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想庭闱乐事殊”
——论陈法的亲情
2014-04-16刘海涛
刘海涛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18)
“更想庭闱乐事殊”
——论陈法的亲情
刘海涛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18)
清初理学名臣陈法性格耿介刚直,不妄与人交往,“而于庭帏、骨肉、族党间,礼数秩然,各得欢洽”。通过对陈法与母亲、妻子、兄弟之间情感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看到陈法刚直性格外温情的一面。
陈法;亲情;温情
陈法(1692-1766),字世垂,号圣泉(一字圣泉),晚号定斋,清贵州安平(今平坝县)白云庄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进士,改庶吉士,入翰林院,历任刑部河南司郎中、顺德和登州知府、山东运河道、江南庐凤道、淮扬道、大名道。乾隆十一年(1746年),陈法为河道总督白钟山辨枉,被革职戍边。遇赦归里后,绝意仕途,潜心治学,主讲贵山书院廿余年。陈法作为清初理学名臣,性格耿介刚直,不妄与人交往,“而于庭帏、骨肉、族党间,礼数秩然,各得欢洽”。(《道光安平县志》卷九《人物志·乡贤》)通过对陈法与母亲、妻子、兄弟之间情感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看到黔中巨儒陈法刚直性格外温情的一面。
一、母子之情
陈法的母亲为安平邑槎头堡人,云南曲靖知府谭瑞的女儿。谭氏为平邑望族,陈、谭两家自陈法曾祖父时即联婚媾。陈法的母亲生性勤俭,十八岁时嫁入陈家,三日后即卸去华饰,荆钗布裙,亲理家事,“小大之务,身先婢媪,麻枲组紃,缝纫之物,不省去手”(1)49。故陈法的父亲陈恭锡“不致以家事撄心,尽得肆力于学,试则冠军。”康熙三十八年(1799年),陈恭锡举于乡试,遂公车北上,陈法的母亲独自一人在家料理家务,督令诸子向学,陈法等兄弟“甚爱之,然未尝令一日废学。”(1)50康熙五十二年(1713)陈法举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按照新例,“翰林供奉六年,乃许给假。”陈法远在京师,难解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康熙五十五年(1716),陈恭锡出任丰润知县,陈法的母亲随至官署,“综理内政,皆井井有条”。陈恭锡“得尽力于民事,政治卓著”。(1)50丰润离京师三百里,陈法为解相思之苦,“遂力谋迎养”,希望母亲来京数年后,“即援例送亲例以归”。此举既可奉养母亲,又可以“侍吾外祖母于林下。”[1]192康熙五十六年(1717),陈法的母亲来到京城,陈法喜而赋诗一首:“望云天末恋庭闱,此日欢娱亦当归。瞻拜容颜话辛苦,长成儿女认依稀。长筵初试来衣舞,锦宇何劳北燕飞。回首关心还底事,家山魂梦到应希。”[2]16陈法的母亲来京,母子二人得以相聚,但此时陈法的外祖母尚在安平,故陈法的母亲至即泫然泣下,曰:‘吾以尔故为此行,然吾母老矣,不能废而远去,吾不一二年即还耳。’”[1]192孰知,陈法的母亲来京不到一年,其外祖母即病故,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使陈法甚为懊悔,“若早知其如此,法即万里茕茕,亦不忍一日舍吾外祖母而来也。”