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性节目主持语言特点分析
2014-04-15宋秋怡
宋秋怡
【摘 要】本文以白岩松在《新闻1+1》中评论性的主持语言为范本,分析白岩松的电视语言观及新闻评论主持语言表达风格,即具有贴近性、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引导性和记者化,并探讨了新媒体背景下既符合大众传播规律又具有正能量的新闻评论主持语言。
【关键词】白岩松 贴近性 感性与理性 引导性 记者化
一、评论性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及其对主持人的要求
评论性电视新闻节目在中国50多年的电视历史中属于“后来居上”的一种节目类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电视新闻节目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知道某一新闻事件,还想在节目中看到听到针对这一新闻事件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于是,主持人言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一些思想政策水平高、被受众认可的著名主持人成为受众依赖的“意见领袖”。目前,在全国(大陆地区)范围内《新闻1+1》在电视评论性新闻节目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在CNTV网络电视台上,栏目介绍是这样写的: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栏目以新闻事件为基础,以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和分析为特色,通过电视化的表现手段,在宏观上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微观上提出具体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在其《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中提出“电视是一种‘主持人媒体”的观点,认为主持人的存在使媒体与受众的传播还原到了人际传播的原始阶段,主持人成为电视表达亲近性和实现交流的一个载体。这一“载体”在评论性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二、白巖松电视新闻评论主持语言表达特点a
1、贴近性
白岩松在主持节目时,经常以一个“故事”作为节目的切入点。“故事”的“主角”往往是自己,并且“主角”在故事中的地位往往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尤其是在那些有负能量的新闻事件中,他总是把自己同那些心灵上受伤的人绑在一起。这样很容易拉近自己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尤其是那些与新闻事中当事人有着相同或相似境遇的受众。
2011年10月19日,《新闻1+1》播出了题为“这个‘绿色不环保”的节目,开头是这样的: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在进演播室之前呢我究竟是戴一个红色的领带还是一个绿色的领带我犹豫了一下,最后呢我还是选择戴一个绿色的领带。但是戴完绿色领带心里又有点含糊,会不会有很多的观众朋友会认为我是一个不太好的主持人,跟戴红领带的主持人比较起来呢我比较差。当然这只是一个开玩笑的语言,我是故意戴上绿色领带的,戴上这条领带其实是特别想跟西安一所小学刚上小学一年级就戴了绿领巾的孩子们说上两句话“白叔叔也戴过绿色的领带,但是呢,不意味着咱不好啊,咱们相当棒,非常好,而且跟戴红领巾的孩子一样棒。当然了,你们比白叔叔还棒!”为什么我要唠叨半天什么绿领带绿领巾红领巾呢?来,咱们看!
在这期节目的开头,贴近性通过白岩松的角色置换表现出来。“绿领巾”事件曝光后,各大媒体蜂拥而至,对这一事件重复报道,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对那些带着“绿领巾”孩子的二次伤害!多报道一次就是往孩子们受伤的心灵上多撒一把盐。同时作为主流媒体中口碑、信誉度皆高的栏目要对这一热点新闻事件不闻不问也是不可能的。如何做到避免二次伤害或是把伤害降到最低是一个负责任媒体必须考虑的因素。白岩松故意选择一条绿色领带,并且把自己等同于那些孩子,反问自己是不是不合格的主持人。众所周知,白岩松在主持人领域不仅合格,而且是一名很出色很成功的主持人!这样一来,那些戴过绿领巾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就更容易消除对这一报道的抵触心理,也不觉得戴绿领巾是一件令人蒙羞的事。同时,这样拉家常的语言,消除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使新闻事件中校方的规则制定者也很容易接受。因为电视是一种居家媒体,在自己的家里,难道有人会愿意请一个“家庭德育教师”,站在自家客厅里,甚至是站在自己的床前来教训自己吗?他们当然不愿意,尽管他们确实有错。
主持人语言的应用是受众与节目之间的纽带,语言具有贴近性,节目才能够具有亲和力和全民性。贴近性的语言表达容易赢得受众的信任感,温和、不居高临下的态度使白岩松的新闻评论主持呈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2、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感性与理性在评论性新闻节目中是统一的。理性的主题要由感性来实现,感性的人物要做理性的梳理。《新闻1+1》在对理性事件进行解析时,多数是以感性的语言为切入点。
例如2011年10月11日,《新闻1+1》的节目主题是《如何用母语来诉说》,从节目的标题来看这是一个感性的表达手法,但内容是对于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及发展在社会转型期遇到的挑战和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思考。节目里白岩松是这样引入主题的:
