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言结构视角看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2014-04-16缠利叶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语言

缠利叶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 030031)

从语言结构视角看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缠利叶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 030031)

自古以来在语言行为中就存在着性别歧视的现象。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体现在语音方面、词汇方面、句法方面、交际方面。而深究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包括文化历史的原因、生物生理的原因和社会心理的原因。妇女作为社会的重要角色不断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方面,这种语言上面表现出的不平等越来越引起妇女的不满,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性别歧视;语言差异;语言结构

人类历史自从诞生以来就体现出男人和女人的不平等。尽管许多人都在提倡“人人平等”的男女平等观,但事实却告诉我们这只是妇女追求和男性平等的一个远大目标。就这一点,英国著名语言学家Peter Trudgill指出,“在我们的社会,妇女的地位远远不如男子的那样牢靠,而且通常情况下要比男子低一些。因此,这对于她们来说,就更加需要在语言上和别的方面来证明和保障她们的社会地位”[1]146-150。而且种种的女权运动,女性申请和男性同等地位的运动也在20世纪末期层出不穷,这就更加体现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同时,这种地位不平等也反映在男性和女性的语言表达方面,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帕森曾经指出,“在所熟知的语言中,英语是最男性化的语言”[2]27-49。而且不只是英语,欧洲的其他语言,亚洲的几种语言里也体现了这种语言的不平等现象。

一、语言中性别歧视研究的历史

一般认为,关于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五月花号船首次登陆美洲大陆,当时欧洲最早的探索者就发现早期的印第安人也存在男人和女人之间语言的不同。男人所使用的语言中有许多特别之处,而女人使用的一些词汇男人却不经常用,甚至有时这些语言会被用来作为讽刺别人的一种方式[3]。

其实,在欧洲拉丁语中也存在着性别歧视。众所周知,当时拉丁语因为其官方地位,所以在解决一些重要的政治事务、社会话题以及科学甚至做礼拜仪式中均被使用。但大部分学术拉丁语中的许多结构均为学术界根据男性心理需要而形成的[4]50。

另外,在我国汉语中也存在很多对女子歧视的语言,许多很不好的现象都与女子相关。如将女子称为“祸端之源”,还有“最毒不过妇人心”“红颜祸水”等词层出不穷。而且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对女人的态度也具有偏见,在其《论语·阳货》中他指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5]。近几年,由于妇女争取平等地位的运动的贡献,这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稍有改观,但终因根深蒂固,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歧视。

二、性别歧视在语言结构中的表现

从语言结构来看,语言中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音方面

英国语言学家Peter Trudgill指出,在美国英语的许多发音里,已经发现女子读的元音比男子更靠外(更前、更后、较高、较低)[1]201。美国东北部的一种美洲印地安语言(Gros Ventre)里,男子说话中的腭化齿塞音相当于女子说话中的腭化舌面塞音,如“面包”,男子说/djasta/,而女子则说/kjatsa/。同时,女性通常情况非常在乎自己说话的语音、语调的正确性,而且对于一些错误的发音更具敏感性。她们更喜欢用标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这比男性在这方面的要求要高得多。如男性说I done it、it growed和he ain’t;而女性会说I did it、it grew、he isn’t。在澳大利亚也存在一种所谓的问句升调,即在某人说话的句尾使用反义问句来提升语调。在实际的交谈中主要体现在对对方信息的一种反馈,像“理解了吗?”“知道了吗?”等。这种语调的使用往往较疑问句更能表示询问,而且还可以在不打断对方说话的同时,继续与对方聊天,围绕的中心观点也不会改变。这种说话的方式通常来解释一些较难理解的话语,或者较严肃的话题。同时体现说话者的一种谦恭、有礼貌的态度,所以受到大多数女性的青睐。

(二)词汇方面

女性被认为是被动、消极的话语对象的这一点可以从许多方面来体现,其中最显著的就是词汇方面[5]15。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一些词,这些词以男性为主,但是同时可以指称两性。如英语中he,his和man,在汉语中相对应的意思就是“他们”,这种意义既可以指代男性同时也可以指女性。当男女共同出现时,有很自然的男前女后的顺序。如父母、子女、夫妻、man and woman,Mr.Smith and his wife等等。

在职业方面,当特指女性时需要加上标记性词汇,如a lady doctor,a woman athlete。汉语中也有很多词带有标记性,如以“外”字开头的指称词:外公、外婆、外甥。这些词都是指母系亲属的,由此可见女性在夫家常常被看作外人。对于婚姻,中国有句古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在西方也有女性婚后随夫姓的传统。

汉语中有许多以“女”为偏旁或部首的词都有贬义,如奸、媚、妖、娼……表示单身的男女,英语中用bachelor和spinster。前者暗指他是个快乐的单身贵族,婚姻问题上非常慎重,而后者就有老处女之嫌,她可能没有吸引人的美丽的外表等。

随着20世纪7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语言性别歧视情况有些好转,mailman已换成postmaster,policeman换成了police;出现了ladies and gentleman;用Ms来表示女性,而不显示其婚姻状况。但它未能根本改变。Lakoff认为,语言的性别歧视并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社会的原因[6]56。

(三)句法方面

人们普遍认为,女子较多使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女性常使用isn’t it?don’t you?在表达意见时,常用Well,em,I think that golf is kind of boring,don’t you?女性表现出了不肯定,因为通常她们的意见并不会被认真对待。

