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学的产、学、研共生性问题研究
2014-04-16王晓亮郭媛香
王晓亮,郭媛香
(晋中学院a.审计处b.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山西晋中 030600)
高等教育教学的产、学、研共生性问题研究
王晓亮a,郭媛香b
(晋中学院a.审计处b.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山西晋中 030600)
我国产、学、研相结合模式仍然停留在低水平阶段,联合实体这种高级合作形式数量少,并且成功率比较低。从产、学、研共生性理论出发,从高等教育教学的角度来构建产、学、研共生性问题新思路——创建产学研共生环境:产学研相结合,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高校技术成果转化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创新共生模式,提高质参量兼容度。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科技成果的转换,迎合知识型经济发展对产、学、研合作方向的要求。
高等教育;产学研;共生性
产、学、研即企业、学校与科研院所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产、学、研的提出在我国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把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为原则,使得参与各方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我国产、学、研合作在促进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发展以及提高生产力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产、学、研相结合模式仍然停留在低水平阶段,譬如“技术转让”“委托开发、咨询”这种初级合作模式占四成左右,联合实体这种高级合作形式数量少,并且成功率也不高。共生性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了共同的目的和愿望,将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组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个经济主体。它们研究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物资,为了共同目的实现科技成果的转换。[1]该模式迎合了知识型经济发展对于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要求。产、学、研共生性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共生,优势互补是合作的前提,共同利益是现有的基础,科学管理是发展的保证。根据科技一体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内生效应,应当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创立和发展产、学、研合作整合模式。
与产、学、研相结合模式相比,共生性模式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有利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战略层面的合作;第二,使得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利益和信用保障机制更加健全、稳定;第三,使得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更加顺畅。[2]产、学、研合作模式向产、学、研共生性模式层次迈进,反映了知识经济条件下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进化过程。本文从高等教育教学角度出发,就产、学、研共生性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加深对产、学、研问题的理解。
一、产、学、研共生性构造模式的相关理论
“共生”最早起源于生物学概念,是由德国生物学家Anion D B(1979)提出的,是指生物体为了生存、发展需要,必须相互依从、互相作用,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3]共生理论提出之后,被不断地运用到社会经济生活中间。共生理论认为共生主要由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三个部分组成,是指参与各方也就是共生单元在特定共生环境中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共生模式形成关系。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实质上是一种共生关系,因为产品技术创新包括三个要素: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也就是说,单靠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一方难以完成产品技术创新,必须三方通力合作,进行资源合理搭配,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才能完成创新要求,形成共同发展、协同共进的局面。
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需满足共生的基本条件:首先,学校和科研院所由于资金缺乏需要企业为其提供科研方面的资金,为企业培养各个层次的优秀人才;而企业利用科研机构研究成果,运用到生产过程中,促使生产效益提高;另外,企业还可以从大学中聘用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因此,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中任何一方可以满足另一方的需求,他们之间相互共生、互相依靠。其次,产、学、研进行共生活动的共生界面有两种:一种是有形共生界面;另外一种是无形共生界面。有形共生界面有技术转移中介机构、技术市场和技术交易等形式。无形共生界面是指技术接口、技术标准等形式。最后,科研机构之间、大学之间、科研机构与大学之间,有更多的同质因素,由于技术方面的相互合作,使其关联度很高。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学校与科研机构满足于共生的三个基本条件,正是由于这种共生条件满足于生物学共生理论的特点要求,因此,产、学、研合作模式实际上就是共生关系。
二、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
我国于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要建立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决定,1993年又出台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认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际工作环节的教学与实践,要加强同实际工作单位的联合培养。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经形成了自身发展特色。
(一)项目为纽带、基地为平台模式
企业与高校之间建立了项目为纽带、基地为平台模式,充分利用了双方各自的人力、技术、设备、环境等资源,发挥各自优势,课题和科研项目是双方的结合点,双方共同申报课题和承担科研项目,企业可以在科技攻关、技术培训等方面同高校合作,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改善企业生产环境,提高生产率;同时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也会给高校注入巨大的活力,高校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课题申报获得研究经费,通过该模式可以给双方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目前已经成为了产、学、研教育的主导模式。
(二)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是在满足企业需要,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有实力的企业作为和高校合作的企业。通过订单式企业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前景,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该模式按照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结合,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克服传统教学模式重教学、轻实践的问题。高校按照企业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种培养使学生更加接近新技术、新设备、新环境,工作之后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同时也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减少人力、物力方面的支出,有利于人才选拔。
(三)校内产学合作模式
