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年腧穴研究进展概况

2014-04-15魏海燕张海蒙邓海平沈雪勇

吉林中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经穴选穴腧穴

魏海燕,赵 玲,张海蒙,邓海平,沈雪勇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上海 201203)

经络腧穴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针灸学科的核心内容。从2012年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针灸类期刊目录中可以看到,有关经络研究的文章共有11篇,腧穴研究的文章达63篇。早在“十一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了腧穴相关项目,致力于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1],且相关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2]。笔者对2012年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针灸类期刊目录中腧穴部分文献进行分析,现主要从穴位应用方法探讨、穴位主治研究、选穴配伍思路研究、解剖结构分析、穴位特异性研究5个方面综述如下。

1 穴位应用方法

穴位应用方法探讨的文献共计10篇,约占文献总数的16%。

1.1 点穴法 脏腑点穴对恢复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平衡阴阳以及经络气血津液、阴阳表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预防、治疗和保健作用[3],目前广泛用于治疗骨伤病、儿科病、五官科病等[4]。另有一种民间诊疗疾病的独特方法——琴瑟测经点穴法,简单易行、适应症广、疗效显著[5]。

1.2 穴位贴敷、埋线、注射法 王茵萍等[6]从传统皮部理论与贴敷疗法的关系、皮部对药物的吸收浓度、不同经穴皮部的特异作用等多方面对皮部理论在穴位贴敷疗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蒙珊等[7]综述了近几年穴位埋线疗法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等黏膜相关疾病以及治疗肥胖、痤疮、黄褐斑等经络美容方面的临床应用疗效。康素刚等[8]探讨穴位埋线疗法临床适用于103种疾病,Ⅰ级病谱26种,Ⅱ级病谱30种,Ⅲ级病谱8种。王玉明[9]从解放思想拓展穴位应用空间、利用科技手段使注射直达病所2个角度浅谈穴位注射疗法的创新体会。

1.3 其他操作手法 如经络腧穴诊断法[10]、龙虎交战针法[11]、穴位搜气法[12]等。

2 穴位主治研究

穴位主治研究文献共计9篇,约占文献总数的14%。

2.1 特定穴主治研究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井穴涌泉穴对内、外、妇、儿多科疾病有治疗作用,在现代文献中,对癔病性瘫痪、中风失语、颈性眩晕、顽固性呃逆等同样有一定的作用[13]。针刺原穴、输穴太冲不仅可以治疗失眠、痛症,还可以治疗中风后抑郁、术后伤口痛等,这是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出现过的[14]。针刺合穴足三里能有效调节正常大鼠血清及组织中5-HT的变化,且具有穴位特异性,提示足三里穴与胃之间存在相关性[15]。 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内关对心系疾病、胃肠道疾病、神志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且有一定的麻醉镇痛作用[16]。 合治内腑,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可以治疗肠道疾病如便秘、泄泻等,根据胃经循行,临床上也用于治疗面瘫、乳疾、胃等各种疾病[17]。 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经交会的穴位。近10年来对针灸三阴交在调节内分泌、镇痛、调节神经递质、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血流变等方面的研究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18]。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的交会穴。有研究[19]表明,在大椎穴拔罐可改善背部腧穴血流,尤其在起罐后10 min时影响最大。

2.2 奇穴主治研究 经外奇穴同样具有突出的疗效,如四神聪穴在治疗精神情志疾病有明显的疗效, 且一般朝向百会穴平刺[20]。

2.3 单经多穴主治研究 有学者[21]对胆经44个腧穴作用规律与特异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多数胆经腧穴的主治作用与胆本身并无明显的直接关系,而是由相关神经节段支配决定的,其腧穴主治涉及面瘫、三叉神经痛、腰腿痛、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多个方面。

3 选穴配伍思路研究

选穴配伍思路文献共计6篇,约占文献总数的9%。腧穴的选取、配伍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研究[22-25]通过整理相关文献,结合临床体会,将针灸治疗的选穴思路概括为病位选穴、辨证选穴、伴随症状及体征选穴、经验选穴4个方面,将配伍的关键归纳为辨证、循经和远近3条原则,且发现腧穴配伍既有协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通过对腧穴协同作用的研究分析,发现其配伍应用与药物间的配伍有相似之处,但是二者作用途径、机制不同,研究腧穴配伍作用机制不能机械地照搬研究药性的路子。也有研究[26]从神经解剖学角度探讨选穴方法,讨论局部解剖选穴、神经节段选穴、神经干走向和分布选穴、现代康复思想选穴的优势与注意事项。另有学者[27]介绍其多年研究并探索出的一种临床行之有效的北斗配穴方法:先取璇玑穴、天枢穴,最后取涌泉穴,在此基础上随证加穴。除此之外,有学者[28]借鉴目前网络在中医药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未来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开展腧穴配伍文献研究、腧穴配伍生物学数据整合研究的可行性。

