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的断裂与矛盾
2014-04-16苏秀扬
苏秀扬
杜甫《登高》诗题一作《九日登高》,这是诗人于大历二年(767)年九月九日漂泊夔州时的拔山扛鼎之作,被誉为“杜甫七言律诗第一”。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社会仍是一片混乱,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
一、时空的断裂与自由转换
诗歌在有限意象组合中浓缩了大量意义,从纵(时间)、横(空间)维度去建构意象,使诗意别具一格。登楼是为了打破位居地面时的视野局限,开辟一片穷通万里的审美体验。
1.因登高而打破空间的视野
打破空间的视野主要指登高所见由实而虚。眼前所见的“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构成一幅立体的空间画面,诗人由上至下,由下至上,俯仰之间使情与景相容;诗人近观远眺,情兴与物象相连。句句不离登高,字字突破视野。“无边”“不尽”写出空间之阔远,无边无际,“万里”,说明距离在万里之遥,则非视野所能及。
从更寥廓的意象中去探究,登高所见的景观已经形而上,成为生命之秋、人生长河的典型意象。萧萧下的“无边落木”“滚滚而来”的长江,象征永恒的悲凉和亘古不变的宇宙,展示了深沉的宇宙意识。
2.因登高而延伸时间的久远
“悲秋”,点明萧瑟衰败的时令;“落木”,暗示已是晚年,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短暂,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常作客”,表明漂泊不定是常态,漂泊他乡是长久的,不断的。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是迟暮之年百病缠身。
诗人有意放大现实时间“常”和“百年”,写出长年飘泊之苦,经常羁旅之愁,年老多病之叹等。同时秋天、落叶、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个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3.因登高而将有限与无限自由转换
诗人善于将眼前有限的时空与无限的时空进行转换,化空间为时间,或化时间为空间,达成时空交织。“万里”与“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句有机结合,组成更为丰富的意境。江天无情,人生有恨,人生的苦难“代代无穷已”,恰似这铺天盖地的“落木”和滔滔不绝的“长江”,两者在此顷刻间相遇。同时,落木苦短,却代代无穷,长江永恒,却年年重复。登高之时空交错,牵动诗人五味杂陈的人生况味,这况味秋风卷不去,江水流不完,真是思更甚,愁更浓。
二、内容的断裂与有意重组
诗歌语言不同于常规语言,诗人通过意象的组合与割裂完成诗意的传递。文本断裂之处是指诗歌中没有写出或没有明示的,往往蕴藏深层的意义和滋生新的意义,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填充、想象、思索才能体味到的内容、思想及情感。
1.描摹意象是似断实连
开篇从细微之处着眼,排列了“风”“天”“猿”“渚”“沙”“鸟”等六种似断实连的意象,每种事物后边都用一个字或词巧妙恰当地加以形容。没有秋,便不会有“风疾”“天高”和“猿啸哀”的所感;不登高,便不会有“渚清”“沙白”和“鸟飞回”的所见。接着从大处落笔,用特写镜头,写登临高处所见到的两大壮观景象,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滔滔的长江之水波涛汹涌,滚滚而来。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诗人登高览胜,时空交错,物我相照,登临之作便会蓬勃而生。其实诗人登台所见,并非只有这些意象。登高所见,经常有“孤雁”“翠微”“落日”“花草”“烟雾”等,但诗人都略去不写。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只选夔州最有特征的景物,突出昊天无极,秋高万里,长风鼓荡,江流千古,凡此种种,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正道尽了诗人一生忧国忧民的内心苦难和亘古悲情。
2.叙事抒怀是欲言又止
因内容的剪辑和组合而产生的空白,使之在整体结构中产生一种新的意义。语意相属而语辞中断,留下的空白就大,供读者联想、想象、再创作的余地也就大。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必须对生活加以取舍,讲究以有限的文字,传递更多的信息,从而达到“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短中见长,浅中含深”的艺术效果。
(1)“独登台”的原因是什么?文面只写“百年多病”登台,暮年多病,独自登高。为什么独自登台?一是登台源于九九重阳。重阳登台本应家人一起,可是杜甫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做客并登台,写尽孤病之态。二是登台源于“常作客”。“常”与“长”能否互换?“常”是经常,是动作的反复,“长”,是长久,是时间的久远。“常”作客,突出身世飘零,羁旅他乡。为什么要常作客?从知人论世的维度去分析,不言而喻,有家难回或无家可归的羁旅之愁。
(2)“艰难苦恨”的原因是什么呢?表面只写“繁霜鬓”,两鬓斑白,年华已逝。白发丛生,两鬓染霜的原因呢?文本近乎空白。诗中没有明写的空白正如杜甫在《登楼》中写道的“万方多难”。观照全文,“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一是国之危难,藩镇割据、兵戈不息,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想为国家出力,却无能为力。二是家之艰难,独自漂泊,颠沛流离;三是浑身是病,白发丛生;四是民生的艰难,尽管没有描写十室九空的情状,但无人不能从中体验到杜甫的忧愤和无奈,“万方多难”、时世艰难必定是潦倒不堪的根源。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诗人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危楼落日,忧端难掇,聊吟诗以自遣,如斯而已!