为了确保大学生教学实践环节的需要,给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校办企业、生产基地等资源,由专业教师安排学生实习培训。该模式的特点是高投入,实用性比较强,并且融教学、科研、产业开发、人才培养为一体,它不仅有利于技能型的人才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而且有利于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因此,该模式也是培养人才的一个有效方式,并且在一些高校中得到了普遍运用。
(四)合作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政府引导和机制创新的多重作用下,一些大型企业同高校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建立企业博士后流动站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有利于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培养、使用高层次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高层次人才也可以进入企业,开发研究企业所需的科研项目,产生更多研究成果,并且将其运用于实际,推动技术更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目前博士后流动站已经覆盖我国国防、电子、建筑、化工等多个方面。
三、高等教育教学中产、学、研共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学、研共生环境不够完善
在过去几年里,国内很多高校制定了发展战略,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或者研究型大学。但是,这些高校发展战略并没有反映技术创新方面的要求,使得技术创新导向缺失,在此情形下,高校很难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作用,更不能把其成果运用于实践;同样产业部门技术创新导向也是缺失和模糊的,对高校与科研院所缺乏技术创新需求与依赖,也使得高校与科研院所不能够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其次,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知识产权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产权是高校、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的成果和结晶,其耗费了研究人员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就会使研究人员遭受很大损失。再次,政府为了促进产、学、研结合,成立了中介机构,作为三方信息交流的平台,目前科技中介机构已经成为产、学、研共生的重要支撑,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譬如中介机构官办居多,服务意识不强,业务拓展缓慢,低水平、简单的牵线搭桥现象比较普遍,相应的法律、法规不规范,扶持不到位。最后,社会诚信问题比较明显,产、学、研各方诚信度不够,经常会出现违约与欺诈现象。比如高校和科研机构可能会为了获得课题经费,随意夸大科研成果的转化价值以及科研技术含量,企业对虚假信息难以做出识别,影响了与高校和科研结构合作的积极性。
(二)产学研合作信息不够畅通,制约了资源的整合效果
企业需要产学研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往往比较综合,涉及到的专业面非常广,更由于企业对高校和科研院所最新研究方向和成果不甚了解,因此很难找到合适的专家,更难遇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专家组;另外,高校与企业信息交流不够通畅,高校对于行业内的企业需求相对比较了解,但是由于社会信任机制存在一定不足,大学教授主动联系一般也比较难取得预期效果;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人才需求相脱节,大学课程设置与体系安排缺乏合理性,内容陈旧过时,高等教育教学仅仅重视理论知识讲授,忽视学生的实践教学,没有将最新思想和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实习课程所占比重过少,使得大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企业环境,很难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三)产学研合作层次低,不能够适应工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主要体现为“小作坊”模式,也就是说,高校和企业合作主要是基于项目或者技术而产生,项目与技术完成之后合作也就随之结束,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是合作双方随机、松散,短期化和形式化比较明显。为了获得课题经费,高校和企业临时合作,争取政府科研项目。双方合作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并没有上升为产学研合作的战略同盟共生关系,也就不可能进入以提升组织能力为目标的合作阶段。高校和科研机构注重理论知识的研究,忽略了实践方面的运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导致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科研成果并不能满足企业所需。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低层次合作主要是由于体制因素导致,也就是缺乏市场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目前科研成果评议并没有吸收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只是在学术范围内由专家进行评审,因此,产学研的低层次合作并不能适应工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四)科研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不足
在科研资金来源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普遍重视纵向科研项目(譬如国家级课题,强调论文和专著数,在科研管理体制和科研评价上也向这一方面倾斜),而忽视横向课题以及科研成果的实际价值。对于横向课题收取高额管理费用,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打击了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轻技术重学术”“轻实际运用重理论研究”的倾向,很多高校科研人员把心思放在了提高科研论文水平和追求论文的获奖上,忽视了科研成果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很多科研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另外,高校利益分配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高校注重对科研人员的奖励,而忽视成果转化者的激励,影响了成果转化人员的积极性。
四、构建高等教育教学的产、学、研共生性问题新思路
(一)创建产学研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的优劣对产学研合作影响重大,共生环境包括经济环境、信息环境、社会规范环境,其中,政府在产学研共生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当为产学研合作创造条件,优化产学研共生环境。(1)政府应当创造充分、透明的市场信息环境和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政策引导,为产学研共生发展创造条件。[4]虽然针对我国产学研信息不对称问题,已经建立了中介市场,但是,中介机构在体制上缺乏独立性,因此,政府应当减少对中介机构的干预,给予其充分自主权,明确政府与中介机构的职能,理顺双方关系。(2)政府应当转变职能,给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创造条件,从宏观上引导而不是干预双方合作,增强各方经营自主权,制定明确和广泛的优化政策。比如: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给予资金支持以及制定合作优惠税收制度,鼓励产学研协同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技术方面的创新,从而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3)政府应当健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在1982年就已经制定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但是对于知识产权归属及界定过于理论化,缺乏可操纵性,法律法规制定明显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很多诉讼案件发生,因此,应当在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就知识产权共同创造进行明确划分,规范知识产权归属,化解知识产权引起的争议。(4)针对产学研的诚信问题,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够避免合作各方的短期利益和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与层次,增强共生的稳定性。
