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更合童心的写字教学

2014-04-16姜艳琰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4年4期
关键词:习字运笔练字

姜艳琰

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了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侧重于书写技巧的讲解,并配以机械、单一的训练。写字是一项技能,技能的达成的确离不开方法的指导和操练,然而抽象的技巧、方法在缺乏生动演示的前提下,低年级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的手部肌肉尚未发育健全,自控能力还很弱,机械的练习带来更多的是疲劳和乏味。所以笔者认为,在低段的写字教学中,教师更应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习字,让写字教学更合童心。

一、练字先静心

练字先静心,这是学习书法最重要的部分。可一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这就需要教师在行之有效的实践中慢慢熏陶出孩子的静气。在教学中,笔者借助音乐的功效,在学生书写前播放一些中国古典民乐,营造良好的写字氛围,同时要求学生做好以下几点。

1.整几案。朱熹在《熟读精思》一文中提到“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读书如此,习字更需如此。笔者常常看到学生侧坐在杂乱的桌子一角,斜着身子,手臂下垂,只靠手腕抵着桌角写字,字越写越往右,身子也跟着移向右边,字写得歪歪扭扭,极不整齐。究其原因是凌乱的桌子使写字的空间变小,本子无法移动,手臂无处安放。可见,桌面整洁才能使本子上下左右移动,与视线始终保持直线,保证书写姿势的正确。更重要的是,桌面的整洁提升了写字的神圣感,使学生产生“写字是一件必须认真对待的事”的想法,态度也就恭敬了。

2.调呼吸。心理学认为,深呼吸可以让人放松自己,舒缓紧张兴奋的心情,让心情恢复自然平和的状态,所以在整理好桌面后可以让学生做几次深呼吸。

3.正双姿。“双姿”指的是坐姿和握笔的姿势。练字先练姿,只有正确的写字姿势才能提高书写的速度和质量,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每次写字之前教师都应先让学生明确写字的姿势,看看三个“一”是否到位,即“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有一拳,手离笔尖要一寸”;握笔姿势是否正确,即“大指二指对齐捏,三指在下来托起,四指五指往里卷,笔杆离开虎口处,拳心要空腕用力”。可以借助儿歌纠正姿势,同时让学生端坐1分钟之后再开始习字。

二、指导讲情趣

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自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横竖撇捺、提按顿挫都需要教师作细致的讲解。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在写字指导时应注重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将复杂化为简洁、沉闷化为轻松、抽象化为具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练习写字。

1.譬喻解说。学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教学中,学生书写有困难的笔画,教师要巧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学生常把竖弯钩的弯处写得较为生硬。这时,教师就要形象地说:竖弯钩就好像水中游动的鹅在曲项向天歌。弯处要自然地写成柔和的弧形状。这一形象的比喻让学生很快地记住了竖弯钩的书写要领。又如,有学生在独立书写时,把“千、重”等字的第一笔撇写得太斜了。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可诙谐地说,“千”字头上的撇像帽子,写得太斜戴不牢。这样的寓教于乐,学生既掌握了运笔的方法,又增添了写字的情趣。

2.节奏增趣。书法与音乐都有节奏,书法的节奏就是轻重缓急。为了帮助学生体会书写时运笔的轻重缓急,笔者借助音乐节奏的强弱帮助学生体悟。如写点,要求写得如水滴,那么它的运笔就是轻起笔、重落笔、轻回锋。用音乐来表示就是“嚓—嘭—嚓”,“嚓”表示轻,“嘭”表示重。学生边写边说,兴致高涨,在体会运笔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书法的节奏美。

3.直观演示。教学中教师可以摒弃抽象的讲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直观教学,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个笔画或汉字的运笔技巧,出示几个书写有问题的字让学生给这些字“整容”,结合某一类字(如提手旁的字、宝盖头的字、心字底的字等)的结构特点,利用部件拼凑的方法(即教师事先将需要书写的汉字在卡纸上写好,然后沿笔画将各部件剪下来用于演示),帮助学生掌握不同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笔画间穿插的规律等。

4.评价促写。写字的指导也体现在激励评价中,比如在写得特别好的字上打个五角星,敲个可爱的章,集满几个星或章可换更高级别的奖励。在写得不够好的字上改动一下,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不足在哪里。除了教师对学生的批阅评价,还可以采取自我批阅评价、生生互阅评价、家长批阅评价等方式,最终提高学生的自我审美能力和写字能力。

三、方法求多变

进行写字训练不一定非得拘泥于纸笔,在日常训练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写字训练。

1.扶手润字。古人提倡蒙童初学写字时可“扶手润字”,即手把手地教写。对于刚开始习字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这个方法无疑是必要的,有利于学生体悟书法用笔的变化,结构疏密的安排,点画轻重的运用。由于班级人数的增多,人人手把手地教不太现实,我们可采用“手心练字”的方法,即在自己的手心写字,师生间、生生间利用空余时间彼此反复练习,犹如游戏,一来二往,行笔的轻重缓急自会慢慢感悟。

2.清水习字。即用手指蘸水写字,可以写在桌上,也可以写在地上、玻璃窗上,由于没有了“坐端正”的要求,没有了“田字格”的束缚,写字变得非常开心,学生们往往乐此不疲。

3.冥想摹字。写字总有一个临摹的过程,冥想摹字就是让学生观察字帖上的字之后,记住字在格子中的位置,字的笔画长短安排,然后离开字帖在脑中冥想,浮现字形。

4.游戏练字。比如可以几人一组,一人一笔合写一个字,摆部件组字、你写我猜,等等。

四、习得循规律

古人习字有“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分别是:(1)点为侧;(2)横为勒;(3)竖为弩;(4)钩为趯;(5)提为策;(6)撇为掠;(7)短撇为啄;(8)捺为磔。这也是我国书法的运笔法则。《法书苑》有言:“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可见练好基本笔画是练字的关键。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就应遵循习字的规律,不必字字讲解、笔笔分析,课文后面的生字指导学生认真写,重在正确,而8个基本笔画则反复练,20个基本字即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如水、口、人、心等)和偏旁部首反复练,要求写美观。

对于字的间架结构的把握,可采用找准“压线”笔画的方法,即找准田字格中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一笔,然后来安排其他笔画的位置。这样突破重点,字的框架大致能摆放合理。

汉字虽然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最基本的笔画,找准最关键的位置,反复练习,便可以举一反三,形成技能。

常言道:“字无百日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好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能否坚持则与学生的兴致和态度有关。如果我们的写字教学能合乎童心,练字效果势必会显现,习字中蕴含的文化也定能渗透进学生的心田。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中心小学 315000)

猜你喜欢

习字运笔练字
习字让生活更美好
芭蕉上练字
浅议小学生习字入体方法
王献之依缸习字
字钉运笔
练字真的好烦啊
爆笑四格
浅谈水墨画中的“笔、墨”
学会放弃
“练”而不“习”,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