在陈述句内用升调也是女性的通常做法。Lakoff认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When will dinner be ready?女性往往避免这样回答:At six o’clock,and everybody better be here.而男性会很少这样回答:At 7:30?因为她认为女性语言有其独特的风格:顺从、消极和不确定等。(Lakoff同时也总结了女性话语的几个特点,其中包括:词汇的具体化,咒骂语的委婉性;较多使用情感的形容词以及反义疑问句的使用也较多;语气也较为委婉,语调多为升调;过度礼貌的形式;过分正确的语法;没有幽默感。)[6]188由此可以看出,女性在句法构造方法上也应顺从男性。

(四)交际方面

英国语言学家Peter Trudgil认为,西方社会里,男女交谈时,女子更喜欢用indirectness,其原因在于,在西方社会里,女子从传统上看处于弱势。他指出,男子说话直截了当,而女子迂回委婉。男女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极易造成误会。男子会认为女子说话闪烁其词,难以捉摸其意思;女子则认为男子迟钝、不体贴人。Trudgill举例说,解除误解真相大白后,男子会说:If that’s what you think,why didn’t you say so?女子则反驳:I did say so,but you wouldn’t listen![1]308

男女交谈时,女方更多使用mm或mhm来鼓励男方说下去。人们认为女性是合作型的谈话者,给对方以支持或鼓励,而男性是竞争型的谈话者,给对方以高屋建瓴的感觉。男人与女人在闲聊或说闲话的内容与方式也不同。

Lakoff总结了十大女性交际时的话语特征[6]237:

1.在词汇使用方面有:you know,sort of,well,you see.

2.反义疑问句的使用有:she’s very nice,isn’t she?

3.在陈述方面多用升调,如:it’s really good.

4.只表达情感而无信息的形容词有:divine,charming,cute.

5.注重颜色词汇使用的精确性,如:magenta,aquamarine.

6.表达激烈情感的有:I like him so much.

7.对语言要求的精确性,包括动词各种形式使用的正确性。

8.使用超级礼貌的话语形式,如间接要求或使用委婉语。

9.避免使用较强的咒骂语,如:fudge,my goodness.

10.对一些事物使用强调语气,如:it was a BRILLIANT performance.

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文化历史的原因

Holmes认为,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她与男子的性别的不同决定了其说话模式方面的差异。他明确指出男女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他们不同的价值以及他们不同的社会网络和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度都是用来解释他们不同的说话模式的主要根据。他还指出语言中所存在的性别差异主要是因为语言本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紧密地和人们的社会地位相连在一起。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社会存在体,决定了他们不同的社会角色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社会行为模式也会不同。语言是这种社会因素的一个极好的反应[7]125-149。

(二)生物生理的原因

很多专家他们普遍认为男性右脑较女性发展快,女性的左脑则发展更多一些。因为男性在说话方面不太注重语气、语调,反而更注重内容的具体化,因此较为干脆、直爽。而女性在这一点上明显不同于男性,她们很注重自己话语表达的委婉与否,具有更多感情的成分在里面。男性说话多涉及政治、经济、体育或职业方面的问题;女性较多涉及婚姻、子女、服饰等方面的问题。

(三)社会心理的原因

男女之间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造成了人们对妇女的一种社会偏见,这种社会偏见直接影响到女性心理方面的成长。张爱玲曾就这一方面提出了她的观点,她认为对于女性来说,因为诸多的原因迫使她们不得不注意自己的语言的准确性、标准的发音、规范的语法以及语调的委婉程度,她们用这种方式来保障自己的社会关系,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8]。由此可见,女性的心理较男性要强大很多。因为在这种情形下,她们还要试着去和男性友好相处,女性对自己语言的要求体现了她们心理承受能力更强大的一面。可见,男女的心理发展特点差异也决定了语言的性别差异。

综上所述,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妇女作为社会的重要角色不断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方面,这种语言上面表现出的不平等越来越引起妇女的不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性别歧视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语言学的问题,在生物学界、人类学界、心理学界以及其他科学界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种男女语言上的不同特点的原因也众说纷芸,而语言性别歧视更多的是社会根源问题。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这个领域里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前人的研究既是我们研究的起点,又为我们研究的目标,在这个领域里,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发现。

[1]Peter Trudgill.New Dialect Formation[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2]叶斯帕森.叶斯帕森语言学选集[M].任绍曾,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3]刘建达.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与解放[J].山东外语教学,1998(1):8-14.

[4]Ong,Walter.Interfaces of the Word:Studies in the 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e[M].Rowley: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77.

[5]周蜀蓉.“女娲”与女性忌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89-93.

[6]Lakoff,R.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M].New York/ Hark:Harper&Row,1975.

[7]Holmes,J.Women’s talk:The question of sociolinguistic universals[J].Austral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3,20(3).

[8]张爱玲.论女性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J].外国语,1985(1):18-21.

(编辑张瑛)

H030

A

1673-1808(2014)05-0119-03

2013-11-09

缠利叶(1979-),女,山西山阴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语言
诗之新,以语言创造为基
(n,k)-语言及左-(n,k)-语言的一些性质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日常语言与播音语言
语言技能退化与语言濒危
我有我语言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