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三道岭

2014-04-16李钟鸣

新疆人文地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段长蒸汽机车南站

李钟鸣

三道岭人用他们默默的奉献铸就三道岭跨世纪的恢弘乐章,三道岭人用他们的坚守让“忠诚”二字显得具象,谨以此组照片和文字表达我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忠于职守接力奉献的三道岭人的仰望。

年轻的时候,我曾有机会去三道岭采访,那时交通极不方便,依稀记得坐了几乎一整天的火车抵达哈密,又换乘汽车颠簸,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一座热火朝天的煤矿,一群远离都市按部就班忙碌的人,一个略显简陋确又繁忙的小站,一列列满载煤炭的蒸汽机车铿锵有力地来来去去,就那么的被搁在兰新铁路边上的荒凉戈壁中,在大地深处淘“金”。从那时起,我将三道岭收藏在我的记忆中……

再次关注三道岭,是看到我的一干挚爱摄影的票友“新疆老兵” “沙漠风”“哈密苦咖啡”“天天向上”的一帧帧气贯长虹的反映三道岭矿蒸汽机车题材的摄影作品,勾起我藏秘心中的念想。人未动,心已远。记忆之门一旦被打开,我仿佛被魔咒缠身,立马收拾行囊抄家伙,招呼着同样猴急的朋友们启程,拍片子,寻梦,目的地——三道岭!

走进三道岭

通达的高速路,让三道岭不再遥远,沿天山山脉向东行驶,“百里风区”拔地而起的是连片的风力发电“林带”作业区,吐鲁番盆地那古朴的“葡萄干晾房”与石油开发的钻探机,“磕头机”纵横交织,苏醒的农田里勤与耕作的维吾尔族老乡们抡起坎土曼松土犁地,即将贯通的高铁线路,挺拔着身躯不时的沿着山脉与我们不期而遇。

这片古老、沉寂很久的土地,与我们这个伟大的发展时代同步,美丽中国,魅力新疆充满勃勃生机。“这条路几个月不走一趟,你都会感到陌生”,同行的摄影师“毅力视觉”,是这条线上的常客,喜欢在库姆塔格风驰电掣飙车技的他,说起近些年沿线的变化更是赞叹不已。

因为这座曾经在整个西北地区赫赫有名的露天矿而崛起的三道岭是很独特的,行政上虽然它隶属哈密地区管理,属于哈密的一个区,但因曾经的哈密矿务局如今转制的璐安新疆煤化(集团)本部皆设置在此。迄今为止,它依然保留着企业办社会的基本格局,政府在这里设有一个级别很高的社区办事处,坊间说三道岭是镇,是因为这座老矿带动的繁荣让它在这片亘古戈壁中崛起,官方说他隶属哈密的一个区,三道岭人就或多或少地感到委屈,一位了解三道岭行政区域划分的张先生告诉我:“城建规划列不到大盘子里,三道岭‘城区的扩张和发展改造全得靠企业自己。”

穿行在三道岭矿区和三道岭小镇,你会恍然感到时光仿佛在这里凝固,与颇具现代化小城相隔不远的就是三道岭矿的百里矿区。硕大的矿坑里,经过半个多世纪三道岭人的辛勤耕耘,层层叠叠的矿田如 同无言的字行,记载着三道岭三代人为这个企业承上启下的“长征”接力。已经服役近30年的蒸汽机车,依旧满载着“乌金”从那天坑般的坑底费力地喘着粗气爬坡,那巨大的车轮与钢轨铿锵有力的摩擦发出律动的轰鸣似乎是奏鸣着跨越世纪的交响,我被震撼了,脑海中突然跳出这首世纪交响的主题《向三道岭致敬!》。

今年,我先后两次前往三道岭矿区拍摄,如果说,开年第一次的前往是被三道岭影友们所拍摄的蒸汽机车的精美作品所惑。那么,再次的前往,我是被三道岭人那沉淀的情怀和蕴藏在人性中的那份质朴,那份坚持,那份与企业共命运的忠诚所感动……

杜段长和他的南站

在三道岭拍摄,我有幸认识了杜保恩段长,和很多矿区干部职工一样,这位在三道岭矿工作了27年的他是典型的“矿二代”,谈起他的父辈们,他由衷的叹服:“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我们的父辈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三道岭‘援疆,天当被,地当床。”在这亘古大戈壁上建起了这座当时在西北独一无二的国有现代化大露天矿。“他们无怨无悔,献了青春献子孙,他们才是三道岭建设和发展历程中,勤于奉献,忠诚坚守,贡献最大的功臣……”说完这些话,杜段长有点哽咽,他的眸子里湿润了。

