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新技术手段

2014-04-15唐银辉顾金亮

关键词:出版单位学术期刊学术

唐银辉,顾金亮

(1.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江苏 南京 211169;2. 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数字时代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新技术手段

唐银辉1,顾金亮2

(1.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江苏 南京 211169;2. 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数字时代催生了许多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新技术手段。将学术期刊质量控制分为三个关键节点,分别论述稿源质量控制、审稿质量控制、编校质量控制的网络数字化手段,从而为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学术期刊;数字化;互联网;质量控制

进入21世纪,电子信息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产业融合将我国带入数字时代,在拓展数字产品形态与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传统的出版业态。数字时代,国际间的文化、学术交流因互联网而变得更加便捷,“走出去”和国际化因此也逐渐成为出版企业主流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新闻出版业“二十五”时期“走出去”发展规划》也为出版业“走出去”制定了思路、目标和任务。无论就产业发展环境而言,还是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出版业“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作为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认清形式,积极谋求“走出去”的方式和路径,提升刊物的国际影响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学术期刊能否 “走出去”并引起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和关注,这取决于其刊载论文的学术质量是否过硬。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如何控制学术质量,业界和学界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但基于网络数字化视角探讨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还不多。鉴于此,笔者将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分为以下三个关键节点,并从网络数字化视角切入,以期为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找到新的技术手段。

一、稿源质量控制的网络数字化手段

质量控制是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质量控制的对象是产品与服务,套用这一概念,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主要对象就是其刊载的学术论文。稿源作为学术期刊生产的原料来源,自然成为质量控制的第一个关键点。

(一)借助互联网控制稿源的初始学术质量

学术期刊稿源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出版单位按选题策划的约稿;另一类是作者按学科分类的投稿。

在第一类中,选题策划决定着稿件的学科范围和新颖程度,因此,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做好选题策划是首要工作。选题要新颖,要前沿,要是研究热点。如何确定这一点,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强大的检索功能来明确这一问题,例如:就一个选题,出版单位可以利用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和中外期刊数据库检索相关研究成果,从而判别这一选题是否是热点、前沿问题,或者这一选题是否新颖。这种便利在前互联网时代是不可比拟的,出版单位不再需要参加学术研讨会,不再需要人工查阅大量纸质期刊,只要动动鼠标,海量的信息就会出现。选题确定以后,如何找到相关专家学者向他们约稿,互联网同样提供了便利。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的专家学者信息,包括他们的研究兴趣、研究方向、个人基本情况。有的学者为了及时公布他们的科研成果,促进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沟通,会将研究成果放在自己的网页上。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只要会有效利用互联网发现散落在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可以从中挑选出研究方向与选题方向一致的学者,并向他们约稿。至于能否约到专题文章,这就取决于期刊本身的学术影响力和出版单位的人脉关系以及公关能力。

在第二类中,由于现行的科研评价体制和职称评定制度对论文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者的投稿量是很大的,如何在海量的投稿中选出高质量的文章,互联网也给编辑提供了手段。首先,通过互联网检索相关主题文章,编辑就可以判别这篇文章是老生常谈还是标新立异,如果是标新立异,还可以进一步检索到新颖程度,是国内领先还是国际领先,其观点、研究方法、实验结果等是否是最新的。其次,通过互联网检索作者的相关信息,编辑可以了解作者的职称、学历背景和过往的研究情况。一般来说,教授、博士的研究论文学术质量较高;一直专注某一研究领域的学者,其研究会比较深入,成果也会比较有价值。

(二)借助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控制稿源的原创性

学术期刊刊载论文的基本要求是论文为作者的原创成果,然而电子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学术造假带来了极大便利,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和专业数据库中查到需要的研究信息,并通过文字复制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学术不端已是一个国际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国际出版链接协会(PILA)牵头,与六家国际出版集团共同参与实验研制了反剽窃软件Cross Check,于2008年6月19日正式向全球发布[1]。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保护原创者著作权的数字技术手段。Cross Check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基于全球学术出版物所组成的庞大数据库和一个基于网页的检索工具。通过网页的检索功能可鉴别相似文档,生成对比报告,并通过分析去判断是否存在学术剽窃行为。