[1]192“吾母在署,法兄弟悉心调护。法弱息之在京者,不时教训,冀其有成,吾外祖母在天之灵,其勿以是为恫。所可痛者,法既恋微官,不能拜令伯陈情之表,又强吾母来京,使不得视。含饭抱无涯,戚哭望天涯,哀悔无地。呜呼!”[1]192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陈恭锡卒于官舍。此时陈法“备员词馆,匏系京邸”。陈浩“草士昏迷含殓之事,诸未更历”。陈澂年仅十岁,陈法的母亲虽“呼天泣血,五内崩摧”,但“勉力支持,衣裳棺椁,一一经理,毫发无憾。并归里长途之计,无不周尽”。[1]50回黔后,一切内政悉由陈法的母亲综理:“凡宾客戚故往来,皆为欵洽尽欢。下逮仆婢,无不体恤,使之温饱。适宜婚配以时,内外聿然。”(1)50此时,陈法亦丁忧回黔,陪伴母亲。雍正元年(1723),朝庭诏举翰林才堪部者,翰林院以陈法应荐。陈法遂暂别母亲,入京改秩刑部河南司郞中。是年,朝庭诰封陈法的母亲为孺人,称其“勤慎宜家,贤明训后。相夫以顺,含内美于珩璜;鞠子有成,树良材于桢干。”(2)6陈法虽然再次入京为官,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不减,渴望与亲人团聚的生活:“板舆春暖慈颜健,荆树花浓乐事悠”[2]46、“何日痴儿官事了,频年亲舍白云悠。”[2]46在仕宦与亲情的矛盾冲突中,陈法再次选择了亲情——“更相庭闱乐事殊,家园归计莫踟蹰”,雍正三年(1725),陈法乞假归里,“一纸陈情慰倚门,角巾初服返邱园”。回到安平,陈法侍养母亲,“自以迂拙,不敢图仕进,家居侍养者数年,菽水承欢”。(1)51亲党中有人认为“不宜听其坐废”,陈法母则言道:“彼各行其志耳,吾何与?”雍正七年(1729),朝庭下诏凡在籍候选者皆赴京挑选。此时陈法在家闲居了五年。陈法的母亲劝陈法宜出仕为官:“吾年未衰,尔等当为国家宣力。且君命不可违也。”(1)51陈法在《庚戌夏应召赴京感怀》中记此情形时也写道:“岁在庚戌日,网罗英俊趋。拽剔到樗散,驽骀奋天衢。从今感户饔,起坐自踌躇。所欣慈颜健,大义勉驰驱。”[2]56正是基于母亲的劝勉,陈法再次出仕,任直隶顺德府知府。雍正十一年(1733),陈法再次引疾归里。此时,陈浩入都谒选,授知顺天府昌平县,陈母随陈浩留在北方。乾隆元年(1736),清高宗御极,友人孙嘉淦等荐举陈法。陈法欲借此机缘与母亲相聚,“法自邢州移病归里,不意猥蒙新命,自顾菲薄,岂宜再辱周行?徒以老母亲北留,欲缘此觐省,稍慰乌私”,[1]144遂再次出仕,任山东登州府知府。是年,陈法的母亲被诰封为恭人。诰命称其:“淑慎其仪,柔嘉维则。宣训词于朝夕,不忘育子之勤;集庆泽于门闾,式被自天之宠。”(2)6
无论在何处为官,陈法对母亲常“板舆迎养,往往来治所,常时居官斋”。随着年龄的增长,长年客居他乡的陈母思乡日重,陈法记此时的情形曾写道:“吾母精神夙健,虽年逾七旬,而视听不稍衰。只以乡园迢递,又与舅氏松园公契阔十余载。老年兄妹欲图欢聚,故时以归里为念。”(1)52经历了仕途的奔波之后,陈法亦打算回里侍养母亲。乾隆八年(1743)春,陈法以漕艘北上,奔走河干。河工例必霜降后乃得请假。陈法擬于秋汛后即请,扶侍母亲还乡,故先禀告白总河完公。是年七月,忽降旨,调陈法任庐凤之监司。是年秋九月,陈法自济宁量移庐凤,先遣人往江西奉迎其母,“久无音信”。十一月十四日,陈法至江宁谒制军,二十日午刻习舟赴安庆,谒制军。