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2014-04-15漆其良杨建飞周亚滨

吉林中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快速性气阴病机

漆其良,杨建飞,周亚滨*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

快速性心律失常指心脏起搏点在窦房结或窦房结以外,心室率>100次/min的心律失常。发作时有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目前,西医抗心律失常药亦有致心律失常作用,给临床用药带来一定的影响。中医药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报道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快速性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大致可分虚实两方面,虚为气虚、阳虚、阴虚、血虚,心失所养,实为气滞血瘀、瘀血阻滞、痰热瘀阻等心脉失养,心神不宁。气阴两虚为基础,而气滞血瘀、瘀血阻滞、痰热淤阻等则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理改变。二者互为因果,具有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病理特点。关于该病的病因病机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魏执真[1]认为心脏亏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为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主要病机。王长洪[2]认为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多因体质素虚、或饮食劳倦、或感受外邪、或情志失调等。气阴两虚、心失所养是造成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病机。王振涛[3]认为“虚”“瘀”“热”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即气阴亏虚,热毒瘀血,心神失养,同时强调心神不宁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之共性。

2 临证分型

巩辉等[4]将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分为热毒内蕴型、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痰湿内阻型、阳气亏虚型。张骞等[5]研究发现心律失常多为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心阴亏虚证,水饮凌心证。邓鸥鸥等[6]认为临证分6型:心气不足、气阴两虚、心肾阳虚、心脾两虚、痰浊内阻和心血瘀阻。尹克春等[7]通过研究发现,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证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浊阻滞、血瘀气滞、心脾两虚、肝肾亏虚、心阳不振。中医证型的本虚以心脾两虚为主,标实又以痰浊阻滞及瘀血气滞最为常见。与单纯快速性心律失常不同,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致病因素以痰邪为主,其病机主要为痰浊、气滞、血瘀。故而在临证辨治时应当有所区别。张楠[8]将本病临证分型为: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和痰火扰心证。刘梅等[9]认为痰热壅结证和气阴两虚证是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证型。缪灿铭等[10]报道,心动过速几乎以阴虚痰热证所占比例最高,多数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热象,主要为阴虚火旺及阴虚痰热之象。

3 辨证论治

3.1 中药方剂治疗 燕经堂[11]运用养心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期前收缩能明显减少早搏次数,心悸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李兆秋[12]将7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西药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治疗。李勋[13]观察益气生脉汤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疗效。结论表明中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有一定疗效,虽然不及西药抗心律失常药起效快,但药效作用持久,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吴乐文等[14]发现,给予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服用自拟安神汤加减,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胺碘酮的治疗效果。

3.2 单味中药研究 王琛等[15]研究表明,西洋参茎叶总皂甙(PQS)能抑制心室重构,保护心肌,降压,抗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机制主要与其对钙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密切相关的。对苦参的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苦参具有明显的抑制心脏作用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机制类似于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能快而持久的对抗乌头碱所致的心律失常[16]。李荣[17]通过实验发现延胡索碱预处理不仅有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还能减少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黄杨宁[18],又称环维黄杨星D,是从黄杨木中提取的生物碱,具有保护神经元、抗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等作用,临床上联合黄杨宁及倍他乐克治疗,发现室性早搏病人心率变异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有可能通过提高频发室性早搏病人的心率变异性而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19]。郭治彬等[20]发现氧化苦参碱是属于苦参等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它在心血管药理作用方面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保护移植心肌、降压等作用,它可以通过抑制钠、钙等离子通道,提高心肌舒张期兴奋阈值,延长心肌有效不应期及负性频率作用和负性传导作用而起到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快速心律失常起到明显疗效作用。丹参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钙拮抗、钙激活钾通道等发挥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等作用。研究发现丹参素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21]。

