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转型升级之策

2014-04-16章雁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7期
关键词:国际航运航运港口

□章雁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转型升级之策

□章雁

国际航运中心;转型升级;人才培育;产业集聚;上海市

2012年5月,上海市发布《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这是第一个关于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专项“五年规划”。到2015年,上海要形成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实现航运要素和资源集聚,港口、机场吞吐量继续位居世界前列,航运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突破。2013年2月,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带队赴上海就合力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航运发展现状开展调研,就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航运集疏运体系、现代航运服务业、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和邮轮产业发展等广泛听取意见,研究对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促进航运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然而,与世界上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相比,上海港在集疏体系、航运金融和航运服务业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航运要素有待进一步集成。在由运输中心向航运商贸、信息和相关服务中心发展过程中,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进入了又一轮的关键时期。正是基于该背景,笔者展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以期丰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实践成果。

一、完善航运政策环境与人才培育机制

1.改善政策性环境,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与政策体系,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政策性保障

航运法规往往折射出国家对航运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意图,从而促进政府运用相应的产业政策和管理措施。完备的航运法律体系能够增强政府服务的透明度、提升政策的稳定性、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减少港航企业及其衍生产业经营的不确定性。通过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航运立法体系,支持国际航运业的发展,进而增加对外国航运物流业的吸引力。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以功能突破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依托,以区域联动为导向,研究借鉴航运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航运支持政策,提升上海航运服务市场功能,破除制约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障碍,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形成新一轮的突破性政策。

2.完善高端航运人才的培育机制

提升航运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在于人才。政府要加大对于航运人才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努力扩大办学规模,提升海事院校的教育水平,规范资格认证和职业培训。高等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行业急需的港航物流与金融人才。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具备时代的前瞻性视野,体现出国际化、信息化与精细化。目前,航运保险、海事仲裁、航运金融等高端执业人才尤显紧缺,呼唤营造良好的人才培育机制时不我待。政府应通过制定优惠措施和激励政策来集聚国内外高端服务业人才。

二、创新航运金融衍生产品的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航运金融规模小、市场占有份额少,航运金融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集中表现为航运金融方面的制度体系缺乏系统性、航运金融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欠缺、航运金融业务的相关支持服务机构发展滞后等。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带来的金融性工具的支持,施展上海航运金融市场的后发优势,最大化航运金融市场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促进作用。

1.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积极开发金融产品以防范船舶融资、船舶保险、船舶租赁等技术风险,为构建规范、有效的航运金融衍生品的制度体系夯实基础。依托航运金融产品交易与转让平台,发展以航运金融贷款为担保的证券化金融产品的发行和交易。大力发展金融期货交易及证券、保险、产权期货、衍生品等金融业务,构建与国际金融与航运中心功能相应的航运金融的业务功能。通过协作分享和参与优惠计划,鼓励中资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的合作,优化航运金融产品的技术和服务水平,集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协同效应,从而助推上海国际航运业高端化发展。

2.持续对航运金融业务予以扶持

在外汇政策、船舶抵押登记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上的适度宽松,能够有效减轻市场竞争主体的压力,增强对国外有影响力的航运金融业务的吸引力。政府要转变行政管理体制,实现服务型、效率型政府职能的改进,以期在海上保险、国际结算、银行担保等方面提供更为便捷和优质的服务,进而催化创新金融产品的丰富。深化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优惠政策,对开展航运金融等高端业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与减免政策,给予具有创新性航运金融产品的商业银行税收优惠,激励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在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制度构建中,上海市应重点通过加快洋山深水港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实行金融和税收的政策倾斜,从根本上促进洋山保税港区加快发展再保险等业务,并尝试开展离岸保险。

三、力促航运产业形态聚集

良好的航运服务产业集群应具有产业集聚、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等特点,能够充分提升区域内的产业能级,积极发挥集聚辐射功能。航运服务产业集群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航运服务,整个价值链中具有增值空间最大的部分应成为集群的发展方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必须大力促进航运产业形态聚集,形成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规模优势,进一步优化现代国际航运中心的各类产业形态在区域空间(北外滩、外高桥、陆家嘴、临港、洋山等)上的有效布局。