二十一日,风利,夜行二百里,天明抵芜湖。“见官舫舣,岸视樯旌,则老母舟在焉,将沿裕溪由庐江而登陆,稍迟则左。”[2]96与母亲相遇,陈法喜出望外,赋诗二首:“望云千里怅悠悠,忽地相逢楚水头。怪底连宵来好梦,由来灵鹊绕行舟。披帏惊喜慈颜健,数日重嗟重碇留。回首秣陵谢风伯,飞帆一夕送中流。”[2]96此次相见,离上一次母子相聚已经三年了,三年来虽书信往来互报平安,但终有牵挂,故陈法感慨“音书三载报平安,此日回肠始觉宽”。母子相见,凭窗夜话,情深笃厚:“珍重神芝真驻景,丁宁子妇劝加餐。船窗旭景情堪爱,水驿残更话未阑。”回想出仕以来的艰辛,陈法更是感激母亲的教诲与劝勉:“半世功名缘捧檄,不教容易悔弹冠。”[2]96后陈浩亦携家属亦至金陵,商议秋爽即买棹而送母亲回黔。陈法清察户口之事已告竣,足疾复发,故缮文以求以病免,同母亲一同回黔。“文封未发而公檄至”,乾隆十年(1745),陈法奉旨调淮扬。陈法遂与其陈浩商议,“淮扬为河干险要之区,既叨圣明特简新命甫下,不宜遽请,即请上游,亦难转奏。且人臣之义,事不辞难,不若且住一年后,再请可也”。因请其母亲同往。不料,次年六月,海防陈家浦堤工漫溢。其母知此事短期内难于处理,于是陈浩于九月初扶侍先归。陈法送至江干,扶恋慈颜,牵衣泣别,曰:“霜隆在迩,溢口可塞,此事毕,即告归,明年春可抵家园,团圞可待也。”(1)52是年十一月,溢口工竣,陈法亦以积劳成病,遂再次援制告归,已得应允。不想,又被调任大名道。乾隆十一年(1746),陈法因为河督白钟山辨枉,且引咎自责。部臣奏上,令革职,发十六军台效力。陈法未敢将此事告知已回黔颐养天年的母亲,只希望“三年期满,倘蒙天恩放归田里,又得菽水承欢,为圣世之遗民。足矣”[1]279。乾隆十四年(1749)秋,陈法蒙恩放归。“首邱已毕残年愿,裹革应惭报国难”的陈法只希望“此去团圞扶阿母,瓣香稽首五云端”[1]279。陈法“自入塞垣,即疾趋而南图速旭乡闾,早得团聚”。不意康熙五十五年(1716),陈法的祖母谭恭人卒于白云庄。陈法“未抵里门,遽报终天之憾”,自感“罪大恶极,罹此鞠凶”[1]278。三年守丧期满,陈法亦未从丧母之痛中解脱出来,陈法在《与陵川族弟》中即说:“余自塞外归来,即蹇遭大故。先妣奄逝,岁月如流,三年之制虽逾,鲜民之痛何极。”[1]156
二、夫妻之情
陈法曾先后娶谭氏为元配、王氏为继配,后立纪氏为继室,另有汪氏为庶室。雍正四年(1725)春,陈法在回黔寓居金陵时,与江南宁丰县庠生王我来诗酒往来,缔结姻盟,娶其女王氏为继配。“占断湖光三径开,烟波潋滟近城隈。春风一曲秦淮水,赚得鸳鸯两两来”[2]48,欢喜之情溢于言表。新婚之际,陈法与王氏夜坐,赋诗向王氏述说了自己的衷情:“曾向承明响玉珂,归来江海未蹉跎。春城绮阁挑灯夜,试听梁鸿五噫歌。”[2]48梁鸿是汉代著名的隐士,陈法以其自喻,是希望表明其归隐黔中的心意,故希望王氏也能“休羡金钿与绣襦,荆钗裙布自堪娱”[2]48。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七月二十八日,陈法继配王氏终于蕲州舟中,陈法悲哀甚重,赋《悼诗》七首。“前路良缘仙语灵,岂知是道叹凋零。可怜愁水愁风处,独自风帆过洞庭。”[2]82陈法先前在京师,占卜问婚姻时,乩仙示其诗有“看君前路好良缘”之句。雍正四年丙午(1725)春,陈法既娶王氏归黔,过洞庭时曾有诗云:“怜君一似商人妇,愁水愁风过洞庭。”此时,陈法孤独一人,又过洞庭,更是凄婉。风浪巨大,众人惊恐万分,陈法不禁又想起了当年与王氏一同往来江介的情形:“内人从容往来江介,每遇风浪,神色不变,问之,则曰:‘此有命耳!