2006年,中国知网(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也开始研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2008年12月26日该研究中心正式发布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和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它的检测原理、方法与Cross Check比较相似,在检测系统网站上上传论文,很快就会出现检测结果,在报告单中选择“全文对照”项,就可看到总文字复制比,还可以看到这一比值的分解:除去引用文献复制比、除去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单篇最大文字复制比等。编辑通过这一系统可以很方便地查看来稿是否为作者原创成果,是否存在抄袭现象,通过全文对照,可以一一比对来稿哪些内容是抄袭的。在当前信息爆炸的社会,编辑不可能查看所有海量的相似研究成果,文字复制检测人工是无法完成的,而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则为编辑提供了检测来稿原创性的技术手段。此外,编辑还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作者有无一稿多投行为。检测结果列表中“篇名”前有两种符号“”和“”,后者表示该文曾经被检测过,这就代表其他学术期刊可能之前检测过该文,也即作者可能存在一稿多投行为,这时编辑就需要向作者查证这一问题。

二、审稿质量控制的网络数字化手段

审稿是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术期刊在“三审制”基础上引进了西方的同行评议制度,审稿实际实行的是四审制。审稿过程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论文的学术质量控制效果。前数字时代,这一过程基本都是通过人工衔接完成的,作者、编辑、审稿专家和主编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也比较少,论文发表时滞较长,这阻碍了学术成果的快速传播。数字时代,在线投稿和评审系统(以下简称在线系统)能提高审稿效率,从而有利于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在这个系统中,编辑可以设置不同的功能(预审功能、网络互动功能等)来即时、快速处理论文审稿工作。《自然》期刊集团在线系统就设有预审功能,作者通过系统提交预审文件,包括论文重要性的阐述、文章摘要、引文及参考文献资料。如果通过预审,再提交文章全文,进入编辑初审阶段;没通过预审,作者不必通知编辑,就可将论文改投其他刊物,省去了不必要的等待时间[2]。在线系统使得作者、编辑和审稿专家之间的通信都是电子化的,基于网络平台他们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快速、即时。

在线系统一般由两部分构成:网络界面和后台数据库。网络界面的功能可随时代和具体情况的变化不断丰富,后台数据库的内容也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补充完善。由于各审稿环节中“同行评议”最为关键,因此,在线系统中审稿专家库的建设尤为重要。西方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一般都比较重视建设审稿专家数据库,如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的审稿专家库就包含多个国家的万余名专家。相对来说,国内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库建设不太完善,很多学术期刊(尤其是地方高校学报)的审稿专家局限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同行评议专家与作者可能存在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亲近”的关系往往导致评价结果偏高,而“敌对”的关系往往导致评价结果偏低[3]。目前,国内学术期刊出版单位比较缺乏国际化的审稿专家,导致编辑的学术视野不开阔,不利于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其实,在网络数字时代,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国际化的审稿专家库,在技术条件上是成熟的,而能否最终建立这一专家库,关键在于出版单位是否重视和是否有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论文审稿的客观公正性,避免一些学术质量不高的人情稿、关系稿通过同行评议,在线系统应自动分析提取来稿的学科方向,并与专家数据库中专家研究方向匹配,自动完成稿件的送审工作。如果审稿专家库超越本单位、本地区局限,延伸至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将有利于杜绝质量不高的人情稿、关系稿的发表。

前数字时代,学术期刊论文同行评议一般是匿名的、非公开的,而在数字时代,基于在线系统,笔者倡议可以实行公开的同行评议,在网上公布论文原稿、专家审稿意见和作者答复,并设置读者评议窗口,这样更利于保证论文的学术质量。首先,在线系统可以实现作者和专家的互动。通过系统,专家可将评审意见包括退修意见上传至相关窗口,作者可就评审意见提出自己的答复,专家可就这些答复与作者即时沟通,帮助作者完善论文。其次,审稿专家在评审意见上署名也可以督促其认真对待审稿工作,否则面对作者的质疑,专家会很难回答,特别是学术水平较高的作者,往往质疑会比较尖锐。这时审稿质量不仅关系到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也关系到专家的学术声誉。最后,读者包括其他同行通过在线系统能看到整个专家审稿流程和审稿意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无论对作者还是对专家都大有裨益。这种公开的同行评议在国外开放存取学术期刊出版中已经有所涉及,并表现出了良好的质量控制效果,这是国内传统的学术期刊质量控制难以企及的。