4 腧穴解剖结构分析

解剖结构分析的文献共计14篇,约占文献总数量的22%。

4.1 穴位定位 2012年更多的学者[29-32]从穴位解剖的角度深层次认识体表标志和穴位的结构,提出了解剖学角度个别穴位的定位标准。如环跳穴肌沟取穴法,即骶管裂孔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与梨状肌下缘肌沟的交点;漏谷、地机穴的定位从1962年到2006年被错误的认为与三阴交、阴陵泉在一条直线上,2006年之后恢复了正确的描述:“胫骨内侧缘后际”。

4.2 穴位解剖 李春华等[33]总结“十一五”期间腧穴形态结构研究概况,发现在组织形态、神经传输途径、层次解剖结构、三维立体结构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展。楼新法等[34]依据解剖学特征将穴位分为孔隙型、隧道型和终末型穴3类,认为穴位是神经血管束或含血管神经的筋膜结缔组织穿经骨、肌或筋膜围成的孔道和脑脊神经终末及其伴行血管终末在身体中轴的浅出交汇部位。刘延祥等[35]运用VOXEL-MAN平台和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技术完成环跳穴下解剖结构三维可视化,模拟环跳穴的三维虚拟针刺动画。姜永霞等[36]解剖腰椎棘突下旁开1寸、0.5寸和0.3寸处,发现均有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伴行血管分布,故认为夹脊穴为棘突下旁开0.3~1寸的穴区带。陈希等[37]分析后溪透合谷透针区域的层次解剖发现透针针体与掌浅弓、指掌侧总动脉、小指尺掌侧动脉、掌深弓、拇主要动脉、掌心动脉、尺神经深支、正中神经返支、指掌侧总神经、蚓状肌、指浅屈肌肌腱、指深屈肌肌腱等密切相关。高靓等[38]认为水沟穴发挥“急救刺水沟”功能的基础是其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经络的关系。孙熙罡等[39]研究证明家兔“商阳”“二间”“三间”“合谷”“曲池”穴浅层穴区以头静脉为主,桡神经浅支神经干和其分支为基础,深层穴区以桡动脉及分支、正中神经为基础。

5 穴位特异性研究

穴位特异性研究的文献共计19篇,约占文献总数的32%,共涉及穴位侧性、效应特异性、生物物理学特性等多方面。有学者[40-43]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2方面对经穴特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认为穴性是基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以针刺、艾灸、刺络放血等方法为条件,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获得并通过腧穴的主治作用表现出来的,但目前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科学性。

5.1 穴位侧性 穴位侧性是指刺激不同侧同名穴位引起的效应不对等和中间环节的不同[44]。双侧穴位具有阴阳对立互补、虚实不同的特性,在切诊、施治反应、患者感觉等方面表现均不同[45]。纪东升等[46]依据阳明燥金与太阴湿土之升降理论,结合天枢命名及升降生理特性,提出天枢穴左升右降临床应用理论,认为天枢分两穴,左谷门主升精,多补;右长溪主降下,多泻。

5.2 穴位效应特异性 有研究[47]发现神门穴与大陵穴针刺效应各具特异性,两穴激活的脑功能区不完全相同,共同激活语言、认知功能等区域;神门穴特异激活情绪控制等区域,大陵穴特异激活自主神经功能支配等区域。大鼠实验[48]也同样表明:针刺穴位和非穴位对细胞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穴位有相对特异性。

5.3 腧穴生物物理学特性

5.3.1 电、光特性 有学者[49-51]分析经穴电阻抗特征、多变量电学特征、伏安特性等研究领域的理论成果,提出“经穴内电特性”“双极针灸针”等概念,初步验证了经穴体内电信号探测的可行性,为经穴体内电特性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另有学者[52]就目前经络穴位电阻探测的两电极和四电极仪器的特点、应用及干扰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前者需进一步控制测量干扰因素,适宜于定性分析;后者干扰因素较易控制,适宜于定量研究。 刘汉平等[53]采用线阵电荷耦合元件探测器的光纤光谱仪获取女性的子宫、肝、内分泌3个耳穴在月经前后不同时间的可见光反射光谱,发现耳穴漫反射光的变化与机体气血盛衰有关,其在反映机体气血盛衰方面存在相对特异性,子宫为反映胞宫气血变化最灵敏的耳穴。

