按照口岸通关“一站式”服务的要求,创新管理,提高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研究和发布区域港航运输价格指数;研究行业发展动态,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5)厦门航运交易所于2012年6月2日成立,具有船舶买卖租赁、港口货物交易、航运人才交流、航运交易中介服务、航运交易信息披露等五大功能,目的是要增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在航运界中的“话语权”。厦门航运交易所可以开展港口航运发展战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而在港口货物交易方面,厦门航运交易所拥有专业市场优势,可以吸引高端航运公司和物流公司落地,进而形成高端航运服务产业链。同时,厦门港在建设航运中心乃至厦门航运交易所的过程中,将有更多契机与台湾地区对接,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

(6)宁波航运交易所于2011年11月14日成立,建设有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和服务平台,针对船舶交易市场、航运人才服务市场、航运舱位交易市场、液化品船租运市场和航运金融服务市场,为客户提供集航运交易、航运金融、航运经纪、信息咨询、政策研究和政务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2.我国航运交易市场

(1)大连航运交易市场。2004年11月19日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基本要求设立的大连航运交易市场,以集中通关服务、优化流程、规范市场和方便交易为目标,突出了方便口岸通关及物流发展,运用“一站式”服务和“一网式”交易服务,实现网上交易、物流整合、航运信息发布、网上金融等多种航运交易功能,这种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也符合国际航运发展的趋势。

(2)天津东疆国际航运交易市场。2009年5月31日成立的天津东疆国际航运交易市场,开展集航运交易、物流拼箱、保税物流、国际采购VIMI供应链管理、物流金融、国际中转与出口加工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统一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3)青岛国际航运交易所。2009年6月正式成立的青岛国际航运交易所,是政府引导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国家级交易服务平台。主要业务为:船舶交易鉴证、船舶交易发票、船舶价格评估、船舶买卖、船舶融资等。此外,青岛国际航运交易所与青岛市发改委、交通部水运研究院等共同组建青岛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提供航运高端航运政策咨询等。

三、中外航运交易市场比较

自1994年以来,我国航运交易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但在经营理念、市场选择、产品开发等方面与国外航运交易市场存在较大的差异。

1.形成机制

由于历史、环境、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国外航运交易市场的形成,是完全的市场行为,而我国的航运交易市场则包含着政府行为。通常是在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时,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制定政策和采取一定的行政手段,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扶持航运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现有的航运交易市场中,上海航运交易所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共同建设的。重庆、广州、武汉、厦门等航运交易所则明确是由地方政府设立的事业单位,青岛国际航运交易所是一个企业自主创新的交易服务平台,也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大连航运交易市场和天津东疆国际航运交易市场都是基于市场化进行运作,但也离不开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

2.数量规模

目前,国际上的航运交易市场主要有伦敦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和纽约、汉堡、鹿特丹、东京、香港等航运交易市场,数量总共不过6个。我国国内的航运交易市场分布在上海、重庆、广州、武汉、厦门、宁波、青岛、大连、天津等地,共有9个。从航运交易市场的数量上看,我国的航运交易市场数量要大于国外航运交易市场的总和;从雇员规模上看,我国的航运交易市场也不逊色于国外。世界著名的伦敦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雇佣的员工不过二三十人,目前国内航运交易市场的雇员数量没有公开数据,但从国内各航运交易市场的机构设置看,估计其人员数量不会少于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例如,上海航运交易所共设6个部门,在招聘网站显示其的公司规模在100人以上。

3.服务范围

国外的航运交易市场主要服务于国际,至少是服务于区域。我国的航运交易市场则主要针对国内,少量服务于区域。伦敦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汇集了全球的航运及相关领域的资源,提供散货海运租船交易、商品交易(主要是大宗散货)、船舶买卖及空运租机交易等业务,纽约航运市场则立足北美,专注于大宗谷物、煤炭和铁矿石,汉堡、鹿特丹、奥斯陆、东京、香港等是地方性的航运市场。我国除上海航运交易市场的具有一定国际性外,其他航运交易市场立足于国内,发展目标为提高当地在航运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单位:广州航海学院;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10.3963/j.issn.1006-8864.2014.7.018

广东省高等院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13WYXM0164)

猜你喜欢

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交易市场
2020波罗的海之路数学竞赛
2019波罗的海之路数学竞赛
伊斯兰金融:面向“一带一路”国际航运融资模式探讨
实现“双碳”目标 需将农业纳入碳交易市场
冰水浴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输贸易展望
海底探险
中外场外交易市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