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与回应中彰显语文课堂的活力
2014-04-15安玉海
安玉海
〔关键词〕 质疑;生成;回应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5—0074—01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而课堂则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从而决定了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生成过程,这个过程无论教师预设的如何完美,因其具有的灵活性和不可预测性,随时都会出现精彩瞬间,让师生回味。
一、课堂开放,鼓励质疑
语文课堂就需要一定的开放性。这里的开放性不仅局限于形式,还是一种潜意识游离于教材而又紧扣教学内容的开放,具有多种指向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多元化的评价、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突发奇想,在课堂上有所顿悟与收获。在教学文学体裁常识时,我借助数轴,以表达方式的叙事性和抒情性为两端,一端是叙事性最强的小说,一端是抒情性最强的诗歌,散文置于中间原点的位置。学生在获取了这些信息后,认同并产生新的疑惑:戏剧放在哪里?学生陷入了沉思,课堂激起了波澜。他们查阅资料,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相持不下时,寻找我的帮助。我即时加以点拨:戏剧应当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但更偏向于小说,因为戏剧具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和完整的故事情节。之后,我只是在散文和诗歌之间画了个问号,聪明的学生便将其定位为散文诗。
二、平等对话,促进生成
新课改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学生只有在平等、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才能诱发大脑皮层的兴奋,萌生具有前瞻性的问题,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课堂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但主要是学生的。教师应该多用“我们”,少用“你们”,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站在一个战壕里,打成一片”,才会有出其不意的发现。
三、抓住瞬间,有效回应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教学效能感,依靠自己的学识与魅力在课堂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建构知识,提高思辨能力。“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在教学文言小说《狼》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为文言小说,你认为它与现代小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学生甲说:“文言小说言简意赅,现代小说略显冗长。”我说:“迄今为止,最精短的小说在现代——‘当世界上最后一个人灭亡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虽然只有一句话,但也是小说,你看对了一点,但尚未切中要害,再思考一下!”此时,另一个小组的学生乙正在大声朗读:“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我顺势说:“请大家集体朗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读完之后,有的同学若有所思,好像明白了什么,学生丙说:“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观点,属于评论性的文字,今天看来似乎有些多余。”我说:“说得真好,这也许是小说发展尚不成熟的表现。”问题迎刃而解,课堂因预设而完美,教学因生成而精彩。
四、因势利导,推进创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学细节的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能及时抓住师生对话间即时生成的问题,对症出击而且紧扣不放,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挥之不去的活跃状态。教师专注于每一个学生的言说,捕捉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与不足,或作提醒,或作概括与补充,从而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增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与当今世俗生活相联系有这样一个问题:“移山与搬家,你怎样看?”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即可。经过讨论后,学生甲说:“愚公移山,智叟搬家。”我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再有没有其他的说法?注意看一下力量的对比吧!”学生乙说:“愚公不愚,愚在移山;智叟不智,智在阻拦。”“这句话很有哲理,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形象概括一下!”我说。一番讨论后,学生丙说:“我们一致认为,移山的是一群人,阻拦的是一个人;移山是为了大家,搬家是为了自己。”我说:“很好,这也是这篇文章能够入选语文教材的真正原因。”这样的答案为这节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编辑:刘於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