1.加强临港、洋山产业集聚带与北外滩、外高桥、陆家嘴的深入联系

加大对于高速公路网、便捷的轻轨、磁悬浮等城市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为临港产业聚集带提供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规划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生活配套优势,将在发展临港和洋山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其他几个产业聚集带的联动作用。要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创新性地建立项目“生成”机制,千方百计做大做强项目,从资源、地理、交通等情况出发,构建合理的战略原则、目标、实施规划及具体的操作措施。增强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预测项目市场价值和开发前景,更好地发挥各个产业集群带的自身优势。

2.审时度势下好国家航运发展综合实验区这盘棋

通过国家航运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有效促进产业聚集,发挥产业集聚所形成的协同效应和扩散效应。运用国家航运发展综合实验区这一平台,需要更加深入地贯彻启运港退税等优惠政策。启运港退税政策的实施能够鼓励洋山港和外高桥码头发展中转业务,吸引更多的中转量,争取更多的货源。同时,利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大势,积极引导仓储、物流企业的经营积极性,从而提升服务质量。以国家航运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在北外滩和陆家嘴建立以知识性和高附加值的航运金融与保险、航运经纪人、公估公证、船舶检验、海事法律咨询和海事仲裁、船舶信息等高端服务产业集群,提升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相适应的航运服务软实力。

四、加快绿色生态港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50%,要完成这一目标,港口行业也责无旁贷。上海港,尤其是洋山深水港区已经成为国际现代化港口之一,展望未来,必将像世界大港纽约港、鹿特丹港那样,逐步从第三代资源配置型港口走向产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的第四代港口。因此,深入研究基于绿色理念的上海生态港高端建设,提出科学合理、现实可行的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展开绿色生态港口建设国际比较研究

借鉴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和我国主要港口(群)进行生态建设的经验,分析比较可取之处。研究视域可包括国际上的鹿特丹港、敦刻尔克港、汉堡港、波特兰港及纽约—新泽西港口群、日本东京湾港口群、悉尼港口群和国内的天津港、青岛港、盐田国际及环渤海港口群、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等,了解绿色生态港口(群)建设情况,分析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探讨可创新的领域。

2.研究上海绿色生态港建设的增进策略

一是加强绿色生态港口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调查研究,树立“港区-人-自然”的和谐理念,逐渐形成绿色生态港口的研究范式。二是增进上海港口物流效率绿色潜力分析,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可在洋山深水港区率先开展试验研究,尝试港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港口环境管理体系的创新,总结经验、逐步推进。三是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应积极致力于上海生态港绿色度测评和港口对城市的绿色经济贡献研究,尝试建立定期披露机制,引导相关方的决策。四是尽快编制和完善上海绿色生态港口建设相关法规及管理制度,研究出台公众参与的管理办法,为生态港口的建设提供充分的法制保障。五是完善港口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加强港口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利用先进技术实行环境科学治理。

五、借力自贸试验区取得突破

2010年1月,交通运输部率先与上海市政府签订《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合作备忘录》,从集疏运、航运服务、综合试验区、邮轮产业等4个方面助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发展阶段。

对于2012年5月发布的《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业内有关人士认为是要重点实现航运要素和资源的集聚,突破原有体制机制,大胆创新发展。2013年9月27日,交通运输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决定从扩大开放水平、创新航运政策、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该《实施意见》允许外商在自贸区设立独资企业从事国际船舶管理业务;着力发展航运金融、保险、交易、咨询、海事仲裁、港口物流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允许中资航运公司利用自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红旗国际航行船舶,创新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简化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许可流程,支持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范围,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增强上海港辐射服务能力;加快建设现代航运服务功能平台,积极发展航运金融、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航运经纪、国际船舶租赁等产业;着力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国际航运规则制定、市场规制、信息咨询服务等领域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吸引国内外航运组织、协会、服务机构和平台落户上海。可见,依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有利于增强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0.3963/j.issn.1006-8864.2014.7.003

2012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编号12YS073)

猜你喜欢

国际航运航运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伊斯兰金融:面向“一带一路”国际航运融资模式探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港口上的笑脸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