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企事业单位定制公交模式初探

2014-04-16李曼曼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7期
关键词:企事业公共交通优先

□李曼曼

社会企事业单位定制公交模式初探

□李曼曼

公共交通;定制公交;吸引力;公交优先

一、研究背景

1.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加剧

交通拥堵出现于各大交通都市,在上下班高峰期最易发生。就我国而言,交通拥堵目前已经向中等城市及小城市蔓延,这给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出行者而言,交通拥堵会导致出行费用增高,出行质量降低,出行时间增加,而且交通拥堵还将诱发交通事故,带来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是造成道路拥堵最根本的原因,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压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政策的推动下,贯彻“公交优先”政策已是首要选择。

2.“社会企事业单位与公交集团相结合”的雏形促使“公交优先”政策变革

目前,已有社会企事业单位与公交集团相结合的实例,是指社会企事业单位按时给公交集团一些报酬,让当地的公交车辆对该社会企事业单位上下班员工进行免费接送,但这种形式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规律。

3.现阶段针对“公交优先”政策的研究尚不全面

目前,对于“公交优先”政策的研究大都致力于公交数量的增加,公共基础设施的增加与完善及有关政策的出台,而对加强公交和道路利用率的研究尚少。尤其是以人为本,诱导人们使用公交出行的政策研究还待加强。

二、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

选择何种交通方式是根据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及安全、方便、舒适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来决定的。要想提高公交分担率,就必须提高公交在各种交通方式中的竞争力。公交出行的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针对以人为本的“公交优先”政策研究比较少。现有的“公交优先”政策大多是从交通需求出发,不断加大公交投放数量和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内外关于“公交优先”政的研究可分为政策和技术两个方面。

1.国内研究现状

2010年,徐亚华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现状及战略规划》中认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3点:一是随着客运需求的不断增加,公交的服务能力不足,应进一步确定公交是出行方式的主导地位;二是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不高;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同年,赵俊波在《资源要素制约下的浙江省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研究》中认为,城市发展现状还包括以下3点:一是线网功能层次单一、线路分布不均匀、换乘不便、协调能力薄弱;二是城市道路环境不佳,公交优先落实的不够;三是公交运营调度中科技含量不高,先进的运营调度手段和信息系统尚未全面推广。而在2009年时,王训锋在《泸州市常规公交规划研究》中谈到,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是公交优先政策落到实处的难度较大,同时场站设施的建设用地也得不到保障。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甚至一些现有的场站设施用地也被挪为他用,严重地影响了公交企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客运需求的不断增加,公交服务能力以及相应的道路基础设施也将不断增大,但目前国内的公交水平并不能达到乘客的需求,因此,国内的公交优先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2.国外研究现状

2007年,石晶等在《公交优先发展策略》中提到,国外关于公交优先的经验和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明确合理的交通政策和交通法规。在城市中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的运输体系,引导城市交通向大众、低耗、高效、有序、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化。同时通过立法保护公共交通的各项权利,规范政府、公共交通经营者和使用者的相关行为。二是政府对公交企业实行优惠扶持的经营补贴政策,分别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不同程度进行补贴。三是制定科学的交通规划,建设计划,排除短期干扰,严格执行。四是采用各种交通措施使公交优先通行。五是提高全民的交通意识,安全出行。

四、企业定制公交的主要内容

笔者在现有的国内外公交优先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促进公交优先的策略,与原有的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出行者的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及出行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最终进行综合评定。

1.提出新策略的内容

在高峰期,即早晚上下班时,交通拥堵最易出现,这时企业员工有的选择自己开车,有的自己骑车,有的便会选择公共交通。为了鼓励企业员工更多地选择公交出行,缓解高峰期的交通压力,可以在社会企事业单位与公交集团之间达成一种合作的模式。由于公交集团中每条线路都有一定数量的公交车辆,有的在高峰期会拥挤不堪,有的便会有所闲置,这样便会降低公交车辆的利用率。因此,在上下班高峰期时,在不影响其他出行者日常出行的前提下,社会企事业单位可向公交集团调度闲置公交车辆方便员工上下班。公交集团在调度周围沿线的车辆时,可以在一个或者几个点根据社会企事业单位所有员工数量,按一定的比例安排车辆接送,以缓解大量社会企事业单位员工涌入道路造成拥挤,并分散到各个站点候车。虽然这样增加了社会企事业单位附近沿线的车辆数量,但并不影响原有车辆的行驶路线,也不会造成交通拥堵。

2.政府的补贴扶持

政府应给予公交集团一定的经济补助,如建立IC卡,并记录下优惠人员。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社会企事业单位则给予剩余的补贴,这样,社会企事业单位员工选择公交出行便能达到方便、快捷、经济和实惠。

3.乘客监督提高服务水平

对于公交集团而言,要想获得政府的全额补贴,必须进行规定的服务质量考核,即对公交车辆卫生和公交司机服务进行考核。车内是否干净、卫生,司机服务态度是否良好,都要制定相应的规则。若综合考核大于或等于规定标准,则全额补贴,若综合考核小于规定标准,则只给与全额补贴的一定比例。

五、社会企事业单位定制公交的优势

社会企事业单位定制公交不仅能够缓解上下班高峰期时大量人潮进入公交站引起的拥堵,而且对乘坐定制公交的员工具有高效、便捷、经济的优势。

1.高效

由于社会企事业单位定制公交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该单位的员工,大部分员工目的地都分布在单位的周边,因此,停靠站点比较少,并能够达到门到门的服务效果。

2.便捷

由于社会企事业单位员工能够从单位门口直接上车,降低了步行或者换乘的次数,减少了员工的出行时间,从而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经济

对社会企事业单位员工而言,出行费用远低于出租车或小汽车的出行费用。由于社会企事业单位会给予员工一定部分的交通补贴,因此,员工出行的经济费用甚至低于普通公交的出行费用。

社会企事业单位定制公交不仅让员工享受到了高效、便捷、经济的福利,更是响应国家“公共出行、绿色出行”的号召,减少了高峰时期的道路拥堵,提高了公交及道路资源利用率。

社会企事业单位定制公交的模式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是对员工的一种交通补贴福利,体现了上层领导的人文关怀,能够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员工角度来说,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经济。从社会环境来说,定制公交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起到了环保和缓解交通拥堵的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10.3963/j.issn.1006-8864.2014.7.008

猜你喜欢

企事业公共交通优先
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责任要素及功能分析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向研究
发力提高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40年,教育优先
多端传播,何者优先?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站在“健康优先”的风口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做优做强工会企事业的几点思考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