5.3.2 基于红外技术的特性 沈雪勇等[54]发现家兔内关穴在死亡即刻红外温度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非穴对照点,且穴位的这种特异性在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并不明显。潘晓华等[55]利用红外辐射成像技术诱发人体经络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结果观察到相应部位的轨迹与任脉、肾经循行路线基本一致,揭示热在经脉线上的传输具有循经特异性。

6 结语

2010年11月,“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腧穴学科是针灸学的基础学科,近年来,腧穴的研究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通过对2012年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针灸类期刊目录中腧穴部分的文章进行分析,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2012年腧穴研究主要包括穴位应用方法探讨、穴位主治研究、选穴配伍思路研究、解剖结构分析、穴位特异性研究5个方面。研究相对集中于穴位特异性研究和解剖结构研究,可以认为是目前腧穴研究的热点、趋势、方向。2)研究所选取的的腧穴相对集中、局限,多数为特定穴,其中五输穴所占比例较大,还有学者提出阿是穴的新视角,认为其可能是中央扳机点,其病理为退变挛缩的肌小节。3)穴位特异性研究涉及的学科有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生理病理学、放射学等,结合电、磁、光、声、红外等生物物理技术,揭示了经穴特异性的现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所观察的样本量多数偏小,个别观察指标如酸胀、麻木等主观性较强,实验设计不够严谨等。实验报道较分散,仍缺乏系统性、规律性的发现总结。4)腧穴解剖结构研究初步表明穴位是神经血管束或含血管神经的筋膜结缔组织穿经骨、肌或筋膜围成的孔道和脑脊神经终末及其伴行血管终末在身体中轴的浅出交汇部位。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根据腧穴解剖相关知识,提出诸如环跳、列缺等穴位定位的新观点。今后研究在观察尸体腧穴解剖层次结构基础上,更需运用三维数字技术、三维图像重建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学等多学科技术,为探讨穴位进针的安全性、提高临床针刺疗效奠定较好的基础。

[1]刘玉祁,李春华,苑鸿雯,等.腧穴学科“十一五”研究成果回顾及展望[J].中医药信息,2012,29(1):94-97.

[2]吴焕淦,姚伟,周恩华,等.经穴特异性研究的思考[J].中国针灸,2007,27(1):59-62.

[3]陈光.脏腑点穴[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4):744.

[4]吕明,刘晓艳.点穴治疗骨伤、儿科、五官科病临床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4):731-732.

[5]陈云华,万新.琴瑟测经点穴法概述[J].环球中医药,2012,5(2):119-121.

[6]王茵萍,蔡红,周静珠,等.皮部理论与穴位贴敷疗法的相关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6):1554-1557.

[7]蒙珊,吕计宝,文小江.穴位埋线疗法临床应用近况[J].山西中医,2012,28(2):56-58.

[8]康素刚,张美玲,段晓东,等.穴位埋线疗法病谱初探(英文)[J].世界针灸杂志,2012,22(1):53-58.

[9]王玉明.浅谈穴位注射疗法的创新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3):66-67.

[10]蔡红,王茵萍.经络腧穴诊断法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2):71-72.

[11]赵锋,曹东波,袁宜勤,等.龙虎交战针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6):507-510.

[12]郭太品,郑华斌,梁繁荣.穴位形态及搜气法探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4):42-43.

[13]胡艳丽.浅谈涌泉穴临床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8):39-41.

[14]赵静,郭琳.太冲穴临床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12,28(5):38-39.

[15]王晓燕,吴富东.电针足三里穴对正常大鼠5-HT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5):51-52.

[16]杨影,周美启.浅谈内关穴的临床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7):614-615.

[17]衣华强,方剑乔.上巨虚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2):52-53.

[18]卢承顶,张永臣.10年来三阴交穴针灸机理研究[J].河南中医,2012,32(2):224-225.

[19]李超群,孟向文,郭义.大椎穴拔罐对背部腧穴血流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1):74-75.

[20]石涛,韩东岳,李铁,等.四神聪穴的现代应用规律总结[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4):695-696.

