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专业建设中的要项 强调教学实施中的抓手
——我校在提高专业教学有效性方面的几点做法
2014-04-16边风根周国保陈亚平
边风根 周国保 陈亚平
(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
中职学校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后,办学重点已由规模扩张转变为内涵建设。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提高专业教学有效性是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这一内容,学校应该认真研究培养对象——中职学生,以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育人。
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招生对象的转型,中职学生在入校初期普遍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偏差、学习能力相对不足;二是害怕传统的考试,或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三是对实践课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比对理论文化课的兴趣和能力强,“听不懂”是部分中途退学的学生常提及的原因;四是对自己不能准确的定位,意志相对脆弱,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五是遇到同学纠纷或学习困难时,往往容易冲动,果断有余而慎重不足;六是在自信方面略显不足,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及今后的工作能力。
中职学生这些特点给教学工作、特别是专业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现状提高专业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中职学校面前正要解决的问题。我校采用了“突出专业建设中的要项、强调教学实施中的抓手”的几个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在专业建设方面突出两个“要项”
在专业建设方面,着眼提高专业教学的效果,学校突出了其中属于基础建设的两个要项。一是打造一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完善一批专业训练必须的专业实训设施。
(一)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 “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
举办专业教师技能展示活动,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着实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我校已举办多届教师技能展示活动,学校按每个专业选取一位教师、确定一个主题、进行一堂技能课展示,举办技能展示活动,即是对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理念和发展潜力的检验。在技能展示活动中,参展教师表现出了高度的自信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展现出了高超的专业技艺和扎实的基本功,体现出了各个学科专业技能的特色,并有所创新。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推门听课”,加强对老师的管理与指导:
“推门听课”制度是我校加强对老师教学管理及指导的有效措施之一,听课老师不打招呼,在上课铃响之前可以进入任何一间教室听课。推门听课既提高了授课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又为听课教师提供了学习提高的机会,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开展公开教学研讨课活动,推动教师交流:
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公开教学,组织有关老师听课和评课。听课教师做好听课记录和评课准备。评课时,主讲教师一般先作教后反思,总结这节研讨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评课教师不但肯定其优点,而且必须重点针对该课的不足之处展开研讨,目的帮助所有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学生普遍对公开教学进行褒评,认为公开教学中老师教得好,学生听得明白,学得扎实。公开教学,促进了教师共同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推行“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近几年,随着学生数的增加,教师也得到了补充,这些新补充的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且大多为非师范高校毕业生为主,他们对工作充满激情,具有新思想,但也存在教学理论及经验缺乏的问题,为此,我校积极推行“老带新”的措施,具体来说,就是为每一位新教师落实一位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老教师担任其师傅,规定了“师、徒”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强调、鼓励教师成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
为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我校所有教师都参加了高新考证,并取得了操作证书。对专业课程的教师,学校鼓励他们积极申报相应系列的职称,目前已有部分教师在取得教师资格职称的同时取得了其他系列的职称,成为“双师型”教师。但由于我省部分专业系列职称不对学校开放,为此学校要求教师积极申报高级工或职业资格考评员,成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
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不断“充电”,适应时代要求:
知识更新速度快是新时代的特点,为适应这一特点,我校认真抓好教师的教训工作。一是每年都向省教育厅积极争取培训指标,选送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中职教师的培训,到目前,我校已有48人次参加了此类培训。二是校本培训,主要是针对青年教师,这部分教师大都不是师范院校毕业,未经过系统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为此我们定期举办培训班,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二)完善专业实训设施
加大实训投入、增加实训课时、提高学生兴趣。由于我校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再者大多学生对实训课的兴趣远大于对文化课的学习,因此我校多方筹措、积极争取,不断加大实训设施投入,近三年来,共投资1500多万元,建立一栋6700多平方米的实训楼,建立、充实和整合了化工、数控机械、电子三大实训基地和计算机中心,其中,化工实训基地是经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审批,列入江西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项目,已于2010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日前,经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的联合评审,确认我校为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
数控机械实训基地,建立了128个工位的钳工车间、购置了数控车床、铣床、线切割、电火花、普通车床等设备;电子实训基地更新了电子实训装置、增加和完善了拖动、维修等实训室;计算机中心,在增加计算机数量的同时,将以前散落在不同地点的机房,集中在新实训楼内,提高了教学效果。
专业建设中有了这两个“要项”,就可以“以点带面”来完善其他方面的建设。可以围绕师资和设施开展教研教改和教学创新。我校在校本教材建设方面,就是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师能力状况,安排编写任务,近年完成《基础化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控仿真实训指导书》等校本教材编写。专业科和教研室每年都会根据实训设施完善,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课程。
二、在教学实施过程强调三个“抓手”
在教学实施过程,围绕提高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强调一头一尾一过程的三个“抓手”。“一头”指是紧抓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一尾”指是主抓实践性教学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一过程”是指严抓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管理。
