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 展大地精华 览自然之美

2014-04-16夏建国

新疆人文地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宝藏宇宙新疆

夏建国

这一年立春,大雪再一次覆盖了整个乌鲁木齐,隔着博物馆宽敞明亮的玻璃向外望去,看到院落进来时留下一行清晰足迹,这座五层的古堡式建筑物,明亮宽敞而且非常宁静,它坐落在乌鲁木齐市友好路的友好商场对面,周边高楼林立,友好路上车来车往,更衬托出博物馆的清净,仿佛就是时间隧道的两头。

因为对摄影的痴迷,我几乎跑遍了新疆美丽的山水湖泊、草原森林和沙漠戈壁,这仅仅是游览,新疆是个“宝地”,想要了解新疆并不是略走一遍那么简单,博物馆里“三山夹两盆”的模型,清晰地展示了新疆的地理地貌及地质矿藏分布,地表地矿模型就像历史的痕迹依序在这里聚集、组合、排列,展现出新疆的大地精华,自然之美,这里就是——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

宇宙地球厅

宇宙地球厅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说明了地球的地质结构组成,地壳演化过程及其初期活动的形式。宇宙之深邃博大,总是给人们无尽的遐想,万物生生不息,太空虚无飘渺,万物始于宇宙,而生灵栖息繁衍与地球,育万物容无穷也,宇宙浩瀚不尽深浅,地球就是宇宙一尘埃不为过之,地球近山遇水,清泉露水万物所需之根本,花草一木飞鸟走兽,随四季往复交替轮回,喜欢遥望那漫天星际,感到风在吹云在动,阴晴圆缺的月,总是给人迷茫和猜想。

宇宙大爆炸形成银河系,目前已知银河系有生命迹象的只有地球,围着太阳旋转的星球无穷多,知道的也只是八大行星,他们并肩生存相互作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地球在沉思中转动,“宇”实则为时光也,“宙”实则示为空间也。

生命演化厅

这一展厅主要展示了化石标本,再现远古地球的历史变迁,再现了远古时期古生物演化过程。无声的标本述说着每个时代的形成与湮灭,历史长河里侵进的古生物,在静默中解读不为人知的记忆编码,直视眼前史前远古化石,恐龙、鱼、鳄,骨骼清晰可见。大自然有太多太多的不解之谜,很想把这些化石用时间拼凑起来,只是人类的能力远不能做到。

宇宙大爆炸尘埃聚合汇集,不知道经过几十亿年后,地球有了孕育生命的水分子,之后再一个几十年有了微生物,一种蛋白质,第3个几十亿年后,地球上出现了原核细胞生物—细菌,再有藻类进化植物,也是几十亿年的过程。原核细胞生物到原生动物、宏体植物的形成,再后来几十亿年前,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出现,再经过几十亿年的漫长过程,脊椎动物又从鱼到两栖类、爬行类进化,几十亿年过后又进化到鸟和哺乳类,也许地球是45亿年的进化,也许更早也许无法说得清楚,但是化石足可以证明它是哪个时代的产物。

只有现代人称之的金属、非金属、能源矿产和宝玉石,才在这里一一有了标本,并且诠释了分布的所在地理区域。博物馆不仅承载复制远古场景的功能,同时也是现实世界的精彩微缩,这些矿物质左右着人类,因为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利用它,肆无忌惮地攫取,过度发掘的本身就是对地球的伤害。地球现在到处满目疮痍,山,剥离得不再俊美,大批的森林被砍伐而消失。我们看到了雾霾、沙尘暴、泥石流、洪水的肆意频发,地震海啸席卷家园,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人类的过失呢?