何畏乎疾革?家人对之泣,微笑挥之曰:‘死生有命,何泣乎?’’”[2]83面对妻子的亡故,陈法对生死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早知生死甚分明,巨浪洪涛总不惊。此日不挥儿女泪,直将微笑等忘情。”[2]83王氏曾为陈法生有两儿一女,但相继亡没,缘此,王氏悲感成疾,“弱息频年涕泪垂,眼枯肠断可曾知?”[2]83陈法曾希望王氏早日康复,“瘦骨支离唤奈何,怜君一载困沉疴。菱花好铸芙蓉剑,寄与阎罗斩病魔。”如今妻子又亡故,丧子、丧妻,让陈法痛心不已,“黄泉此云应惆怅?何处迷茫问阿儿?”[2]83“生生世世杳难期,今世今生已足悲。总把长江流恨水,长江尚有断流时。”[2]83带着亡妻的悲怆,陈法回黔闲居。两年后,即乾隆元年(1736),陈法出任山东登州知府。在路过金陵,亲故送时,陈法又想起了往日与王氏的互敬互爱的生活:“两行别泪洒征衣,头白慈亲送远归。记取临分留苦语,庭闱敬戒莫相违。”[2]86而“一曲求凰愿不违,故乡云水梦依稀。低头羡尔鸳鸯鸟。只在回塘比翼飞”的苦苦追忆则将陈法对王氏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兄弟之情
陈法兄弟三人,陈法与小其5岁的弟弟陈浩年纪相近,性格相同,仕宦经历也大致相同,故感情深厚。陈浩,字集生,号雨泉,一号养翁,由廩贡生历任直隶昌平州知州、北路同知、正定府知府、天津府知府、江西驿传盐法道兼巡瑞袁临道、湖南驿盐长寳道署理、按察使司等职。陈法生性耿介刚直,不妄与人交。陈浩在为其自己所写的墓志中也说:“生平律已以谨身寡过为急务,不染世俗浮靡之习。虽据德依仕,无此好修之实,而志道游艺,未尝不孜孜焉。”(3)21陈法有浓厚的归隐情怀,曾言其“不爱官职爱泉石”。故在三十六年的仕宦生涯中,陈法一次丁忧、两次请假回黔闲居长达十年之久。陈浩“素性恬退,本无营求显达浮慕华朊之心,故不觉林泉之性,一往情深,风月之怀,怡然自足也。”其“弃一官如遗视芥,从不苟且、因循周旋世故”,(31)22正是这种天性使然,陈浩“即至三十七龄筮仕,迄今七十五岁计之,反退而赋闲居者二十五载。其间两次出山服官,仅十四年耳。”(3)22两人在外为官时,互相牵挂,互相劝勉。陈法曾有《与二弟集生》一书,书中写道:“前书问官场中事体,我于世事已成拘墟之见,君自用君法可耳。然亦有可言者:在大约我辈立身行已,须先立定规模,大以成大,小以成小,必有可观。如做文字,或为左国,或为秦汉,或为八大家,因其质之所近而为之,自能卓然成一家之言,可以信今而传后。若为风气所移,碌碌学时文腔调,风斯下矣。”[1]96卓然君子之论。陈法又云:“余尝叹官声中立脚苦甚,至喜怒哀乐、声音笑貌,都无自己真性情、真面目,岂非孟子所谓‘妾妇之道’,中夜念之,未尝不愧汗交之。……士为知已者用,然要看是何等样知已?如何用法?若到用不去处,只得立定脚根。孟子云:‘守身为本。’上蔡云:‘我自有命在,他安陶铸得我?’平生于此等处颇不放过。东坡云:‘临分出苦语。’愿子书之绅,幸念之至。”而两人于仕宦奔波中偶遇时,互述衷肠:“岂料维舟夜,相逢竟日欢。岁时惊契阔,儿女话团圞。才劣功名薄,年衰奔走难。别来成底事,空觉鬓毛斑。”[1]96兄弟之情,可见一斑。两人谈及家事,陈法感慨万端,更是感激陈浩承担了赡养母亲的重担:“道远书难得,萧条今始知。昔年朋旧尽,荒岁族人饥。亲健心还壮,时过计转迷。独怜婚嫁毕,愧尔为支持。”[1]96而陈浩常有卜筑金陵之志,陈法则劝其回黔居住:“卜筑金陵好,谋生二顷艰。