杜段长管辖的矿区运输总公司南站,承担着三道岭矿“疆煤外运”的重任,目前南站有5台蒸汽机车和4台内燃机车,“人停车不停”的南站运输段,为确保煤炭运输,确保与柳树泉国铁编组及时倒装,杜段长和他的工友们一年360天始终处于高密度的生产运行状态。去年,杜段长所在的运销总公司铁路煤炭外运共完成660万吨,完成计划132%,比去年增销256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每每谈及工作的成绩,杜段长总是把他视为兄弟的工友们挂在嘴边,他对我说:“我们的工人师傅们太可爱了……”

沉稳干练,风风火火的杜段长闲暇时喜欢摄影,也喜欢将所思所想付诸于笔端,定格在瞬间。他对我说他对这些蒸汽机车太有感情了,有空了就会拍几张,在杜段长的QQ空间我看到了大量的记录他们生产活动的照片。他在今年春节写的一篇日志,让我动容,题目是《向春节坚守岗位的员工致敬》,杜段长在文中写到:“虽然是春节,但南站依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为保障节日期间铁路煤炭外运工作的正常运输,运销南站的许多乘务员和其他员工依然顶风冒寒,坚守在生产岗位上过春节”。

陈立强是一名火车司机,现任倒班班长,今年已是他第25个春节坚守在工作岗位了,虽说春节工作量比平时大,但对他来说早已成为习惯。

已经开了20多年火车的机车司机杨江汉,他也不知道是在工作岗位上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春节,对此他觉得很愧对家人和孩子,当问到他新的一年有什么期望时,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希望这一年我们能保证安全行车,煤炭价格能上涨一些,我们也能多发点钱”。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美,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之美,令人感动,令人敬佩;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力量,一种以脚踏实地、不辞辛苦的工作精神为底色,以劳动光荣为基调,涤荡人们的灵魂,震撼人们的心魄,给我们补足了正能量。正是这些员工,放弃了享受与家人团聚之乐,在繁忙的运销南站,为保障煤炭外运,促企业发展,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默默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每一处岗位上,我们看到的都是他们的微笑,这就是运销员工特殊的春节。

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可以告诉我们,在这样的万家团圆之时,煤城三道岭有多少个干部职工不能回家过年,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乃至几个家庭的默默支持和奉献,但是出于岗位上的需要,他们舍弃了合家团圆的机会,仍然在各自岗位上忘我工作着、奉献着,他们无疑是值得尊敬的人。

张寿和他的包乘组

在南站“扒灰”区,我见到了正在备车待命的张寿师傅和他的包乘组。蒸汽机车的包乘组由司机,副司机、司炉和司旗4人组成,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一个班就得值乘12个小时。驾驶蒸汽机车的辛苦远远的超出我们的想象,不大的驾驶室里四面漏风,尤其冬季,机车行驶时,硕大的蒸汽机车锅炉散发出的高温与车外刮进的瑟瑟寒风交织,让他们始终处在“冰与火”的环境中……

张寿师傅也是“矿二代”,他已经在这条线上跑了25年,他告诉我,他的副司机刘传龙、司炉赛买、司旗老魏的父母也都是三道岭矿上的老工人,像这样由“矿二代、矿三代”组成的包乘组,在这条局铁线上还有很多很多。

冬季待班备车,蒸汽机车锅炉底排容易造成炉渣板结,这会引起机车排灰不畅,直接影响机车运行。为给下一个包乘组交好班,临近下班了,忙碌了10余个小时的张师傅依然和他的兄弟们顶着凌厉的寒风,在机车底部不停的烧火烘烤、拉纤子.

满城皆是东北腔

用满城皆是“东北话”来形容三道岭的“方言”之盛行,其实一点都不为过。那天,我去拍摄《张寿师傅和他的包乘组》,认识了包乘组帅气的司炉赛买师傅,当我和他攀谈时,赛买师傅竟然用一口流利的“东北普通话”与我交谈,让我很吃惊。问其究竟,赛买告诉我:“我爸爸妈妈都在矿区工作,我们三道岭的第一代师傅都是从东北过来的,长期的相处,他们也学会了‘东北话,我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长大的。”随后两天,我在三道岭与很多工人师傅接触,尽管他们的籍贯不同,但他们都说一口标准的“东北普通话”,这样的语言风格已经成为三道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其实,这种语言风格的背后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它起源于1958年第一批70多人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开进三道岭时,他们不只带来了技术、设备,还带来了浓浓的东北腔,如今他们已成了爷爷奶奶,甚至多数人已经作古,但他们的家乡语言却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不论亲疏,不论民族……

猜你喜欢

段长蒸汽机车南站
杭州南站上线“智慧平台”
蒸汽机车博物馆:时光慢递,后会有期
车坛往事4:引擎进化之屡次失败的蒸汽机车
测斜段长在井眼轨迹计算中的影响
张润秋北京南站有位好姑娘
截钢筋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