3.3 中成药治疗 董晓斌[22]将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分2组,对照组用盐酸胺碘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络脉舒通颗粒剂治疗。得出络脉舒通颗粒剂不仅能有效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而且能改善症状、心脏供血,同时降血脂。陈波等[23]将注有乌头碱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随机分为4 组,通过观察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模型心电图变化和心肌组织L型钙通道mRNA的表达水平,认为早搏灵组更明显延迟室性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且早搏灵组与维拉帕米比较均明显下调心肌组织L型钙通道mRNA的表达,二者无显著差异。刘孝玲[24]通过对比30 d前后动态心电图变化来观察炙甘草汤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人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69.4%,对照组总有效率45.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王艳华等[25]将164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普罗帕酮对照组。分析得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

3.4 针灸治疗 中医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可采用穴位敷贴、推拿、针刺、穴位注射等非药物手段配合治疗心律失常。于晟培[26]通过口服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与单独针灸对比治疗,观察心律失常发作次数,中医症状,舌、脉等变化。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总疗效方面,中药加针灸与针灸组无显著差异。但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以及在治疗轻中重度快速性心律失常时,予中药加针灸治疗后均显著改善。单纯针灸治疗重度病情疗效差。杨佳等[27]温针灸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和改善心血管微循环、缺血心肌电稳定性等来抗心律失常。它还能激活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体液、因子,协同纠正心律失常。卢爱军等[28]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用穴位给药取得可喜成效。

4 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证辨治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其疗效显著,副反应小,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关于中医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机制和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总结、探索。其次,缺乏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对于恶性心律失常缺乏临证机遇。最后,判定心律失常的疗效缺乏统一标准,不利于药品的筛选和疗效评价。

[1]戴梅,张大炜,周旭升.魏执真辨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J].北京中医药,2011,30(5):343-345.

[2]毕殿红,吕冠华.王长洪教授运用五参饮治疗心律失常经验[J].黑龙江中医药,2013,42(6):45-46.

[3]吴鸿.王振涛从“虚”“瘀”“热”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经验[J].江苏中医药,2004,25(6):23-24.

[4]巩辉,贺娅.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8例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2):23.

[5]张骞,黄华,杨学信,等.心律失常中医证型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3,34(8):1012-1014.

[6]邓鸥鸥,张伟彬,朱辉军.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心律失常22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6):25-26.

[7]尹克春,林敏婷,刘淑娟,等.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4):536-538.

[8]张楠.伴抑郁状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候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1-44.

[9]刘梅,杜武勋.浅谈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体会[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2):15.

[10]缪灿铭,安辉,林凯旋.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J].亚太传统医药,2010,6(10):48-49.

[11]燕经堂.养心汤治疗期前收缩30例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3,32(5):323-324.

[12]李兆秋.炙甘草汤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37-38.

[13]李勋.益气生脉汤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8):81-82.

[14]吴乐文,吕健,杨帆,等.自拟安神汤治疗232例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10.

[15]王琛,史大卓.西洋参茎叶总皂甙的心血管效应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6):825-831.

[16]倪士峰,刘惠,孙平文,等.苦参药理学研究新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506-1507.

[17]李荣.延胡索碱及延胡索复方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18]陈爱芳,崔志清.黄杨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近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4):767-769.

[19]吴辉,吴伟,陈宇鹏,等.黄杨宁联合倍他乐克对室性早搏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11):623-624.

[20]郭治彬,付金国,赵勇,等.氧化苦参碱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4):311-315.

[21]杨志霞,林谦,马利.丹参对心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文献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2):93-96,114.

[22]董晓斌.络脉舒通颗粒治疗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5):14-15.

[23]陈波,张春男,吴艳春,等.早搏灵胶囊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模型心肌L型钙通道mRNA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2,29(3):43-45.

[24]刘孝玲.炙甘草汤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人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35-36.

[25]王艳华,贾和,王莉,等.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3,34(2):139-140.

[26]于晟培.中药针灸联合治疗气阴两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

[27]杨佳,嵇波,赵百孝,等.预温针灸与温针灸对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研究概况[J].现代中医临床,2014,21(2):54.

[28]卢爱军,庞爱军.用穴位给药法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78-1280.

猜你喜欢

快速性气阴病机
一种提升三浮陀螺标定快速性的磁悬浮结构优化设计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22000kW深水三用工作船快速性分析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49例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