谁能离故土,只合老穷山。天地吾庐大,风花是处闲。船窗今夜雨,应梦旧烟岚。”[1]96乾隆十一年(1746),陈法因为白钟山辨枉,被发十六军台效力。陈浩为陈法筹措公项、养台、束装日用之费,并告假送母回黔,替兄照顾母亲。乾隆十四年(1749),陈法蒙恩放还,经此磨难,无意仕宦,便屏息所交,回黔闲居。乾隆二十三年(1758),陈浩谢病侨居长沙,陈法赴湘探视,兄弟二人悠游山水,度过了一段平静、安详的时光。陈浩邀陶稽山、旷阳林、欧竹洤、彭山人湘南游云鹤庄,众人和诗酬唱,陈法和陈浩韵,写道:“都向清时列佩簪,闲将往事付诙谈。当年义气曾空北,此日消遥快徙南。”[1]111“一闲室静似僧龛,松下忘机鹤梦酣。小阁烟云连极浦,长桥杖履度幽潭。同心庄惠知鱼乐,傍槛凫鸥信我憨,人世久无蓬莱路,凭他清浅说经三。”经历了世事的沉浮,陈法兄弟“白首惟知庶境甘”。是年,陈法与陈浩在长沙云鹤庄守岁,兄弟两人夜坐长谈,研讨立身之道:“饮罢惊心玉漏疏,相将翦烛惜分余。闲探未竟羲文义,己报明星送岁除。”[1]111“明朝霜鬓岁华新,休问长生养谷神。记得考亭论究竟,分明说诀衍修身。”[1]111此情此影,也让陈法非常感动:“白发明灯老弟兄,婆娑两影一杯倾。长年儿女论欢聚,未低天涯此夜情。”[1]111乾隆二十七年(1762),71岁的陈法告别弟弟陈浩,回到了安平,继续讲学于贵山书字院。乾隆三十年(1765),陈宏谋向陈浩索求陈法课贵山书院诸生书稿,陈浩“乃于儿辈暨诸孙箧中各得数十篇,合为一集”寄给陈宏谋,并写下一篇序言,称赞陈法义理融会胸中,故为文援笔立就,倾泻而出;所著文章“微婉顿挫,曲折尽致,阐发题蘊,必淋漓透到,而又运之以宕逸之风神,纬之以警炼之词华,精光壮采,奕奕纸上”。[2]159-160翌年,即乾隆三十一年(1766)十二月六日,陈法病卒于安平。
陈法作为一名清初黔中巨儒,生平志在圣贤,明于是非之理,严于利义之辨,为官为政,“刚毅莫挠,不计利害”,造成了其仕宦的蹭蹬。然而对于亲人,陈法“爱人以德,祥和之气于物无忤”。在陈法看来,人的正直在于“合天理之正”,“顺人情之公”。而“人情之不可忍者,又岂有踰于骨肉之爱者乎?”[2]188基于此种观点,陈法认为“家庭之间,原非沽直之地,苟徒恃耿介之名,而遂伤天性之恩而不顾,将至性之地,皆市名之端,其为害大矣”[2]188。由此,我们也得以看到陈法耿直性格之外温情的一面。
注释
(1)平坝陈氏家族油印,《黔南陈氏族谱·传述纪志·诰封恭人显妣陈母谭太恭人行述》。
(2)平坝陈氏家族油印,《黔南陈氏族谱·勅诰赠祭·勅命》。
(3)平坝陈氏家族油印,《黔南陈氏族谱·传述纪志·皇清诰授中宪大夫原任湖南长宝道署理按察使司陈公墓志》。
[1]政协平坝县委员会.陈法诗文集下册[M].点校本.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2]政协平坝县委员会.陈法诗文集续[M].点校本.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编辑郭继荣)
K249.3
A
1673-1808(2014)05-0072-04
2014-01-22
贵州省2010年度省长基金资助项目“陈法《易笺》研究”成果之一。
刘海涛(1972-),男,河南信阳人,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元明清学术及文学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