我的爷爷只会说蒙语,一句汉话不会说。我的爸爸蒙汉兼通,因为他是他们那的第一代大学生。到我这呢,可以说一些蒙语,比如吃、喝这些等等都没有问题,能说一些也能听一些。但是平常基本是用汉语来主持节目。到了我儿子的时候蒙语他完全一句话都不会说,但英语说得不错。你看四代人,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一种背景,我格外关注母语,各个民族的母语在我们的这种变迁时代当中这样的一个发展。台湾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席慕容,她是蒙古族。有一首著名的诗,后来变成著名的歌词《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在里头有这样一句,我相信很多人唱到它的时候都会格外地被触动一下,不管你是不是少数民族。那句歌词是:虽然不能用母语来诉说。因此这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究竟现在我们的民族语言教育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面临哪些挑战,存在哪些问题。带着这样一系列的问号回到了我自己的家乡。来,从呼伦贝尔的一所小学开始说起。
节目开头,白岩松从自己的爷爷到自己的儿子四代人对母语掌握和使用程度讲起,故事化的开头感性地切入,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接着通过一句理性的总结表达了一种语言的消失仅仅用了四代人的时间,令人深思。之后又提炼出台湾诗人席慕容的诗句“虽然我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表达了对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及发展的忧虑。自己一家四代人的故事是感性的,诗人的表达也是感性的。但几句总结性的语言就使节目得到了理性的提升,巧妙地用感情的语言把理性的提升表达出来。
3、引导性
评论性电视新闻节目,为观众报道新闻、分析事实、发表评论,是传播意见性信息的节目。主持人对节目的主导能力可以说是节目的重要资源。同样以2011年10月11日的节目为例,节目最后提到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继承与发展的办法时,白岩松给出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以及应对问题的一些建议性的方法:
真正要思考的是如何激励更多的少数民族的学生愿意从小学开始就学本民族的语言进行教育,这恐怕要从将来入大学,尤其是就业方面让他们成为受益者而不是吃亏者;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只是一个狭窄的空间。不能只在生存的这个比如说内蒙古自治区而是想去北京、上海等等上大学的时候会更有吸引力,在就业的时候口会更宽,它自然就愿意学了。比如内蒙古自治区这两年在招收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就设了蒙汉语都招,这样的话呢尤其蒙语试卷答题这就增加了吸引力,但这有多少人呢,需要全社会去共同思考。
4、记者化
孙玉胜根据自己及身边同事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记者—名记者—主持人—名主持人”这样的理念。他认为只有长期的采访经历,主持人才能准确判断什么信息值得放大,什么信息应该放弃;采访对象透露的什么问题值得穷追不舍,打破砂锅问到底,什么话语应该及时打断,免得偏离主题;同样的事实从什么角度分析更与别人不同,更有利于深入挖掘;事实与背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由此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等等。的确如此,白岩松的记者生涯,锻炼了他的文字功底,培养了他非凡的洞察力和新闻敏感性,完善了他的知识构架,养成了严谨的工作态度。正因为有了以上诸多记者素养,白岩松在主持评论性节目时才能准确到位地把真相和事理挖掘出来,在碰撞和思索中与受众价值取向产生共鸣,融传媒意图、受众视角、个性特色为一体。
结语
在一档直播的评论性电视新闻节目中,白岩松的主持语言极富有“养分”,承载的内容丰富、深入,表述的观点或事实具有启发性,常常引人深思或让人有所感悟。并且能把口语和书面语有机地结合。同时,在新媒体背景下,白岩松也能恰當地融合诸多网络语言元素,在进行合理的信息解读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前提下迎合观众的需要,增加节目的可看性,进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使节目能够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语言的贴近性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引导性升华了节目的主题,充分发挥了评论性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意见性信息的功能;记者化增强了观众对白岩松主持人身份的信任感。这四个特点强化了白氏主持风格,四点有机融合,是白岩松深受广大群众好评的重要原因,也有效地保证了评论性电视新闻节目的权威性和可信性。□
参考文献
①罗莉:《当代电视播音主持教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②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③邹煜、马力、夏中南:《追寻新闻的深度——白岩松与〈新闻周刊〉》[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④姚喜双,《功力、能力、亲和力:主持人成功的关键》[J].《言语交际》,2011(9)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