文本断裂处,悄无声息地达到一张一弛的艺术效果。
其实,断裂并不等于虚无,它是另一种形式的实体,它本身含有不尽的韵味,“诗在有字句处,诗之妙在无字句处”。断裂造成审美心理中的压力和张力,体现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从而产生“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的审美效果。
三、人事的代谢与宇宙的永恒的矛盾
诗人无意片面描摹自然景观之庞然大象,而是要在壮怀激烈的昂扬主观中寻找自然万象与内心的契合点,彰显自我的悲剧意识,这是天人合一的大心。宇宙的永恒和人事的代谢的矛盾,造成强势的动荡与碰撞,将内心深处胸怀激荡的情感投射在诗句之中。
1.天地雄浑之境,彰显宇宙的永恒
开篇描写秋风之怒号、天空之寥廓、猿声之凄厉、江渚之清寂、河沙之冷白、鸟飞之回旋,突出风急天高的苍凉寥廓宇宙的永恒,使人如临其境,如观其形,如见其色,如闻其声。
“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为什么写“落木”不写“落叶”?屈原《湘夫人》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林庚先生《说“木叶》中已作全面分析,强调落木的空阔、疏朗、干燥。“滚滚”不仅突出长江汹涌之状,气势浑涵,而且突出宇宙的无垠、历史之绵长。“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让人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
正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苏轼《赤壁赋》有“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等等,诗人都不由自主痛感营营小我之渺小,感慨宇宙之永恒,人生之短暂。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悲壮而邈远的意境。
2.百年多病之我,凸显艰难苦恨之深
诗人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把笔触由落木、流水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人生无常、人事代谢的感慨。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让人心生韶光易逝的感慨,又引发飘泊的生涯何时是尽头的忧思。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让人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人物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不尽长江滚滚流来的是什么?分明是难以排遣的愁绪;无边落木,落下的是什么?也分明是挥之不去的忧愤!真是落木、流水无情,人生有恨。
离家万里,漂泊天涯,孤身一人,抱病登高,又逢霜天,木落之秋,飘泊一生、潦倒一生、苦难一生的杜甫岂不悲从中来?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因此,诗中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个人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不像李太白那样豁达豪放。他异乡飘泊、白发日多,多病残生,犹心系万里,志念悲秋;流寓之客,多病之身,犹不能消散这忧国忧民的诗心。
四、新停浊酒与借酒浇愁的矛盾
“新停浊酒杯”的“新”是反常姿态。古代文人嗜酒,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曹操诗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有“举杯消愁”之句,宋人有“美酒如刀解断愁”之句,杜甫也不例外,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今天为什么突然为一杯酒而感叹呢?
1.杜甫酒杯为何反常“新停”,是“潦倒”“繁霜鬓”
双鬓凝霜,不是新停的理由。那为什么“潦倒”“繁霜鬓”?一是因为“艰难苦恨”,国难家愁。借酒消愁,可能是一个人暮年绝望感伤中的最大甚至全部慰藉,此说在诗中无法说通。二是诗人因“百年多病”停了酒。此说虽有理,但笔者认为,他即使无病,因为穷困潦倒,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即使有酒喝,也忧心如焚,想必“停杯投箸不能食”(李白《行路难》)。
2.为什么是“新停”不是“已停”?
“停”是表示某种动作状态延续途中的一时中断,或许是一人登台,独饮浊酒,无亲朋相伴,慢慢举起销忧解愁的酒杯,停在嘴边,表明饮酒不断、未曾停杯过,只是此时此景难以下咽。“停”或许是“废止”,动作已经中断不再延续。“新”,指初次出现,“已”指动作完成。正如“繁霜鬓”的“繁”,是“使……繁”之意,如果换成“已”则表明诗人早已两鬓斑白,着一“繁”字,则更显“苦恨”之情日深,愁肠百结使白发日长,白发又惹恨添愁。这也是“繁双鬓”,词短意长,最有意味之处。
用新停浊酒与借酒浇愁的矛盾,表达内心的忧愤、无奈等复杂情感。其实,无论是“一时停饮”还是“护病断饮”,无论“新停”还是“已停”都一样打破了既有的平衡感。现在连浊酒也没饮或不能饮,岂不是悲中添悲,愁上加愁!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
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笔者更赞同“新停”是“一时停饮”,有酒也难以下咽,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惟其如此,方能突出杜甫饱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之悲,志士空老之叹,忧国伤时之痛等万般愁绪。诗人的百感交集的矛盾心情尽展无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诗人举重若轻,无限悲凉,曲笔为之,尽在杯中,实在是让人气夺。
综上所述,《登高》一首,正如金性尧以为本诗“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真切领悟到胡应麟“杜‘风急天高一章56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诗薮》)的评价之实。
[作者通联:福建龙岩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