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与应急浅谈
2014-04-15李善兵
李善兵
·后勤管理·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与应急浅谈
李善兵①
文章对当前国内医院消防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列举,从严格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定完善的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组织演练和加强防火检查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
医院 消防 安全管理 应急
医院是一个人群复杂,易燃易爆物品多,压力容器和大型电气设备集中的特殊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造成不可想象的灾难性后果。2005年12月15日16时30分,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配电室因供电电缆短路引燃可燃物起火,过火面积达5 714平方米,火灾造成39名患者死亡,182名患者受伤住院治疗,火灾直接损失821万元;2006年4月10日,山西省轩岗煤矿职工医院车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0多人死亡;2011年12月9日凌晨,印度东部城市加尔各答一医院发生火灾,造成89人身亡。面对如此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对加强医院消防安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1 医院消防安全工作的特点
1.1 火灾危险性大 一些历史悠久的医院建筑新旧不一,甚至有近百年的木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低,存在电线老化、用电超负荷等现象;大多数老建筑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甚至室内消火栓也未设置,缺乏严格的防火分区,消防设置仅限于上世纪设置的消防水池和配置的移动灭火器等,不能满足消防安全要求。另外,在诊断、治疗过程中使用多种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不但能产生大量的烟雾,还会析出许多有害气体和蒸气,危害人员;仓库内存在易阴燃物品(棉絮)一定温度时瞬间发生轰燃,火灾危险性大;并且在每个科室基本都有开水间,开水间内设有电热水器和微波炉等设备,因操作不当也极易引发火灾。
1.2 人员疏散难度大 一是建筑高度越来越高。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服务楼建筑高度越来越高,这大大增加了火灾发生后的疏散难度。二是人流量增大,重症病人相对集中。现在就诊的病人大多集中在大医院,据调查,一个市区级医院每天的门诊量可达3 000人,许多医院都设有ICU、CCU病房,重症病人相对集中,这些病人无家属陪护,疏散时完全依靠他人,增加了疏散的难度。
1.3 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多 一是随着医院的发展,高档精密仪器越来越多,每个科室、每层楼几乎都有,着火后不宜用水扑救。而且许多仪器本身就有危险性,例如供应室的消毒锅、高压氧舱,以前就发生过因高压氧仓起火造成的恶性火灾事故。二是医院里部分贵重药物、珍贵病史资料和标本不宜用水扑救。大型医院有很多进口药物和病人的病史资料,一旦被水浸湿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4 自防自救能力不够 大多数病患无法逃生自救,而患者的家属或陪护人员将精力完全放在照顾患者上面,往往麻痹大意;部分医护人员由于忙于繁重的医疗、护理工作,存在消防意识淡薄和自防自救能力较低的现象。
2 医院消防安全工作的主要误区
2.1 轻视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管理 病房楼疏散通道存放一些废旧的医疗设备及其它杂物或放置病人家属的床铺,消防监督人员一般要求医院立即进行整改,但医院一些管理人员对此隐患较为轻视,认为疏散通道较宽,占用一部分应该不要紧。
2.2 重视易爆 忽视易燃 供应室消毒锅、液氧罐等压力容器稍有违章操作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这些易爆设备常被医院消防管理人员重点监控。小仓库、放射科储片室、病案室、图书室的易燃物品,手术室、病理科、检验科、制剂室、治疗室内的乙醇、甲醇、丙酮、苯、乙醚、松节油等易燃化学试剂的管理却常常被忽视。
2.3 关心设备 忽视线路 目前医院大型设备与日俱增,不少医院舍得投资几百万购置先进设备而不愿拿出几万元更新陈旧线路。一些老建筑令人堪忧,新建筑也常因调整科室、更改原设计用途、电力超负荷等出现火灾隐患。如前述的火灾事故,就是因为电气线路发生故障,再加上建筑耐火等级达不到要求,从而引发了大火。
2.4 依赖“技防” 忽略“人防” 随着我国医用高层建筑不断增多,消防设施日趋现代化、智能化。但高层建筑火灾仅靠消防控制中心的几个专业人员遥控操作是很难控制住火场瞬息万变的局面的。再加上受消防器材装备的限制,地面扑火往往是望楼兴叹。因此,培训每一位医护人员掌握扑火技能才是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
2.5 重视明火 忽视高温 多数医院都对科室电炉、施工使用电焊和吸烟做出很多安全规定并定期检查。但常忽视对治疗用的红外线、电加热器以及电烘箱、电取暖器、电热水器、电消毒柜的检查和监督,一旦使用不当或用后不及时断电,其火灾隐患不次于明火。如放射机房装有固定或移动的X线机。X线机常见电路故障有断路、短路和零件损坏等,进而造成电器起火。X线机使用的电压要求较高。当电子的能量在转化为X射线时,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热能,具有潜在的火灾危险性。
3 做好医院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3.1 严格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 消防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是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医院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确定由院长担任医院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医院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保卫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层层落实各级各岗位的防火安全责任。同时,要与临床、科研等部门签订防火责任书,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而提升全院职工的防火意识。特别是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经常对气、水、电检查维修;二是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三是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2 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 一是组织观看消防安全教育的警示片及有关图片。通过触目惊心的案例使职工真正受到教育,做到警钟长鸣。二是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医院应对职工每年至少进行1次消防安全培训,明确工作人员组织疏散病人的法定职责,可以请公安消防部门人员授课,系统讲授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及逃生自救的知识和技能,使人人做到“四懂四会”。三是利用即将失效的消防器材换药的机会组织各科室人员亲自操作,并进行实地演练,正确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使医院的每一位职工面对初起火灾或火险时能临阵不乱,运用自如。
3.3 制定完善的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 并组织演练 首先明确各岗位在发现火情后如何及时有效地报警,其次尽可能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等进行有效扑救,把火灾控制在初起阶段。同时还可以将每间病房的位置及疏散通道制成一张“疏散示意图”,粘贴在每个病房的重要位置,使住院病人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和遇到紧急情况时的逃生路线。在制定并完善了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后,医院应定期进行演练。比如模拟医院某部位发生火情,考验医护人员的自救逃生意识。
3.4 加强防火检查 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经常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防微杜渐,重点加大对火、电和危险源的督查力度,确保万无一失[1]。公安部61号令明确规定了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每季度进行1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1次防火检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还应当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医院应加强各级消防安全检查,坚持各科室自查与医院组织大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重大活动的加强检查与重点部位的反复检查相结合,并做好每日防火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真正做到“消防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
3.5 加大投入 做好消防基础建设工作 大医院由于历史原因存在部分不符合消防规范的建筑或设施,应加大投入彻底整改或重建,努力使其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对于新建楼宇,应严格按消防规范设计和审核,设置消防智能报警和灭火系统,不断提高防火工作的科技含量,并使物质 (技术)防范和人力防范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医院消防安全[2]。
1 刘进.综合性医院消防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3:106-107.
2 梁海斌.大型医院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与应急[J].卫生政策与管理,2007,34:1327-1329.
·本文编校 何松明·
2013-09-16)
①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常州市 21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