(一)紧抓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中职教育中,专业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是看德育工作及德育教学的质量。学校重视德育教师选聘和素质的提升,要求德育教师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做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教学中,案例教学、互动教学、主题讨论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不断尝试并灵活采用,VCD视频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普遍采用。在新教学方式下学生有机会参与“协作”和“会话”,感知、认知和领会德育精髓,自发完成思想品德的“意义建构”。在德育课程方面,我校的目标是让德育课不但成为一门寓教于乐的文化课,而且成为一门指导学生成人、成材的实用课。
另外,我校强调在体育、语文、现代礼仪、专业课程和实习环节等教学中融合思想德育教育;利用正规课时后安排的“第七节课”,穿插安排职业规划和职业道德等德育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感知自己将从事的职业,从而热爱自己的专业,安心于职校学习;结合周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学校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提高德育工作和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主抓实践性教学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中职学生的技能是通过实践性教学训练出来的。实践性教学对专业教学有效性影响不言而喻。实践性教学分校内和校外。在多数情况下,不是所有学生都能顺利被安排到校外进行实践性教学,校内训练成为通常选择。因而实践性教学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成为提高专业教学总体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首先重视利用现有实验、实训设备开发新课。例如,原先高效液相色谱仅安排对羟基苯甲酸混合酯的归一法测定实验,为让学生更全面掌握高效液相色谱的操作技能,学校教师开发出“HPLC外标法测定有机酸”等新课,用于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例如,一个化工实训基地,拥有众多设备,不光可以胜任化工单元操作这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而且通过进一步开发,用于化工识图、化工单元操作、化工管路与设备、工业电器与仪表、精细化工工艺等课程的实践教学。若围绕化工实训基地设备进行综合化的课程开发,则可以颠覆原来的课程设置,形成一门综合化的课程,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会明显加强。
其次,强化实践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教学常碰到设备不够用情况(因为贵,不可能买很多),为此,除了从教学组织上采用循环教学方式解决外,更为有效的办法是用经济、实用的仿真软件进行教学,它可以解决前期训练,而真实的设备仅为学生提供后期训练。例如,我校工业分析专业教学中,已采将气相色谱仿真软件用于气相色谱仪操作的仿真训练,化学工艺类专业已将化工单元仿真软件用于化工单元操作的仿真训练、将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仿真软件用于化工产品生产操作的仿真训练,机电类专业已将数控仿真软件用于数控仿真操作训练,电子类专业已将电子线路仿真软件用于电子制作实训。仿真训练效果明显,且经济实惠。
(三)严抓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管理
建立热线、加强与学生的联系:
利用学生的周报表,在周报表内设立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一栏,建立联系热线,对周报表,我们每周装订成册,教学部门的管理人员都要认真审阅,对反应出来的问题认真进行调研,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人员,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对学生进行解释。对学生表扬的教师及事件,及时通报,作为经验介绍,全校推广。
学生评教、引导教师博取学生喜爱:
在中职学校,由于学生的成绩难以比较,而管理人员又没有足够精力深入每一位教师的课堂,因此学生评教就成了重要的评教手段。我校评教措施是由教务科安排每学期在全校各班中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情况问卷调查,评价结果个别告知。对问题较多的教师找其谈话,共商解决问题的对策;对评价好的教师,让其总结教学经验或通过公开课教学来展示。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建立教学巡查制度、保证正常教学秩序:
为严肃教学纪律、规范教学秩序,我校建立健全了巡查制度,由教学部门的领导值班,不定时对教学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有:教师上课纪律、教学情况、教案、学生纪律等。
三、深化教学改革、实施其他措施
继续深化教学改革: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置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多样性(选课),学校每年都会修改专业教学计划,调整课程设置。另外,对于专业课程教学,学校要求专业课程教师不断提高其内容的新颖性。目标是让学生学习有用的课程和专业知识,训练现代企业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或工艺所需要的技能。为了使学生乐意学习、容易弄懂、花更少的精力就能掌握,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寻找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增加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参与的教法;另外,学校经常组织公开课教学,通过公开讲课、听课和评课来探讨教法,提升教学水平。教学手段上,学校创造条件,并鼓励教师采用VCD视频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尽可能用更直观、更容易让学生明白事理的工具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开发有效性教学资源:
首先,注意挖掘学校可利用的所有现有资源。例如,每年暑假迎新中,学校会轮流安排导游专业学生做向导,为参观来校参观“准新生”及其家长介绍学校特色和设施,有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做起导游来有模有样;又如,有些机电类专业的班级在金工实习期间,老师会利用晚自习期间安排学生观看“金工实习”录像,这种资源利用对第二天的实习教学非常有利。其次,加强校企合作,扩充校外教学资源。通过校企合作,我校某些班级曾经到TCL公司、裕同纸业有限公司、天津碱业公司进行较长时间的进行顶岗性质的生产实习,效果都很好。
实行考试改革、引入多种形式评价学生的方式:
一是考试方法的改革。在中职学生存在一个的问题是怕考,特别是传统意义上的考试,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可谓是想尽办法。我校也在积极试行考试方法的改革,就是加大实验、实训内容在考试成绩中的比例,甚至将实训单列为一门课;建立考试题库,平时加强针对性的练习;提倡将考试重点放在分析应用上、反对将重点放有死记硬背上。二是建立教考分离的统考制度。为提高教学专业质量,我们借助普教的经验,对部分文化基础课程试行教考分离。
积极组织技能大赛、激励学生学习兴趣:
普教看高考,职教看大赛。这是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及领导的共识,我校自2005年开始组织学校的技能竞赛节,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这既是为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竞赛选拔选手,更重要的是对教学工作的检阅,竞赛的内容既与上级部门组织的竞赛接轨,又有学校的特色。我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江西省及全国组织的有关竞赛,参赛成绩逐年提高。
在突出要项、强调抓手的同时,其他方面工作和措施应随之跟进,否则难以实现整体提高。作为一所成长中的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为提高学校专业教学的有效性,“突出专业建设中的要项、强调教学实施中的抓手”是我校目前较佳的选择,实践证明操作性好,能引领学校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