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

2014-04-15李珊珊吴晶晶丁舸

江西中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全方腠理五苓散

★ 李珊珊 吴晶晶 丁舸*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6)

五苓散是《伤寒论》众多治水名方之一,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其所主治病证水饮内停,乃由表证未解,阳气被遏,膀胱气化不利,脾不输精所致。方中诸药配伍,共奏淡渗利湿,健脾助运,温阳化气,解表散邪之功。其中桂枝在全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阐述如下。

1 解表散邪

五苓散中桂枝辛甘而温,主入心、肺、膀胱经,辛温则发散风寒,解除表邪。成无己谓其“利肺气”,张元素称之“开腠理”。盖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利肺气便能开腠理,以祛在表之邪,又因“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灵枢·本藏》),故利肺气、开腠理即有利于三焦膀胱之气化,所以桂枝的辛温,既能入肺经发汗解表开腠理以解表,以利水湿之邪还从肌表而去,又能入膀胱经温阳化气利小便,使得气行津开而促进津液输布,又配上甘温白术,健脾化湿,助脾转输津液,使得水液上呈于肺,从而“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不直驱于下。茯苓、猪苓、泽泻,《本草思辨录》谓此三味药“皆淡渗之物,其用全在利水。”配上桂枝,使停蓄之水经由肌表、小便分消,水湿尽去。

2 助阳化气

张仲景治疗水饮蓄积不得而出为什么在用利水药之时,还伍以桂枝呢?这是因为蓄水证乃由膀胱气化失司,不得温通化气行水,水湿内聚所致,用利水药仅在于治标,更要取桂枝辛温通阳之性,振奋阳气,以利膀胱之蒸腾气化,脾之转运输布功能复常,用之犹如丽日当空,阴霾自散。再配白术健脾燥湿,加快脾之运化功能的恢复。茯苓合白术健脾利湿,合泽泻、猪苓则开泄下焦蓄水,此时在利水的同时加以桂枝温通行津,助阳化气,则水饮自从小便而出。可见五苓散全方中猪苓、茯苓、泽泻均为利水渗湿药,白术也是健脾燥湿利水,加一味桂枝,辛温通阳,助阳化气,气行则水自行,在全方中起推动作用,如此配伍,标本兼顾,体现仲景治疗水湿病用药的整体观。

3 辛以润燥

桂枝在全方中还有辛润[1]之功,并非只是辛以解表一种作用。在《伤寒论》第72条曰:“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条文中讲到的“烦渴者”与气不行津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辛甘发散为阳。”张介宾注之谓:“辛甘酸苦咸淡六者之性:辛主发散主润。”《素问·水热穴论篇》讲但凡水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肺为水之上源,宣肺利水,提壶揭盖,促进津液输布,是中医治疗水饮病的一个重要原则。辛润之功正是这种治疗方法的体现,其润燥的作用是通过其行散作用而产生的治疗效应,非直接生津以润,即通过“辛走气”,“辛散”的作用,使津液在气的推动下,得以正常的输布、排泄,从而达到了“燥者润之”、“燥者濡之”的目的[2]。五苓散主治水饮内停之证,体现了一片水像,犹如大雨过后崎岖不平的地面蓄积之水,而此时我们就需要将水从相应的道路排出或者有风吹日晒也可。此方中的猪苓、茯苓、泽泻相当于开辟道路使水液排出体外,白术有燥湿之功,相当于“风”象,若如此用药,利湿燥湿易伤阴化燥,虽湿祛然燥不解。此时桂枝犹如当空艳阳,将水分蒸腾起来,蒸腾之水并不会凭空消失,而是“地气上为云”,天地之气的交感,继而可化云为雨,润泽大地万物。因此五苓散中取桂枝的辛以润之的作用有二:一者膀胱气化不利,不能蒸腾津液上朝于口而见烦渴,桂枝辛散上行以利津液上输于口;二者方中多用甘淡渗利药易伤阴化燥,取桂枝辛散温通发散之功,将水湿蒸腾起来,以濡润周身四肢百骸。

4 平冲降逆

《伤寒论》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很明显看出桂枝的平冲降逆作用。结合《伤寒论》其它条文中对于桂枝平冲降逆作用的表述,即可较正确的理解《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的“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五苓散在《伤寒论》中,原治太阳表邪不解,内传太阳膀胱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其证以小便不利为主,或见水逆证,是饮入之水不得输化,无以去路,甚则水入即吐,而成水逆证。既取桂枝温阳化气助膀胱之气化,又取桂枝平冲降逆以治水逆,如此作用,仅此桂枝一味,而它药则无此功。再观五苓散在《伤寒论》中的应用条文,大凡出现“悸”、“逆”、“其气上冲”等证,方中多有桂枝,而水逆证则用五苓散。从其治疗的症状来看,桂枝主要起着平冲降逆的作用。

综上所述,桂枝在五苓散中具有解表散邪,助阳化气,辛以润之,平冲降逆的功用,在调节水液代谢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可广泛用于因寒邪束表或水饮停蓄以致气不化津、津液不布而出现的诸多病证。桂枝为五苓散中的点睛之药,全方之魂。对于五苓散中的“桂”,笔者认为,若寒邪束表,气不化津,气化不利者,当用桂枝,因其气薄偏于走上走外,辛温发散,长于辛温解表,开通腠理,能使气化行而津液布;若阳气不足,水饮停蓄津液不布者,当用肉桂,因其味厚偏于走下走里,纯阳温通,善于温肾助阳,温阳化气,行水化饮,使小便利而水饮消。但值得说明的是,桂枝可作肉桂温阳之用,而肉桂难以代桂枝发汗之能。

[1]张卫华,刘舟,刘华东.“辛润”法的机理和运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6):23-24.

[2]史丽萍.“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探微[J].四川中医,2005,23(10):13.

猜你喜欢

全方腠理五苓散
腠理部位当属半表及腠理病的治疗探析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基于药效学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剂精简的可行性❋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国医大师唐祖宣应用五苓散经验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腠理概念辨析及运用初探
珍珠舌草胶囊挥发油对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化瘀通络中药全方及拆方对DN大鼠血液相关指标及肾脏足细胞ZO-1表达的干预作用
五苓散治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