三、编校质量控制的网络数字化手段

(一)编辑环节质量控制的新手段

学术论文的编辑工作主要包括:按期刊统一格式编排文章体例;按国家有关标准修改论文中的差错(如数字以及量与单位的差错,大小写、正斜体的差错);核实文章有关数据和引用情况等。就第一个方面而言,由于作者提交的是电子稿,现在一般是Word文档,Word强大的文字处理功能使得编排文章体例已非常简单。就第二个方面而言,编辑需要根据有关国家标准修改文中不规范的表达,如作者将2×109~5×109写为2~5×109等,还有许多作者喜欢使用ppm,ppb等不规范单位[4],这考验编辑对国家标准的掌握程度。由于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普遍配备不足,特别是综合类学术期刊,一个编辑可能会负责几个学科,要记住这些学科的所有规范表达和所有的国家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编辑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比如,编辑部可以收集国家标准的相关文件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有独立网站的编辑部还可以将这一数据库上传或建立相关链接,这样编辑就可以很方便地查阅到相关内容,只要能够上网,这一编辑工作将化繁为简。就第三方面而言,在前数字时代,要核实文章有关数据和引用情况是很繁琐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例如,要核实一个发表在另一期刊上的引文,编辑在没有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时代,可采用的最主要方式是去图书馆查阅,且不说图书馆馆藏中是否有这一期刊,就是有,核实也是费时费力的。而在数字时代,编辑可以通过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查阅,特别是在核实有关数据时,网络搜索引擎为编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校对环节质量控制的新手段

在数字时代,校对人员可以采取很多非传统手段校对论文中的各种差错。其一,采用专业的校对软件,比如荣获“中国优秀软件”终身称号的黑马校对V15。它基于覆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的1 000亿字汉语语料的分析,采用国际计算语言先进的语法分析和语料库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具有汉语切分技术、汉语语法分析技术、汉语依存关系分析技术等优秀的中文智能技术。其内嵌79个专业词库、4 800万条专业词汇、450万条错误核心库,具有强大的查错能力,能够精确校对政治性问题(领导人姓名、职务、排序,台湾问题,敏感词语等)、中英文拼写、标点、数字、科技计量单位等各种错误[5]。其二,利用Word软件有关功能进行校对,比如 “工具”下拉菜单中“拼写与语法”功能。在运用这一功能时,首先要进行功能设置。在“拼写”栏中,将“键入时检查拼写”“总是提出更正建议”“忽略所有字母都大写的单词”等项选中;在“语法”栏中,将“键入时检查语法”“随拼写检查语法”“显示可读性统计信息”等项选中;在“写作风格”栏中点“设置”进入相应界面,编辑可以根据需要在“语法和风格选项”中勾选其中的一些选项。经过设置后,Word软件就可以进行相关校对,它能从前至后一一校对文章的错误,并在每处定位并询问是否更改。当然,这些技术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校对,为保证学术期刊的质量,校对人员应将这些新技术手段与传统手段结合,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四、结语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崛起,我国需要在国际上争取更大的文化话语权。但从整个世界来看,西方的文化实力依然强大,中国还只是出版大国而非出版强国[6]。因此,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必须“走出去”,参与国际学术话语权的竞争。而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学术质量,刊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数字化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融合催生了许多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新手段,而这些手段并不局限于本文所及,随着时代与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将会层出不穷。面对数字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必须不断挖掘质量控制的新技术手段,并灵活运用这些手段以确保期刊的学术质量,最终为学术期刊“走出去”打下坚实的质量基础。

[1] 李文军,李慧,何晓琦,等.数字环境下的学术期刊出版[J].中国科技纵横,2012(16):205-206

[2] 姚永春,戚馨.数字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PDCA循环[J].出版科学,2011(6):9-14

[3] 刘钊.浅议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现状和完善[J].科技与出版,2012(12):105-108

[4] 郑晓梅,刘颖.科技期刊稿件编辑出版过程中的质量变异与过程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6):964-966

[5] 百度百科.黑马校对[EB/OL].(2014-04-22)[2014-08-20]. http://baike.baidu.com/view/297645.htm

[6] 朱宝林,谭彩霞.学术期刊市场化改革研究刍议[J].编辑学报,2013(Z1):83-85

NewTechniquesforQualityControlofAcademicJournalsinDigitalEra

TANG Yin-hui1,GU Jin-liang2

(1.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211169, China;2.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210038, China)

Digital era calls for a large quantity of new technique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academic journals.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falls into three crucial sections: manuscript quality control, review quality control, and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quality control. These network-digitalized techniques offer new choice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academic journals.

academic journal;digitalization;internet;quality control

2014-11-03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4SZB029)

唐银辉(1978-),女,四川绵阳人,编辑、讲师,主要从事编辑学、出版学和应用社会学研究。

G23

A

1673-131X(2014)04-0066-04

湛 江)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学术期刊学术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中国最美的书
学术
虚假学术期刊累及一线作家