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
2014-04-15何立冬崔莹吴意继聂魏
何立冬 崔莹 吴意继 聂魏
(铜鼓县畜牧水产局,江西 宜春 336299)
一起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
何立冬 崔莹 吴意继 聂魏
(铜鼓县畜牧水产局,江西 宜春 336299)
2014年5月铜鼓县带溪乡某养殖户7660只幼鸭突然发病,诊断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经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好转。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病鸭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蹲伏,不愿走动,共济失调,呼吸困难,眼睑粘连,有的鼻窦肿胀,排黄绿色稀粪等多种症状,每天死亡80~100只。
2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状态不佳,困倦,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差、采食量下降、嗜睡、多卧伏,缩颈,眼鼻有分泌物,有的甚至被分泌物粘连,有的鼻窦肿胀,有轻度的咳嗽,打喷嚏,脚软不愿走动,不能站立,4周龄以上的病鸭易出现神经症状。发病后期,病鸭表现为瘫痪,无法站立,部分病鸭出现扭颈、摇头,急性病例死前出现全身痉挛性抽搐,死后常显角弓反张姿势。
3 剖检变化
剖检死亡鸭12只,其中7只症状明显,3只病变不明显,其它均见消瘦和腹胀,部分可见腹水。见有心包积液、气囊、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纤维素性薄膜;十二指肠黏膜充血;肺脏瘀血、水肿,肺门淋巴结肿胀、出血;肝脏橙红色,质脆肿大,外边包裹一层灰黄色纤维膜;脾脏肿大;胆囊肿大;胃黏膜有大量粘液;肠道有黄绿色粘液状物;有的脑膜充血、水肿,有出血;个别关节肿胀,关节液增多等。
4 实验室检验
4.1 组织涂片镜检
以无菌操作取病死鸭的心脏、肝脏、脑膜病料等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的小杆菌;经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两极浓染着色、无芽孢、有荚膜的小杆菌。
4.2 荧光抗体检查
以无菌操作取病鸭肝或脑组织病料涂片,火焰固定,用特异的荧光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可见黄绿环状结构,多为单个散在或短链排列。
4.3 细菌分离与鉴定
以无菌操作取病鸭心血和肝组织病料,分别接种于两组血液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上上,分别置于烛缸和温箱中,37℃培养24~48h。在各种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分别是:在血液琼脂平板上长出不溶血的圆形、光滑、湿润、微隆起、半透明露珠状的小菌落,小菌落大约1.45mm大小;在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有细小、湿润、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微隆小菌落,大约1.9mm大小;而在温箱中培养和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均无病原菌生长。
4.4 生化试验
提取培养的纯菌落,接种于生化试验管中,37℃培养48h。结果分离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不发酵葡萄糖、木糖、蔗糖、果糖、肌醇;不分解尿素,不产生硫化氢和吲哚,不还原硝酸盐,V-P实验为阴性,过氧化氢酶实验为阳性。
4.5 药敏实验
无菌挑取培养基上的纯菌落,用药物纸片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为该菌对红霉素、阿莫西林、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对新霉素、卡那霉素中度敏感,对氟哌酸、庆大霉素有抵抗力。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
6 治疗
6.1 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
用百毒杀、威岛消毒剂交替对鸭场进行彻底全面消毒,对病死鸭尸体进行深埋或者焚烧无害化处理,隔离病鸭,调整饲养密度,清除鸭舍粪便,更换干净的垫料,加强通风换气,保持栏舍清洁干燥。
6.2 药物治疗
对每只病鸭注射丁胺卡那霉素1万u,或青霉素、链霉素各5万u,或氨苄青霉素每只3万u,或2.0%氟苯尼考溶液按2mg/kg体重肌肉注射,连用3d。对全群鸭采用阿莫西林按0.025%整群饮水,连用3d。同时用电解多维复合维生素可溶粉按一定比例稀释后饮水,连用7d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6.3 紧急免疫接种
对未发病鸭群进行菌苗紧急接种。采用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三价灭活疫苗,按每只鸭0.6mL/只剂量紧急接种。
通过采用药物治疗、隔离病鸭、全面消毒等几种办法后观察鸭只情况,第5d鸭群精神状态有明显好转,采食旺盛,无流涕拉稀现象,粪便亦正常,基本无沉睡现象,病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
7 小结与体会
7.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易产生耐药性,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做药物敏感试验,来确保第一时间正确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有效的治疗,从而有效控制鸭群发病。
7.2 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是有效控制该病暴发的重要措施。未进行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免疫工作,在发该病后才紧急接种,加之幼鸭群抗病水平低,是暴发此病的重要因素。
7.3 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是预防发病有效方法之一。该养殖户在进鸭苗前未对房屋进行彻底消毒和检查,鸭舍内漏雨使舍内地面潮湿,病原菌容易存活,致使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导致鸭群大批死亡,这是暴发此次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关键所在。
1004-2342(2014)05-0031-02
S855.1+2
C
201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