[21]张秉芬,陈少宗.从临床经验统计看胆经腧穴作用规律与特异性[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7):10-12.

[22]王华,梁凤霞.腧穴配伍研究思路和展望[J].中国针灸,2012,32(4):359-362.

[23]刘婧,王凡,杜小正,等.腧穴配伍源流及规律[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4):280-282.

[24]董宝强,张小卿,黄凤云,等.论针灸治疗的选穴思路[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3):304-305.

[25]胡玲,蔡荣林.腧穴协同作用的研究与思考[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6):434-437.

[26]王英姿.从神经解剖学角度谈针灸选穴[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8):74-75.

[27]向谊.北斗配穴应用[J].中国针灸,2012,32(9):835-836.

[28]吴巧凤,张承舜,陈勤,等.采用复杂网络方法研究腧穴配伍的可行性探讨[J].针刺研究,2012,37(3):252-255.

[29]吴佳霓,刘志顺.环跳穴肌沟定位法[J].中国针灸,2012,32(8):752.

[30]孙彦辉,孙永辉.从解剖学探讨列缺穴的定位[J].中国针灸,2012,32(2):144.

[31]睢明河,王朝阳,侯中伟.关于漏谷、地机穴定位的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6):75-77.

[32]乔云英.体表标志在腧穴定位中的常见问题浅析[J].江苏中医药,2012,44(6):62-63.

[33]李春华,张鹏,刘玉祁,等.“十一五”期间腧穴形态结构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7):457-459.

[34]楼新法,蒋松鹤.穴位的解剖学特征及其分类[J].中国针灸,2012,32(4):319-323.

[35]刘延祥,严振国,郭义,等.环跳穴进针角度和深度的三维可视化研究[J].中国针灸,2012,32(10):897-900.

[36]姜永霞,程博,蒋松鹤,等.腰段夹脊穴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针灸,2012,32(2):139-142.

[37]陈希,徐照,朱丽.后溪透合谷的解剖学基础[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7):530-532.

[38]高靓,崔景军,黎波,等.水沟穴急救的中医理论依据和西医作用基础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3):430-432.

[39]孙熙罡,张伦青,王娜,等.家兔前肢“商阳”“二间”“三间”“合谷”“曲池”穴巨显微解剖结构[J].针刺研究,2012,37(1):31-37.

[40]苏强,单秋华,孙令军,等.穴位特异性研究概况[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5):373-376.

[41]孙世伟,王舒.经穴特异性研究概况[J].山西中医,2012,28(5):40.

[42]徐春申.腧穴穴性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4):639-640.

[43]李凌鑫,孟智宏,樊小农,等.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进展(英文)[J].世界针灸杂志,2012,22(2):55-59.

[44]王广军.穴位侧性研究是穴位特异性研究的重要补充[J].中国针灸,2012,32(8):709-712.

[45]杨磊,李继同,张永忠.双侧腧穴,左右有别[J].中国针灸,2012,32(4):324.

[46]纪东升,赵红义,焦蕾.论天枢穴左升右降[J].四川中医,2012,30(6):115-116.

[47]李贞晶,孙忠人,孙臣义,等.神门、大陵针刺效应特异性探讨[J].中国针灸,2012,32(4):325-328.

[48]李得浩,景向红,杨丽娟,等.针刺对大鼠不同部位穴位Cx43表达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2,32(5):431-434.

[49]戚沁园,王频,陈长青.人体经穴电学特征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603-609.

[50]李瑞霞,刘堂义,杨华元.穴位电特性及其探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思考[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9):686-689.

[51]吴薇薇,高建芸,王志功,等.心包经郄门穴及其旁开非经穴电特性初探[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7):7-9.

[52]佘延芬,朱江.不同类型经络穴位电阻探测仪的特点及其测量干扰因素探讨[J].中国针灸,2012,32(7):661-664.

[53]刘汉平,梁波,张鹤鸣,等.从漫反射光谱探讨耳穴反映气血变化的特异性(英文)[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2):186-192.

[54]沈雪勇,魏建子,黄奏琴,等.不同生命状态内关穴红外温度变化过程中穴位特异性的显现[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2):71-73.

[55]潘晓华,许金森,郑淑霞,等.基于红外技术的人体经脉热传输特性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7):1781-1784.

猜你喜欢

经穴选穴腧穴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选穴规律研究
选穴温灸法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
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的机体反映和效应差异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