虽然,人类也在反省,但是远不及毁损的速度。博物馆里很冰凉,可以感觉到那些宝藏渗出的丝丝寒气,阳光也束手无策。现代化混凝土建筑里汇聚了几千年的文明史。那些精美的矿物宝藏原石是地球的某一器官,不知道受伤的地球如何复原康复。

博物馆的沉思

每一天来这里的人都在看什么?他们对视而过,看得那么认真和仔细,脚步或疾行或踯躅,了解到的是知识,看不到的是地球的眼泪。看到更多的孩子,他们一脸好奇,全神贯注地聆听传奇地球的历史,精心调制打出的柔美光束,映射出宝石玉那星辰般的光芒,孩子们惊诧地张嘴瞪眼。相信孩子们知道了,地球上中国的新疆还有这些宝藏,同时也相信孩子们不知道,这些宝藏近乎已被采掘枯竭,更不明白采掘如此精美绝伦的宝石的过程,对地球的伤害有多大。

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馆长张善楠老师说过:“博物馆是有故事有内涵的地方。”是的,地质博物馆是探寻地球奥秘的地方,展藏大地精华览胜自然之美的地方,也是藏满地球秘密的地方。

博物馆陈列的是宝藏是历史,面对的将是对地球的认识和保护,我们不能只是在凝聚着人类早期的希望与艰辛的宝藏里沾沾自喜,别再为拥有这些宝藏而骄傲。在博物馆知道了地球的演绎过程,我们不该重蹈覆辙。

不同的厅馆承载着不同的时代,未来的展厅才是我们主导。博物馆呈现的片片回忆,远在时空的每一个角落,给予我们的认识又近在咫尺;时空与幻想的穿越,承载着千年万年的激情汇演。

博物馆进进出出的人们,逾越不过历史的厚重,历史深邃和内涵,希望它是我们认识保护地球的动力。博物馆,因时空博大、因久远宏伟、因时间深邃、因知识浩瀚。

我们憧憬未来,跨过岁月的门槛;就面对历史的沉淀。从进门开始我们就背负责任,昨天是历史,今天就是开始,学习掌握历史,就是探索现在和未来。今天是明天的昨天,现在是明天的历史。

热爱地球吧,因为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热爱新疆吧,因为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资源丰富,瓜果飘香,这里宝石五光十色,矿藏驰名,这里有稀有金属,储藏丰盛,石油煤矿叫世人垂涎于新疆,感谢自然恩赐新疆的山山水水,感谢地球赋予我们的美丽家园。

背景链接: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

新疆地质博物馆是中国省级综合性地质科学博物馆,收藏的矿物、岩石、矿石、动植物化石标本1.2万多件,一级品100余件。其中有长1.7米、直径62厘米、重约780千克的水晶,直径35厘米、厚25厘米、重102千克、含铜量达99.84%的圆状自然铜,重1.2克拉的新疆第1颗晶体透明的金刚石,产于阿尔泰伟晶岩矿床的大型绿柱石、白云母,中外闻名的和田玉和各色碧玺、宝石等。还有1983年夏在中国首次发现,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完整的两栖类脊椎动物乌鲁木齐鲵和距今1亿6千万年前的脊椎动物苏氏巧龙的化石标本。

新疆地质博物馆设有地球科学、新疆矿产、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地质专业4个陈列厅,陈列面积2400平方米。陈列了在新疆发现的121种矿产中的115种。

1956年,新疆地质矿产局地质研究所成立陈列室,1964年改名为新疆地质陈列馆,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参观指导。1982年陈列馆大楼竣工后,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新疆地质矿产陈列馆,1984年10月1日正式开放。

2002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拨专款4800万元,地矿局投入200万元(合计5000万元),在乌鲁木齐友好北路430号新建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是自治区重点项目,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钢混框架古城堡式建筑,馆内设7个展厅:宇宙地球厅、生命演化厅、金属矿产厅、非金属矿产厅、能源资源厅、宝玉石厅和旅游地质环境地质厅。展出各类标本2000余件,展出面积近6000平方米。

新疆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型省(区),也是我国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替区。在过去的六十多年里,经过几代地矿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谱写了新疆地矿事业的壮丽篇章,为新疆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走进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如同打开新疆地质矿藏的宝典,让人们能触摸到地球的脉动,聆听大地的物语,饱览自然的华章。

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是介绍新疆地质找矿成就、普及地学及相关科学知识和对外交流开放的重要窗口,是目前新疆最大的地学专业性场馆,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乌鲁木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馆内展出各类精美的实物标本2000余件,集中展示了新疆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还特别设置了旅游地质和环境地质厅,在展示新疆壮阔、独特的地质旅游资源的同时,注重人与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宝藏宇宙新疆
宇宙第一群
宝藏
这宇宙
寻宝记
巨大的宝藏
新疆多怪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