(二)产学研相结合,构建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在于人力资源、技术和信息等方面。企业的优势就是为大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并且对技术进行更新改造,还能为高校提供资金支持,因此产、学、研相结合模式正是人才培养、人才实践和人才使用的有机整体。产、学、研共生是一种技术革新的平台,在科学研究和新技术运用过程中,产、学、研较好地利用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高校与科研院所应当在共生中主动寻找研究项目,促进研究成果在共生中的运用。高等教育应该为产、学、研共生技术革新培养企业研究和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根据企业和社会需要,将最新科研成果与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大学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塑造,灵活进行学科建设,引导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需要。另外,企业也应该积极同高校进行合作,共建实习基地,不断完善大学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工作,同时企业员工也可以定期到高校进行短期培训,尤其是对于高层次的人才要进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方面的训练。伴随着产、学、研共生要求,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和使用,人才优势也尽可能得到“嫁接”;建立人才使用和人才输出机制,高度关注人才的输出和变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创业或到企业从事各种产学研合作工作。科技人员经本单位同意,可以采用录用、聘任或兼职等方式在企业工作。科技人员在兼职期间从事与原单位知识产权不相关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时,可以不必经原单位同意。产学研合作开发项目的技术成果,属于联合体各方共有。如属合作前的成果,双方应以合同形式阐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激励本单位技术人员从事产学研开发,加快科研成果的转移和转化。
(三)建立高校技术成果转化评价与激励机制
产学研各方应当转变观念,把科研成果转化融入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1)高校在对科研人员进行职称评定或晋升时,不仅要注重科研水平、专著发表等硬性指标,还应该对科研成果开发运用及其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给予同样地位,甚至更高的地位,只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作为考核的重点,才能够提高成果转化率。因此,大学和科研院所应当重视横向课题的申报,对于横向课题应当给予更高的奖励,激励高校科研人员同企业合作,共同申报课题。另外,大学和科研院所应当以科研成果转化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对现行大学技术成果转化评议机制进行改革,让企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到科研成果的评议中,建立客观的技术成果转化评价机制。(2)政府应当改变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课题申报单一主体现状,积极鼓励产学研三方相结合共同申报科研项目,进一步深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另外,政府应当制定政策,完善高校科技立项制度,在科技立项时更多考虑社会需求,而不单单以个人兴趣爱好为目的,采取措施支持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课题的申报,积极引导高校重视社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目的进行科学研究,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3)企业是科研基金投入的主体,也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因此,应当完善企业对科研基金的立项、监督和验收工作,让企业科研技术人员积极参与高校技术成果转化的评议,提高科研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益。
(四)创新共生模式,提高质参量兼容度
产学研共生模式很自然会影响到产学研结合的效率,从共生组织模式来看,产学研合作主要包括点共生、间歇共生和连续共生三种方式。点共生是指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偶然合作而形成的共生关系,交易是一次性的,这种合作形式的特点是随机性和不稳定性。间歇共生是指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一种短期松散的合作关系,表现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接受企业的委托代为开发研究项目而形成的共生关系,与点共生相比,间歇共生具有一定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交易也不是点共生的简单相加。连续共生是最为稳定的一种共生关系,是指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交流通过一个共生界面进行,合作双方不具有机会主义倾向,表现为合作各方投入各自优势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协同开发研究新项目、新产品,所形成的共生关系就是连续共生。连续共生也称为互利共生、一体化共生,这种共生方式是较为理想的产学研相结合共生模式,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应当加强合作,深化共生合作水平和层次,加大合作模式创新,提高产学研质参量兼容度。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同发达国家相比严重偏低,目前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大约是25%左右,离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差距太远;另外,我国产、学、研相结合模式仍然停留在低水平阶段,譬如“技术转让”“委托开发、咨询”这种初级合作模式占四成左右,联合实体这种高级合作形式数量少,并且成功率也不高。如何推动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本文从高等教育教学入手,从产、学、研共生角度构建高等教育教学的产、学、研共生性问题新思路:创建产学研共生环境。产学研相结合,构建人才培养的机制;建立高校技术成果转化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高校主导型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合并生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效地实现科技成果的转换,迎合知识型经济发展对产、学、研合作方向的要求。
[1]Henglong Ding.Constructing the Mechanism of Production-Leaming-Research 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0(5),126-130.
[2]刘洋,丁云龙.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进化—一个共生进化视角的透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1):43-49.
[3]张雷勇,冯锋,肖相泽,等.产学研共生网络效率测度模型的构建和分析:来自我国省域数据的实证[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3):43-49.
[4]张雷勇,冯锋,肖相泽.共生网络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J].中国高校科技,2012(7):22-23.
[5]Normah binti Othman.An Assessment of a University-Industry Partnership in a Malaysian Univers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may 2011(8),94-102.
[6]Lingyun Wang.Exploiting Enterprise-University Cooper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SMEs[J],Journal of US-ChinaPublicAdministration,August2011(8):937-943.
(编辑 郭继荣)
F204
A
1673-1808(2014)04-0042-05
2014-04-05
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高等教育教学的产学研共生性问题研究;课题号:SSKLZDKT2013134。
王晓亮(1974-),男,山西太原人,晋中学院审计处,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
郭媛香(1963-),女,山西榆社人,晋中学院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